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秋季学期生物期中测试试卷
1、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 )
A. 纲 B.种 C.属 D.科
2、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是( ) A.环节动物 B.哺乳动物 C.鱼类 D.节肢动物 3、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是( )
A.大肠杆菌 B.烟草花叶病毒 C.蛔虫 D.霉菌
4、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都生活在阴暗潮湿的陆地环境中,其主要原因是( ) A.植株矮小,没有真正的根茎叶 B.体内无输导组织 C.生殖过程离不开水 D.不能开花、结果 5、银杏树和苹果树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 ) A.苹果树为灌木,银杏树为乔木
B. 苹果树的根茎叶发达,银杏树的根茎叶不发达
C.苹果树的种子不裸露,有果皮包被;而银杏树的种子是裸露的,无果皮包被 D.苹果树的叶子呈卵圆形,而银杏树的叶子呈扇形
6、许多鸟类可以在空中飞翔。下列属于鸟类适应飞翔生活的特征的是( ) A.身体呈流线形,体表背负鳞片 B.胎生哺乳,体表被毛 C.身体呈流线形,前肢特化为翼 D.卵生,考湿润的体表呼吸
7.在农田中试用某种农药防治害虫,使用年数越长,效果越差。对这一现象的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农药使害虫发生了抵抗农药的变异 B.农药选择了害虫中能抵抗农药的变异 C.害虫会自然发生并巩固农药的变异 D.农药质量越来越差
8、外科医生在手术前必须对身体、衣服、器械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其目的是( ) A.防止病人体内细菌的传播 B.防止传染病的感染 C.严格防止细菌在手术的过程中进入病人体内 D.控制疾病在医院内传播 9、下列有关病毒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 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B.病毒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 C.病毒可以利用自身的营养物质分裂形成新的个体 D.病毒的繁殖是在寄主细胞内进行的 10、下列不属于生物多样性内容的是( ) A.物种多样性 B.遗传多样性 C.生态系统多样性 D.数量多样性 11、雨后常见地面上有蚯蚓,是因为( )
1
]
A.蚯蚓爬到地面呼吸; B.蚯蚓喜欢在潮湿的地面爬行;
C.借助潮湿的地面,蚯蚓可迅速的改变生存环境; D.蚯蚓爬出地面饮水;
12、使牛奶变成酸奶,使蔬菜变成有酸味的泡菜的细菌是( ) A.酵母菌 B.霉菌 C.乳酸菌 D.醋酸菌
13、右图中的黑色部分表示四种动物共有的特点。则该特点是( ) A. 卵生 B. 用肺呼吸 C. 体温恒定
D. 具脊椎骨连接而成的脊柱 熊猫 蛇 青蛙 鲫鱼 14、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栽培水稻进行杂交,培育出杂交稻新品种。这是利用了( ) 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基因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生物形态的多样性
15、2011年6月5日是第40个世界环境日,主题为“森林:大自然为您效劳”。下列不属于森林间接价值体现的是( ) A.保护土壤和涵养水源 B.调节气候和制造氧气 C.净化空气和消除噪声 D.提供木材
16、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石。下列哪项措施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 )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制定更完善的法律 C.建立濒危物种库 D.建设植物园、动物园
17、据统计表明,进入20世纪后,几乎每年至少有一种鸟类或哺乳动物从地球上消失。造成野生动物濒危或灭绝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灾害 B.天敌增多 C.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破坏 D.外来物种入侵
18、将某些珍稀的或者濒临灭绝的动物迁入动物园或者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繁育管理,这种保护措施属于( ) A.就地保护 B.迁地保护
C.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相结合 D.既不属于就地保护也不属于迁地保护 19、下列关于植物类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带是藻类植物,依靠它的根固着在浅海岩石上 B.苔藓的茎、叶内没有输导组织,所以不适于陆地生活 C.银杏是裸子植物,其果实是“银杏”,又称白果
D.种子比孢子的生命力强,是种子植物更适于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
