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农业昆虫学》复习题标准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8 17:33:4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绪 论

一. 什么叫做农业昆虫学?农业昆虫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农业昆虫学是一门和害虫作斗争的应用科学,是研究农业害虫的发生消长

规律及其有效防治技术,保护农作物不受虫害,保证并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科学。

农业昆虫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

(1)研究害虫本身的形态特征,生理机能和生活习性等。

(2)研究外界环境条件与害虫发生和种群数量消长的关系,掌握其发生规律及种群动态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根据害虫的生活习性、行为特点和发生规律,找出其薄弱环节,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措施,预防害虫的发生,或对已发生的害虫,抓住关键时期进行有效防治。

二. 我国植物保护工作方针是什么?如何理解我国植物保护方针? 答:我国现行的植物保护工作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预防”是贯彻

植保工作方针的基础,“综合防治”不仅是防治手段的多样化,更重要的是以生态学为基础,协调应用各种必要的手段,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害虫的为害在经济允许水平以下,而不是消灭害虫。

第一章 农业害虫防治的理论基础

一. 解释下列术语

1.自然控制:是在包括种群本身成员在内的各种环境因子综合作用下,使自然种群数量较长时期地保持在一个有限的特征密度范围内波动而表现的种群的自然平衡现象。

2.平衡密度:是指害虫种群在长期阶段中不受临时防治措施干扰而影响的平均种群密度。

3.密度制约因素:是指作用强度的变化与昆虫种群密度有关的因素。 4.害虫的生态对策:是害虫种群在进化过程中,经自然选择获得的对不同栖境的适应方式。

5.害虫的种群密度:是指在作物上(或土壤中,或某一区域)单位样方的害虫发生数量。

6.经济损害水平:指将引起作物经济损害的最低害虫种群密度。

7.经济阈值:又称防治指标,是指害虫的某一密度,达此密度时应立即采取控制措施。生产实际中一般指通过害虫为害引起的损失相当于实际防治费用时的害虫种群密度。

8.农业害虫:是指危害农作物,且对农作物造成经济损失的一类害虫。 9.关键性害虫:是指在不防治情况下,每年的种群数量经常达到经济为害水平,对资源的产量造成相当损失的害虫。

10.偶发性害虫:是指在一般年份不会造成不可忍受的经济损失,而在个别年份常因自然控制力量受破坏,或气候不正常,或人们的治理措施不当,致使种群数量暴发,引起经济损害的害虫。

11.虫害:是指害虫取食或产卵等行为,造成农作物经济损失的受害。 二、r-选择类害虫和K-选择类害虫有何特点?防治这两类害虫的最适防治方法

是什么?

答:r-选择类害虫种群密度很不稳定,具有较高的内禀增长率和较强的扩散迁

飞能力,对短暂的生境具有高度的适应性。这类害虫一般个体较小,食性广,寻找寄主的能力强,繁殖力很强,后代死亡率高,寿命及每个世代的周期短,竞争力差。

K-选择类害虫生活在长期稳定的生境中,其种群密度比较稳定。该类害虫一般体型较大,寿命和世代较长,食性较窄,寻找寄主的能力较弱,繁殖力小,内禀增长率较小,后代死亡率较低,有强的竞争能力。

防治r-选择类害虫主要以使用化学防治为主。防治K-选择类害虫以耕作栽培防治、抗虫品种的应用以及遗传不育防治是最适宜的对策。 三、农业害虫为害农作物的方式有哪些?

答:1)直接取食为害 害虫对农作物的为害方式主要是通过取食直接为害,如

咀食为害,潜叶为害,卷叶和缀叶营巢为害,钻蛀为害和刺吸为害等。 2)非取食为害 一些种类害虫还可进行非取食为害,如叶蝉、飞虱、蓟马等害虫可将卵产于植株组织中而引起伤害,蝼蛄可在土壤中穿行为害。 3)传播植物病害 一些种类害虫如蚜虫、叶蝉、飞虱、蓟马等可传播植物病害(如病毒病),对作物产量造成更大的损失。

搜索更多关于: 《农业昆虫学》复习题标准答案 的文档
《农业昆虫学》复习题标准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1gbj34b387zlrl1bkfq6d7jn4l8uv0138j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