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家长
老师们,家长朋友们:各位下午好!
今天我很荣幸能够在这里和大家交流关于辅导孩子学习的一些话题,同时,也非常感谢老师们对我的信任!关于辅导孩子学习,我实在是谈不上有什么好方法,只是把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和大家分享一下,不当之处,还要请老师和家长朋友们多多指教。
今天,大家聚在这里,最关心的问题可能就是怎么搞好孩子的学习。我觉得主要是两点,一是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二是培养孩子自觉主动学习的能力。
一、培养孩子认真做事的习惯。这点我觉得非常重要,认真也是一种习惯,我从小就教育孩子,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不管是游戏还是学习,只要你开始做了,就要认真地去对待,不能说是游戏的时候可以马虎些,学习的时候就可以认真起来,这样难以养成认真的习惯。有人可能会认为这样孩子得不到放松,不快乐,但我认为,放松不是放纵,身体心理可以放松,但是习惯的养成不能放松,习惯的养成是贯穿在平时的,养成了认真的习惯后,无论孩子做什么事,他都会做得很好的。举个例子吧,我是一名中学体育教师,我发现,在我课堂上学习动作慢,体会动作差的学生,几乎都是文化课成绩不好的学生,这些学生当中不乏身体条件不错的,而那些文化课成绩优秀的学生,哪怕身体条件不好,体育课的成绩都不会差。究其原因,我认为就是缺乏认真的态度,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认真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他们在对待任何事情时,都会用认真的态度去完成,这样就没什么做不好的了。那怎么做才能养成认真学习的习惯呢?我认为要关注孩子的每一个学习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关注细节也是认真的一种表现。现阶段孩子的书写是重要的问题,我是这么做的:从孩子开始学习写字起,我就要求他在坐到书桌之前,先去上个厕所,喝口水,然后再开始写,在一个学习时间段中,不允许离开椅子。这样就避免了孩子写几个字就起来喝口水,又写几个字就起来上个厕所。拿笔写字之前,我跟孩子说要做到“心正,身正,本子正”,意思是心情要平静,姿势要端正,本子要放正,只有这样才能写好字。孩子的字写得还不错,我们也从来没有让他临摹,就是让他在写字时按照田字格的规范去写,注
意字体的间架结构,注意笔画的起始位置。刚上一年级那段时间,孩子的家校联系本抄写的很糟糕,字迹混乱,大小不一,我们说他,他认为这个不是要交的,只要自己看得清楚就可以了。彭老师教育他要养成提笔写好字的习惯,我们也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不放过他写出来的任何一个字,只要有不合规格的字,就会让他擦掉重写,严重时,作业本、家校联系本都重抄过好几次,孩子开始也觉得委屈、难以接受,慢慢地,我们的认真态度感染了他,他会在写字时主动重写没有写好的字,把本子交给我们检查时,还会再看一下,这样书写质量是上去了,但作业的时间往往拖得较长。我们又对他说,在写每一个字时,先看好字的要求,想好字的结构,再落笔写,争取一次写好,这样书写速度也慢慢地加快了。从写字这件事情当中,孩子明白了,做事必须要有认真的态度,而我们也会一贯这样要求他,不会放松的,孩子从被迫到主动,过程可能会难受,但结果一定会是美好的。
二、培养孩子自觉主动学习的能力。自觉就是自己有所察觉而主动去做,孩子天生是贪玩的,我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孩子明白,学习是他的第一要务,任何事情都要排在学习之后。从孩子上幼儿园的学前班开始,我们就告诉他,每天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学习,哪怕只写几个字,做几道计算题,也要首先去学习。不在乎他写了多少字,做了多少题,关键是要建立“学习第一”的意识。现在,孩子已经养成了学习在先,娱乐其次的习惯。去年寒假的一天,我们带着他去崇文图书城买书,遇到了他表弟一家人去我们家玩,买完书后孩子跟他们先回家了,我跟他妈妈说,孩子说了回去之后还要写一课字帖的,现在他表弟去了,看看他会不会自觉啊,结果我们回家后一看,他表弟在客厅看电视,孩子正在书房台灯下写字呢,当时看到这一幕,我们都很欣慰。当然,这个自觉学习也不是说说就能做到了,我们开始时也用家长的权威给他压力,即使是他暂时不明白而有所抗拒,我们还是坚持这么做,我的想法是,孩子还小,道理不懂没关系,只需要照做就行了,至于为什么要这么做,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自然会明白的。有的人会认为孩子还小,不懂道理,可以慢慢来,我觉得正是因为他不懂,才需要我们家长的引导和教育,等到他明白道理了再去提要求,那就晚了。在孩子刚开始学习时,我们会坐在他旁边,目的是帮助他养成专注地进行学习的习惯,主要是纠正他的一些容易分散注意力的小毛病,比如,读书的时候手里玩一些东西,写字的时候左手卷书本的角,学习的时候时不时地抬头看看这儿看看那儿,等等。这些小毛
