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中考化学化学图像题汇编题20套(带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14 2:52:3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中考化学化学图像题汇编题20套(带答案)

一、中考化学图像题汇编

1.下列图像与变化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碱溶液加水稀 B.通电分解水

C.煅烧石灰石

D.石灰水变质

【来源】2020年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阳光中学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向碱溶液加水稀释中不断加水稀释,溶液始终显碱性,pH不可能小于7,A图象与变化对应关系正确。

B、通电分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之比为2:1,B图象与变化对应关系正确。 C、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质量不断减少,至完全反应,质量不再发生改变,C图象与变化对应关系正确。

D、石灰水中溶质氢氧化钙与空气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溶液中溶质质量不断减少,溶液的质量也逐渐减少,当氢氧化钙完全反应时,溶液质量变为0,D图不正确; 故选:D。

2.下列所示图像能正确反应实验或化学反应事实的是

A.稀H2SO4滴入BaCl2溶液中

B.往部分变质的NaOH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C.等质量的Mg、Zn、Fe与足量的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

D.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O2

【答案】B 【解析】 【详解】

A、稀H2SO4滴入BaCl2溶液中,产生白色的硫酸钡沉淀,且硫酸钡不溶于酸,沉淀不会减小,与曲线不相符,不符合题意;

B、部分变质的NaOH溶液中含有碳酸钠,往其中滴加稀盐酸,盐酸先与氢氧化钠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没有气泡产生,氢氧化钠反应完后,盐酸再与碳酸钠反应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直至碳酸钠反应完,与曲线符合,符合题意;

C、等质量的Mg、Zn、Fe与足量的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相对原子质量MgZn>Fe,所以镁产生氢气最多,反应速率最快,锌反应速率居中,产生氢气最小,与曲线不相符,不符合题意;

D、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O2,有二氧化锰反应速度快,没有二氧化锰速度慢,但产生的氧气质量相等,与曲线不符合,不符合题意。故选B。

3.分析下列实验图像,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A.双氧水溶液制氧气,a未使用催化剂,b使用了催化剂

B.某温度下,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则y轴可以表示溶质的

质量分数

C.分别向足量且等质量的盐酸中加入铁粉、锌粉,则曲线b代表的

是加入锌粉的情况

D.溶质为a、b的两质量相等的饱和溶液,温度由T2降至T1,分别

析出不含结晶水的a、b固体,则最终两溶液质量相等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图像类的题目抓住“三点一走势”,即首先看清楚横、纵坐标各表示的量,然后从起始点、转折点、终点还有量的变化趋势来进行分析解答,A、双氧水溶液制氧气,使用催化剂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但产生的氧气质量不变,故a表示使用催化剂,b表示未使用了催化剂,错误,B、向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固体,由于氧化钙固体会与水反应,放热使温度升高,溶解度降低,溶质质量分数减少,待温度下降,溶解度又升高,溶质质量分数又升高至原数值,错误,C、根据化学方程式:Zn +2HCl=ZnCl2+H2↑中Zn与H2的质量关系为65:2,Fe + 2HCl=FeCl2+H2↑中Fe与H2的质量关系为56:2,表示相同质量的金属,铁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质量更大,这样溶液中跑掉的质量更大,溶液质量增加更大,故则曲线b代表的是加入锌粉的情况,正确,D、根据溶解度曲线,两者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不同,故溶质为a、b的两质量相等的饱和溶液,温度由T2降至T1,分别析出不含结晶水的a、b固体质量不相等,故最终两溶液质

量不相等,错误,故选C 考点:图像题的解答

4.图像能直观表达各种数据与量的关系,下图为某实验小组绘制的关于向硫酸与硫酸铜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变化过程的有关图像,横坐标为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纵坐标为反应中生成沉淀的质量 B.纵坐标为反应体系中水的质量 C.A-B段表示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在反应

D.O-A、A-B、B-C段硫酸钠的质量经过了不变、变大、不变三个过程 【答案】A 【解析】 【分析】

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方程式为:H2SO4+2NaOH=Na2SO4+2H2O。 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的方程式为:CuSO4+2NaOH=Cu(OH)↓+Na2SO4。

由于氢氧化铜还可以被硫酸消耗,所以可以分析出,该反应中,应该是滴加的氢氧化钠先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待硫酸被消耗尽后,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 【详解】

A、纵坐标若表示反应中生成沉淀的质量。通过分析可知,沉淀是氢氧化铜。由于初始条件下,氢氧化钠先和硫酸反应,待硫酸反应结束之后再和硫酸铜反应。所以OA段描述的是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AB段描述的是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BC段描述的是氢氧化钠过量,不反应。所以OA过程中,不产生沉淀,AB过程中产生沉淀,BC过程中不产生沉淀。符合题意。A正确;

B、纵坐标若表示反应体系中水的质量,在初始状态下,烧杯中盛装的是硫酸和硫酸铜溶液,溶液中已经含有水,而且质量一定大于0,所以起点不为0。B错误;

C、通过分析可知,OA段描述的是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AB段描述的是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BC段描述的是氢氧化钠过量,不反应。C错误;

D、OA段有硫酸钠生成,AB段也有硫酸钠生成,BC段没有硫酸钠生成。所以该阶段硫酸钠的质量经过了增大、增大、不变的过程。D错误。 故选A。

5.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

A.向氯化钾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B.在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过量石灰石

C.向盛有一定量稀硫酸的烧杯中不断加水稀释

D.将等质量的镁粉和铝粉分别与足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向氯化钾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沉淀质量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然后不变,所以沉淀质量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然后不变,故A错误;

B、每100份质量的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所以在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过量石灰石,溶液会逐渐增大,然后不变,故B正确;

C、稀硫酸是酸性溶液,酸性溶液无论如何加水稀释都不会变成中性或碱性溶液,pH不会大于和大于7,故C错误;

D、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镁的金属活动性弱,每54份质量的铝和足量的酸反应会生成6份质量的氢气,每24份质量的镁会与足量的酸反应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所以将等质量的镁粉和铝粉分别与足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镁的反应速率快,铝生成的氢气多,故D错误。 故选B。

中考化学化学图像题汇编题20套(带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1b0x3dazy9pg7z7hdvh6c4rp7oypx00sr2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