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4 简单机械检测卷
(时间40分钟,共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0分)
1.下列图中的简单机械,不能省力但能省距离的是( )。
A.自行车的脚踏装置 【答案】C。
B.盘山公路 C.划船用的船桨 D.动滑轮
【解析】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先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否省力、省距离。
解答:A:自行车的脚踏装置,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省力但费距离。 B:盘山公路实质是利用的斜面,省力但费距离。
C:用船桨划水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费力但省距离。 D: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等于2倍阻力臂的杠杆,能省力但费距离。故选C。 2.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正常使用时费距离的是( )。
【答案】D。
【解析】筷子、食品夹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省距离,A、B不符合题意;定滑轮相当于等臂杠杆,只能改变动力的方向,不省不费距离,C不符合题意;动滑轮能省一半力,但要费一倍的距离,D符合题意。
3.下列关于简单机械在实际应用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指甲剪是省力省功的机械; B.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C.滑轮组既省力,又省距离,还省功;D.斜面的机械效率可以达到100% 【答案】B。
1
A:指甲剪由三条杠杆组成,其中既有省力杠杆也有费力杠杆,但其最终可以达到省力的目的,【解析】
所以为省力机械,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故A错误。
B: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故B正确。 C:滑轮组可以省力,但费距离,且不可能省功,故C错误。
D:使用任何机械都要做额外功,所以机械效率不可能达到100%,故D错误。故选B。 4.如图所示的四种用具中,正常使用时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天平
【答案】B。
B.裁纸刀 C.筷子 D.钓鱼竿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杠杆分类方法的了解,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为省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为费力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杆为等臂杠杆。
A:天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属于等臂杠杆,故A错误。 B:裁纸刀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故B正确。 C:筷子在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故C错误。
D:钓鱼竿在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故D错误。故选B。
5.如图所示,在均匀杠杆的A处挂3个钩码,B处挂2个钩码,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已知每个钩码的质量均为50g,若在A,B两处各加1个钩码,那么杠杆( )。
A.右边向下倾斜;B.左边向下倾斜;C.仍保持水平位置平衡;D.无法确定杠杆是否平衡 【答案】A。
L1=F2×L2;(2)在A、B两处再【解析】(1)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各加挂一个50g的钩码后,分析两边的力和力臂的乘积是否还相等,据此判断杠杆是否还平衡。
10N/kg=0.5N,杠杆上每小格的长度假(1)如图所示,每个钩码的质量为50g,重力为G=mg=0.05kg×2=1N,LA=1cm×2=2cm,FB=0.5N,LB=1cm×4=4cm; 设为1cm,则FA=0.5N×
LA=FB×LB; 所以FA×
(2)在A、B两处再各加挂一个50g的钩码后,FA′=0.5N×3=1.5N,FB′=0.5N×2=1N,LA和LB的长度
2
都不变,则FA′×LA=1.5N×2cm=3N?cm,FB′×LB=1N×4cm=4N?cm
因为FA′×LA<FB′×LB 所以杠杆右边下倾。故选A。
6.如图,O为杠杆的支点,杠杆右端挂有重为G的物体,杠杆在力F1的作用下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如果用力F2代替力F1使杠杆仍在图中位置保持平衡,下面关系正确的是( )。
A. F2< F1
【解析】根据图中所示,可以看出阻力臂大于动力臂,故动力小于阻力G;F2与力臂垂直,要保持图中状态不变,故F2小于F1,所以正确答案是D。
7.关于简单机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定滑轮能改变力的大小,也能改变力的方向;B.使用滑轮组不仅省力而且省功; C.做功越多的机械,其机械效率就越高; D.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就越快 【答案】D。
【解析】A.定滑轮能改变力的大小,也能改变力的方向;此说法错误。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改变力的大小。
B.使用滑轮组不仅省力而且省功;此说法错误。使用滑轮组,可以省力,但不能省功。
