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教学目标]知识方面:识记消费心理,理解消费原则。 能力方面: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觉悟方面: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树立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 [教学重点]正确消费原则 [教学难点]正确消费的原则 [教学方法]调查法、讨论法 [教具使用]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消费的类型有哪些?
3、什么是消费结构和恩格尔系数? 二、导入新课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影响消费的因素很多,前面讲的都是影响消费的客观因素,从消费者自身看,有没有影响消费的主观因素呢?如:消费者心理、消费者观念。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影响消费的心理有哪些?我们应该树立怎样正确的消费观? 调查:
1、身边有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某商品有新的款式上市,不用很长时间,便会“你有我有全都有”。
A、有 B、没有
2、你挑选服装的要求是(只能选一个) A、新奇、前卫、突出个性 B、质量好、大方 3、如果让你选一款车,你会更注重
111
111
A、外形、款式 B、质量、性能、售后服务等
4、同学请你吃一顿饭花了200元,如果有机会请他吃饭,你准备用多少钱 A、150元 B、200元 C、300元 分析得出:
一、引发消费的心理 1、从众心理 2、求异心理 3、攀比心理 4、求实心理
讨论: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些消费心理? 分析得出:
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是比较理智的消费。
从众心理,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盲目从众。 攀比心理,是不健康的消费心理。
求异心理,可以展示个性,推动新工艺、新产品的出现,不能过分标新立异。 二、理智消费的原则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分析案例:
我准备在碧桂园买一套房子,需要35万元,但我只有25万,你们帮我想个办法。 学生:分期付款,贷款。
我也想到了这样的办法,但我妈妈不同意,说我是超前消费。我爸爸也不同意,说还是现在这样好,租房,有多少用多少,是量入为出,适度消费。你们帮我分析一下我妈妈说我是超前消费,我爸爸说有多少用多少是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到底对不对?我想贷款消费到底是不是适度消费?
111
111
学生分析略。
教师:量入为出的“入”指的是过去、现在、将来的收入。适度消费的“度”指的是在自己经济承受能力之内的消费。所以我在自己经济承受能力之内的贷款消费是适度消费。 而且贷款消费对消费者来说,可以改善自己的生活,对国家来讲,现在处于买方市场,通货紧缩的情况下可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扩大内需的三大马车:扩大消费、扩大投资、扩大出口。
反之过高的估计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还不起贷则就是超前消费。假使我想贷款买300万的房子则是超前消费。据统计,现在贷款买房、买车还不起贷的人比例越来越高,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过高估计了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
当然,我们也不能象语文书上所学的葛朗台一样过度节俭,这样不利于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材料:
零点调查公司最近在一份题为“都市青年女性消费面面观系列研究”的报告中指出,中国都市女性在各领域的消费行为中存在严重的盲目倾向。
零点调查公司在京、沪、穗三地针对十八至三十五岁的青年女性进行了一次定性、定量的抽查,结果发现:一个月收入不过一千元的年轻女孩可能用的是上百元的化妆品;一个本打算上街买鞋的女性可能搬回家的是一套精美的装饰品。 漫画:“小儿麻痹症”
中国消费四大怪:重腹轻脑;重幼轻老;重节轻闲;重娱轻健 调查:你每月的零花钱主要用于
(零食、衣服、首饰、充值卡、书、文具、电脑游戏与软件、体育用品、模型杂志与模型)
分析得出:既要重视物质消费又要重视精神消费 漫画:“现代棺材”
什么是白色污染?请为解决“白色污染”和“资源浪费”出谋划策。 学生讨论回答。
111
111
教师归纳得出:节约资源,减少污染(Reduce) 绿色生活、环保选购 (Reevaluate) 重复使用、多次利用 (Reuse) 分类回收、循环再生 (Recycle)
保护自然、万物共存 (Rescue) 调查:
你上街买菜会不会自己带篮子。 A、会 B、不会 分析得出: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符合 和 标准的消费行为的总称 主旨 核心: 漫画:“名牌”“刘姥姥”
大学顺口溜:“一月五百贫困户,千儿八百刚够住,两三千元是扮酷,四千五千真大户!”
分析得出: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谚语:
节俭朴素,人之美德; 奢侈华丽,人之大恶; 劳动是幸福的左手, 节俭是幸福的右手。
1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