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实验中九 级第二次模拟考试
化 试 卷
理化考试时间:150分钟 化试卷满分:8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Cu-6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道小题,其中1—8小题每小题1分,9—12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1.食品安全与人体健康关系密切,下列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 A.霉变大米抛光后才可放心食用 B.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水产品防腐 C.麦片或饼干中加入少量细微铁粉,食用后可补充铁元素 D.用含NaNO2的工业用盐腌制食品延长保质期
2.下列是人体几种体液的正常pH范围,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胰液7.5~8.0 B.胃液0.9 ~1.5 C.血浆7.35~7.45 D.胆汁7.1 ~7.3 3.某校新建一座图书馆,较适用于用图书的灭火器材是( )
A、黄沙箱 B、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C、消防水龙头 D、泡沫灭火器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5.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高分子的是
A.氨基酸 B. 维生素 C.纤维素 D.植物油 6.对有关物质的应用,其中叙述错.误.的是
7.著名的居里夫人首先发现某些原子具有放射性,即原子能自动地放射出一些特定的粒子。一种元素的原子经过放射变成了另一种元素的原子,据此推断放射出的粒子一定含 A.电子 B.中子 C.质子 D.原子核 8.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盐、氧化物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A.碳酸、乙醇(C2H5OH)、NaCl、H2O B.硫酸、纯碱、KNO3、干冰、 C.硝酸、熟石灰、大理石、水银 D.醋酸、苛性钠、纯碱、生石灰
9.某班同用下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实验完毕,甲同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乙同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①甲同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 ②甲同可能没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③乙同可能使用红磷的量不足,使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
④乙同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 A.只有①③ B.①②③④ C.只有①②③ D.只有②④
10.有机物X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Y和Z,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说法中,正确的
是
→ +
氢原子
碳原子 A.X、Y、Z都是有机物 B.Y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4
C.XX 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是Y 1:3 D.XZ 的化式是C2H5OH
氧原子
11.只用组内溶液相互混合就能鉴别出来的一组溶液是 A.K2CO3、H2SO4、HNO3、BaCl2 B.Na2CO3、HCl、Na2SO4、HNO3
C.HNO3、HCl、NaCl、Ag NO3 D.Na2SO4、NaOH、CuSO4、NaCl 12.化实验室要从X、银、铜、锌四种金属混合物中分离某贵重金属.流程如下
其中错误的是
A.固体丙中一定只含银 B.四种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Zn、X、Cu、Ag
C.固体甲中一定含有Cu 和 Ag,可能含有X D.滤液C中只含有Cu(NO3)2 二、(本大题包括4个小题,共18分,答案请按要求填在答题纸上。) 13.(4分)用化用语表示:
(1) 3个铝离子 ____ ,(2)不含金属的碱_______,
(3)硫酸钠溶液中存在的粒子________,(4)标出甲烷中碳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14.(4分)完成下列反应的化方程式: (1)SO2与烧碱溶液的反应:(2)碳酸氢钠和稀盐酸混合:
(3)纯碱溶液与熟石灰的反应:( 4 )初中化实验室最常用的燃料燃烧:
15. (4分)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活之基.市民更要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请完成下列问题:
(1)某些地方用混浊的河塘水作生活用水,可加絮凝剂 (填絮凝剂的名称)来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要检验所得水是否是硬水可加入 .
(2)政府部门采用人工降雨来缓解旱情,可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是 .生活 中节约用水和防水污染十分重要,你如何做请举一例 .
16.(6分)氧气在自然界中存在非常广泛,并不断循环转化。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下图是自然界中氧的部分循环示意图.从①~⑥中选择序号填空,产生氧气的有______。
(2)铁生锈、动植物的呼吸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缓慢氧化。 (3)2月,国务院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 指标,PM2.5是用来监测空气中下列哪项含量的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二氧化碳 ②一氧化碳 ③二氧化硫 ④可吸入颗粒物
(4)下列措施中不能降低空气中PM2.5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a、戴口罩 b、禁止焚烧秸秆 c、植树造林
(5)将沸点不同的气体分离开来,常采用液化分离法。如,控制温在183℃时,可将空气中氮气(N2)与氧气(O2)分离。根据下表中物质的沸点判断,要将产物氨气(NH3)与N2、氢气(H2)分离开来,最适宜的温应该控制在 ℃。
物质 H2 N2 O2 NH3
沸点 252℃ 195.8℃ 183℃ 33.35℃
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该过程属于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变化。 三、简答题(本大题包括4个小题,共20分) 17.(7分)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是由 组成的化合物,但其性质差异很大,其
原因是: 。
(1)请用四种不同的化方法鉴别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
(2)要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18(5分)生活、生产、环保等都离不开化。我们习了化知识后,观察物质世界就要从化视角看。
节假日,某班同去郊外进行野炊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野炊食谱如下:主食:馒头;配菜:红烧肉、豆腐汤、牛肉干和黄瓜.你认为食谱中的馒头主要为人体补充的营养素是 。
(2)加碘食盐中的“碘”是指碘 。(填“原子”或“分子”或 “元素”) (3)洗涤剂可用来洗碗,是因为它对油污具有 功能。
(4)在引燃细枯枝后,如果迅速往“灶”里塞满枯枝,结果反而燃烧不旺,并产生很多浓
烟,其原因是 。(5)若不小心被蚊虫叮咬(蚊虫能分泌出蚁酸),可用下列物质之一涂抹以减轻疼痛,该物质是 。(填序号) A.食醋(pH<7) B.食盐水(pH=7) C.肥皂水(pH>7) 19. (5分)下图中A~G是初中化中常见的八种物质,“—”表示两端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A是黑色固体,C是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
A ①
B
C
D
②
E
F
G C、D、E是非金属氧化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G是含有钠元素的碱,写出固体G的一种用途 。 (2)D的化式为 。
(3)反应①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常用于冶金工业,请写出一个符合题意的化方程式 。高炉炼铁得到的是 (填“生铁”或“纯铁”) (4)工业生产中常用F处理硫酸厂污水中的硫酸,反应②的化方程式为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