洪泽县万集幼儿园“千师访万家”工作亮点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访作为一种面对面的充满人文关怀的交流方式,对于全面了解幼儿,建立新型的师生平等关系,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都有积极的作用。家长能够主动配合的家访,对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非常有益。本年度,我园对开展家访工作的策略进行了探索和实践,让幼儿园家访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一、入园离园家访,促进教师与家长的有效沟通
每天家长都会接送孩子上学,那么利用孩子入园离园之际与家长进行沟通,是非常切实有效而且最常用的家访策略之一。教师们利用入园离园之际与家长进行家访。根据每个孩子的不同特点,使用不同的谈话方法来与家长沟通,以达到家访的目的。 二、教师走进家庭,促进教师与家长的真诚沟通
走入家庭和家长进行谈话,与其他访问形式有着本质的区别,走入家庭,我们从家长的角度,从家庭环境的角度来了解孩子,来发现孩子的另一面。家庭和幼儿园都应该本着对孩子负责的态度,加强沟通。
1.针对小班新生进行到家家访。
为了缓解幼儿的入园焦虑情绪,为了更好地了解幼儿新生的兴趣、特点,幼儿园小班的老师利用休息时间,对将要入园的新小朋友逐户家访,从而有效地缩短幼儿适应新环境的时间。
2.针对特殊儿童进行到家家访。
我们着重对一些特殊孩子的家长进行到家家访,如小一班李欣然小朋友性格内向,午休时就会哭闹不止,通过家访,我们了解到孩子是疑似孤儿。分析原因,我们发现主要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因为孩子本身缺乏父爱、母爱,胆子较小,不敢独自睡午觉。针对这个问题,我们一方面提请家长注意耐心、正面引导,另一方面在幼儿园经常主动与她交谈,让她担任小组长,促使她交往,帮助她感受到爱的温暖,终于,李欣然每天都能安心在自己的小床上午休了,家长在感激之余也深深感到家园联系的重要性。 三、电话短信家访,促进教师与家长的及时沟通
与家长沟通要讲究时效性,也就是说事前沟通与事后沟通所产生效应是不一样的,因此,电话沟通就是能在第一时间让家长和教师进行必要的沟通。例如:我们每天对每一位未出勤的幼儿进行电话家访,及时了解幼儿未上学的原因,并针对不同的原因进行相应的家访谈话。
四、网络平台家访,促进教师与家长的无极限沟通 针对我园农村幼儿园及我园幼儿多为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我园建立了师生交流群与家长进行信息互动、促进家长主动关注幼儿动态。
家长可以通过师生交流群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了解班级的总体情况,清楚孩子的优点和缺点,使家庭教育更具针对性,并可通过与老师的交流更好地和老师配合,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老师可及时把幼儿在园情况通过图片及视频的形式,上传到群里,让家长充分地了解幼儿在园的生活和学习情况,还可以通过网上聊天的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减少家长因不信任而产生的误会。,这一方法,既让家长放了心,又鞭策每一位万幼老师更加耐心、细心地对待每个孩子,推动家园协调一致地促进孩子健康成长,从教育上
目标上达成共识。
综上所述,我园通过入园离园家访、走进家庭家访、电话短信家访、网络平台家访等形式,有效的促进了教师与家长的有效沟通、真诚沟通、及时沟通、无极限沟通,使幼儿园的家访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二〇一六年一月十六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