20、科学研究中常常需要对生物进行分类.下列动物分类表述正确的是( ) A.青蛙属于爬行类 B. 只有金丝猴属于脊椎动物 鲫鱼与鲸鱼都属于鱼类 C.D. 金丝猴与鲸都属于哺乳类 2
21、据科学推测,原始大气中没有下列哪种气体物质( ) A.水蒸气 B.氢气 C.二氧化碳 D.氧气 22、下列有关人类起源和进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森林古猿就是类人猿 B.人类进化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 C.人类的祖先是森林古猿 D.现代类人猿与人类有共同祖先 23、植物界中进化程度最高的一个植物类群是( )
A.蕨类植物 B.被子植物 C.裸子植物 D.苔藓植物
24、在下列分类等级中,同属哪一等级中的生物个体之间共同特征最多( ) A. 属 B. 科 C. 纲 D. 种 25、关于物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每一个种里只有一个生物 B. 同种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最远 C. 同种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少 D. 一个物种就是一种生物 26、下列五类动物进化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鸟类和哺乳类 ②两栖类 ③无脊椎动物 ④鱼类 ⑤爬行类 A.③→②→④→⑤→① B. ④→②→⑤→①→③ C.③→④→②→⑤→① D.④→③→②→⑤→①
27、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这种现象属于( A.过度繁殖 B.生存斗争 C.遗传与变异 D.自然选择 28、始祖鸟、中华龙鸟等化石的发现,证实了鸟类起源于古代的( ) A.鱼类 B.两栖类 C.爬行类 D.哺乳类 29、 下列关于化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主要、最可靠的证据 B.化石是指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
C.在地质年代较近的地层中不可能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 D.通过对不同年代化石的比较,可推断出生物进化的趋势 30、在动物的进化历程中,最早成为真正陆生脊椎动物的是( ) A.鱼类 B.爬行类 C.两栖类 D.哺乳类 31、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主要内容包括( ) ①过度繁殖 ②生存斗争 ③遗传变异 ④适者生存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32、假如让你“种植”食用蘑菇,你认为怎样能满足蘑菇的生长条件( ) A. 保持通风干燥 B. 潮湿的环境 C. 一定的温度 D. 丰富的有机物 33、多数科学家认为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为( ) ①能人阶段 ②南方古猿阶段 ③智人阶段 ④直立人阶段 3
)
A. ②④③① B. ②①③④ C. ②①④③ D. ①②③④ 34、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发生的最显著的变化的是( ) A.奔跑飞快 B.群居生活 C.后肢粗壮 D.脑容量增加
35、生命起源的过程中,从有机大分子到原始生命最可能发生在 ( ) A.原始海洋中 B.原始陆地上 C.原始土壤里 D.原始大气中
36、蝙蝠与家鸽都适于飞行,但蝙蝠是哺乳类而不是鸟类,它所具有的特征是( ) A.体温恒定 B.胎生、哺乳 C.双重呼吸 D.心脏四腔 37、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来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因此变得颈和前肢都很长 B. 尺蛾工业黑化的现象是因为尺蛾受到煤油烟污染而被熏黑的
C. 北极熊为了适应冰天雪地的环境,所以它们的个体都能产生定向的白色变异 D. 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相互选择的结果 38、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历程的概括中,错误的是( )
A.由简单到复杂 B.由低等到高等 C.由体小到体大 D.由水生到陆生
39、吹打发霉体时,常有粉尘飞扬,这粉尘的主要成分是( )
A.物体上的灰尘 B.霉菌的孢子 C.霉菌的种子 D.细菌的芽孢 40、如果用下图表示表格中各种概念间的关系,则表中各选项与图示相符的是( )
A B C D 1 纲 细胞 生物圈 动物 2 目 细胞核 生态系统 脊椎动物 3 科 DNA 种子植物 无脊椎动物 4 属 染色体 蕨类 节肢动物 (40题图)
二、填空题 (本题共40分) 41、如图是酵母菌和细菌的结构示意图(15分):
...............线......................................................................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