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 化学 式 ①H2SO4 ②______ ③NaOH ④______ ⑤Na2SO4 ⑥______ ⑦SO2 ⑧Na2O ⑨HCl ⑩______ (1)请仔细观察表格中的物质类别,从K、H、O、C、N五种元素中任选两种或三种组成合适的物质,将化学式分别填在表中②④⑥⑩后面的横线上。
(2)⑦和⑧可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一种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
(3)将⑦通入足量③的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写出⑧与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⑤与BaCl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
[答案] (1)HNO3(或H2CO3) KOH K2CO3(或KNO3) NH3(或CH4或H2O)(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2)Na2O+SO2===Na2SO3 化合反应
-
(3)SO2+2OH-===SO23+H2O
(4)Na2O+H2SO4===Na2SO4+H2O
(5)Na2SO4+BaCl2===BaSO4↓+2NaCl 复分解反应
B组 专项能力提升 (建议用时:15分钟)
12.已知A、B、C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单质。室温下,A为固体,B和C均为气体。在适宜的条件下,它们可以按如图进行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导学号:95812016】
A.A、B、C中三种元素的任意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所属物质类别可能是
第 5 页 共 6 页
5
氧化物
B.A、B、C中三种元素的任意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所属物质类别一定不是碱
C.如果E溶液是一种强酸,则E溶液为硫酸 D.A、B、C中有一种金属且为B
B [根据题意可知A、B、C中元素不可能有氧元素,D、E为二元化合物不可能是碱和H2SO4,B为气体不可能为金属。]
13.现有甲、乙、丙三名同学分别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
【导学号:95812017】
甲同学:向1 mol·L-1的FeCl3溶液中加少量NaOH溶液。 乙同学:直接加热饱和FeCl3溶液。
丙同学:向25 mL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其中操作正确的同学是________。
(2)证明有Fe(OH)3胶体生成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利用的胶体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胶体中加入电解质溶液或带有相反电荷的胶体微粒能使胶体微粒沉淀出来。丁同学利用所制得的Fe(OH)3胶体进行实验:①将其装入U形管内,用石墨作电极,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阴极区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这表明Fe(OH)3胶体微粒带________(填“正”或“负”)电荷。②向其中加入饱和Na2SO4溶液,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2)证明胶体的实验方法为丁达尔效应;(3)利用电泳现象可证明胶粒带电荷,加入电解质溶液,Fe(OH)3胶体发生聚沉。
[答案] (1)丙 (2)用一束光照射得到的液体,从侧面观察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丁达尔效应 (3)①正 ②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第 6 页 共 6 页
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