C.做功越多的机械,其机械效率就越高;此说法错误,简单机械做功多,但不能说明其效率就高。 D.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就越快;此说法正确。功率就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率大,说明做功快。正确答案是D。
8.如图所示,小明分别用甲、乙两个滑轮把同一袋沙子从地面提到二楼,用甲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1,机械效率为η1;用乙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2,机械效率为η2。若不计绳重与摩擦,则( )。
A.W1=W2,η1=η2;B.W1=W2,η1<η2;C.W1<W2,η1>η2;D.W1>W2,η1>η2
3
【答案】C。
【解析】根据总功等于有用功加上额外功,由图可知甲是定滑轮,乙是动滑轮,所以利用乙滑轮做的额外功多,可以比较出两种情况的总功大小;再根据两种情况的有用功相同,利用??机械效率的大小。
因为小明分别用甲、乙两个滑轮把同一袋沙子从地面提到二楼,所以两种情况的有用功相同;当有用功一定时,利用机械时做的额外功越少,则总功越少,机械效率越高;因为乙滑轮是动滑轮,所以利用乙滑轮做的额外功多,则总功越多,机械效率越低。
即W1<W2,η1>η2,所以C选项正确。故选C。
9.用相同的滑轮和绳子分别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把相同的重物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若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W有W总即可比较出二者
A.绳子受的拉力F1和F2大小相等,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 B.绳子受的拉力F1和F2大小不相等,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同; C.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不相等,拉力对滑轮组所做的功相等; D.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不相等,拉力对滑轮组所做的功不相等 【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甲滑轮组n=2,乙滑轮组n=3,;货物重相同,故F1?11G,F2?G;甲图中,23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物体升高h的2倍,乙图中,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物体升高h的3倍,所以,两个力对物体做功相同(忽略绳重及摩擦)。
所以,正确答案是C。
10.分别使用定滑轮、动滑轮、两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匀速提升同一物体到同一高度处,其机械效率分别为η定、η动、η组(不计绳重和摩擦,设每个滑轮质量相等),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4
A.η组<η动<η定;B.η动<η定<η组;C.η定<η动<η组;D.η定<η组<η动 【答案】A。
【解析】克服物体的重力所做的功是有用功,由题知匀速提升同一物体到同一高度处,可知做的有用功相同;不计绳子质量和摩擦,额外功W额=G轮h,知道使用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动滑轮的个数为0、1、2,可以得出做的额外功的大小关系,由于W总=W效率公式比较三种情况下机械效率的高低。
匀速提升同一物体到同一高度处,由W
有用
有用
+W额,可以得出所做的总功的大小关系,再利用
=Gh可知,三种情况下做的有用功相同,大小都为W
有用
;
不计绳子质量和摩擦,所做的额外功:W额=G动h,使用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时,动滑轮的个数分别为0、1、2,使用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时,做的额外功:W额定<W额动<W额组,由W总=W有用+W额可知三种情况下做的总功:W定<W动<W组,由??<η定。故选A。
11.建筑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4s内将重为1500N的物体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2m的过程中,所 用的拉力大小为375N,物体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力为物重的0.4倍。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W有W总可知,使用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组<η
动
A.绳子自由端沿水平方向移动了6m;B.物体受到的拉力为750N; C.拉力F的功率为750W;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答案】D。
2m=4m,故A错误。 【解析】A.由图可知,n=2,则绳子自由端沿水平方向移动的距离s=nSA=2×
B.物体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时处于平衡状态,物体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1500N=600N,故B错误。 则物体受到的拉力FA=f=0.4G=0.4×
C.拉力F做的功W总=Fs=375N×4m=1500J,则拉力F的功率P?W总1500J ??375W,故C错误。
t4sD.有用功W有=FASA=600N×2m=1200J,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故选D。
W有W总?1200J?80%,故D正确。
1500J12.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中,动滑轮重1N,小强用6N的拉力F通过该滑轮组匀速拉起重10N的物体,物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