病看起来好像不起眼,但如果不加以纠正,会严重影响到孩子学习的专注程度和自觉学习的习惯。这些事情我们开始做的时候也费了好大的气力,也为此责罚过孩子,现在孩子自觉学习的习惯已经初步养成,我们也不需要再盯在旁边了。另外,在孩子学习的时候,要尽量给孩子一个安静的环境,不要去打扰他,比如一会儿给他端杯水,一会儿又给他拿个水果,这样会影响到他的学习的专注度,进而影响到他的学习能力。家长也要以身作则,把读书看报当做是每天必做的事情,以此来帮助孩子建立“学习第一”的思想。孩子做作业时,我们不看电视,不高声交谈,有时间的话,我们会在书房里陪着他,坐在旁边看书,形成一个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学习氛围,这样做对于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都有好处。
除了培养孩子自觉学习的习惯外,还要培养孩子孩子主动学习的能力。这个主动学习的能力,我认为应该是包括和学习有关的所有事情。我的孩子喜欢写字,遇到了不会写的字不想写拼音,愿意尝试去写。在他上学前班时,我就给他买了新华字典,并教给他查字典的方法,让他自己去查,这样既锻炼了他的自学能力,又巩固了拼音知识。从孩子上学第一天起,我们就让他自己整理书包,每天该带什么书自己装好,我们不会给他去送遗忘的东西。做完作业后,自己收拾书桌,课本、课外习题、文具等都要分门别类地放好,不允许胡乱地堆在桌上。在假期开始时,孩子会自己统计作业的数量,安排作业的进度,并确定每天的作息时间,做出计划后向我们汇报,我们再和他一起进行一些小的修改,那么他自己制定出的计划,他就会很自觉地去完成,这比我们给他定出计划,再强迫他去完成,效果要好得多了。
下面我就平时辅导孩子学习数学为例,具体讲讲自己的做法。对于孩子数学的学习,我们是在他2岁左右就开始了,先是有意识的在日常生活中和游戏中进行简单的计算,玩扑克牌比大小,抓围棋子比多少,用实物建立起数字的概念,培养对数字的敏感性,然后再教给他计算的方法,告诉他通过计算可以判定两个人的输赢,激发孩子对计算的兴趣和主动性,从而主动地去进行练习,而这种练习绝大多数都是在游戏中完成的。我们玩得最多的一种扑克牌游戏是“起5张”,一局结束后,我们先各自数牌,然后通过比多少来决定输赢,再算出多几张牌来
决定得几分,最后结束时再算出各自总的得分,再次比较输赢,这样一次游戏下来,计算量是不小的。孩子的兴趣始终高涨,每次都是迫不及待地进行计算,这比出几十道题让他做,效果要好很多。孩子上学后,我们发现数学不仅仅是加加减减的学科,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在低年级阶段得到了更多的体现。学好数学关键是培养思维能力,但能力的培养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我个人认为,没有别的捷径,就是要多做题,题目做得多了,能力自然就有了。我们给他买了《奥数金牌ABC》这本书,每天做个3到5题,基础部分的练习一般就不做了,主要是能力拓展方面的,让孩子学会从多方面、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一道题目尽量找出不同的几种解法和答案。碰到不会的,我就一步步的引导他思考,教给他思考的方法和途径,并发现他问题的结点在哪里,这个结点我是不会给他说破的,一定要让他自己想通,当然我也会通过一些辅助性的问题帮助他思考,但是不会直接就说给他听,这样开始时孩子会觉得很痛苦,但当他想通的那一瞬间,你会看到他脸上的喜悦和骄傲。对于实在是做不出来的,我给他讲解之后,会让他再复述一遍解题的思考过程,并做下记号,以后还要回过头来再做的。在做数学应用题时,我教给他根据题意画线段图的方法去解题,他通过自己画图得到了答案,非常高兴,更加提高了学习兴趣,也培养了他自主学习的能力。另外,有的题做完后,即便是对的,我也会要孩子给我讲讲他的思考过程,因为这些题的数字不大,我怕他是蒙出来或是凑出来的,所以有必要让他谈谈解题的想法。数学不是记忆性为主的学科,而是思考性为主的学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使孩子养成爱动脑,勤思考的习惯,这种习惯对于孩子以后的学习可以说是受益无穷。
以上就是我在抓孩子的学习时的一点体会,孩子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培养,需要我们家长持之以恒的努力,自始自终的坚持。孩子学习要动脑筋,我们家长抓孩子的学习同样要动脑筋,要细心,不要放过一切可以教育孩子的机会;还要有耐心,孩子的成长有个过程。在这些方面我还做得远远不够,真心希望能向大家好好请教,祝愿我们的孩子们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谢谢大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