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广东省广州市2019-2020学年中考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4 20:28:4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广东省广州市2019-2020学年中考生物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白胖子”是由( )人们常用“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个白胖子”的谜语猜花生,在植物的个体发育中,发育而来。 ( ) A.珠被 【答案】B 【解析】 【分析】

谜语中的麻屋子指的是果皮,红帐子指的是种皮,白胖子指的是胚。根据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进行解答。【详解】

一朵花完成受精过程后,只有子房继续发育,其他部分都凋落,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珠被发育成种皮。“白胖子”指的是胚,由受精卵发育而来,故选B。 【点睛】

根据谜语的描述,正确判断出果实、种子的各部分结构是解题的关键。

2. “进化树”(如图)简明地表示了生物的进化历程和亲缘关系,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B.受精卵

C.受精极核

D.子房壁

A.A代表原始生命,它生活在原始海洋中

B.A由于营养方式不同,进化成代表不同生物类群的两大主干,其分类单位是界 C.鸟类和哺乳类都是由B古代爬行类进化来的,C与蕨类植物的区别是用种子繁殖

D.从进化树中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小体型到大体型,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 【答案】D 【解析】

A、在原始海洋中,经过上万年后这些有机小分子长期累积并相互作用,形成了比较复杂的有机大分子物质,如原始的蛋白质、核酸等。这些物质并逐渐形成了与海水分离的原始界膜,构成了相对独立的体系。

A正确; 一旦这些物质拥有了个体增殖和新陈代谢也就意味产生了生命。所以原始海洋是生命诞生的摇篮。B、A由于营养方式(或能否制造有机物)不同,进化成代表不同生物类群的两大主干。一部分进化为不能自养的单细胞动物,另一部分进化为含有叶绿体的藻类植物。在分类上,该进化树的两大主干代表的分类等级是植物界和动物界。B正确;

C、根据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古代的鱼类→古代的两栖类→古代的爬行类→古代的鸟类和古代的哺乳类。所以鸟类和哺乳类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是古代爬行类。蕨类植物能够产生孢子,孢子脱离母体后,只有遇到适宜的环境条件才能够萌发和生长,孢子是单细胞的,生命力较弱,环境恶劣时就会死亡;而种子植物则能够产生种子,靠种子繁殖后代。种子的生命力比孢子的强得多,遇到恶劣环境它可以停止发育,待到环境适宜时再萌发。适于在复杂的陆地环境中生活,种子植物比蕨类植物更适应陆地环境,能产生种子是主要原因。C正确;

D、从图中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D错误。 【学科网考点定位】生物进化的历程。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生物进化的历程,要求学生要熟记生物进化树。 3.冬眠对动物的益处是

A.避免被捕食 B.减少对食物的需要 C.积蓄能量 D.促进生长发育 【答案】B

【解析】由于变温动物的体温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当外界环境温度较低时,变温动物为适应环境的变化,不吃不动进行冬眠,减少食物的需要,故冬眠是变温动物对低温环境的一种适应方式。 4.某生物小组的同学通过调整细准焦螺旋、目镜和物镜,用同一台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四次,记录如图,试问所用镜头放大倍数最大和视野最明亮的分别是( )

A.①;② 【答案】B 【解析】 【分析】

B.②;① C.③;④ D.④;③

此题考查了显微镜的使用操作技能中,用低倍镜换高倍镜的操作步骤,显微镜成像的特点是倒立放大的像,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 【详解】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细胞数目越少,视野就越小,进入的光线越少,视野也越暗。图②的细胞体积最大,说明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大,因而视野最暗;而图①的细胞体积最小,放大倍数最小,视野最亮。因此如图,其中放大倍数最大和视野最明亮的分别是②,①。

故选:B。 【点睛】

解本题时,要注意换高倍镜会出现以下问题:一是视野会变窄,二是视野会变暗。 5.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一项是( ) A.草→兔→狐 【答案】A 【解析】 【分析】

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详解】

草→兔→狐,该食物链正确表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A正确;狐←草→兔,狐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B错误;草←兔←狐,箭头反了,食物链的箭头应该指向消费者,C错误;阳光→草→兔→狐,阳光是非生物部分,而食物链不包括非生物部分,D错误。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食物链的概念和组成。 6.下列关于杜鹃花和杜鹃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细胞是它们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构成它们的结构层次都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 C.它们是由一个细胞﹣﹣受精卵发育而来 D.杜鹃花有保护、营养、输导、机械等几种组织 【答案】B 【解析】 【分析】

除病毒以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与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相比,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无系统,即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据此解答。 【详解】

细胞既是它们的结构单位又是功能单位,A正确;杜鹃花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杜B错误;鹃鸟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动物和植物都是由一个细胞发育而来的,这个细胞就是受精卵,C正确;杜鹃花属于植物,植物的主要组织包括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分生组织等,D正确。 【点睛】

B.狐←草→兔

C.草←兔←狐

D.阳光→草→兔→狐

有些类似的考题,以某一具体的动物和植物为例,同学们先注意判别清它们类别,再作答。

7.春夏是手足口病的多发季节。专家认为,经常清洗儿童的玩具或其它用品以及儿童养成勤洗手的习惯,都能起到很好的预防效果。这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 ) A.切断传播途径 C.讲究个人卫生 【答案】A 【解析】

考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分析:此题考查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据此答题.

解答:解: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病原体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专家号召大家搞好个人饮食卫生,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故正确选项为:A

点评:对于传染病的知识,是中考的重点,多以选择题或是材料题的形式出现,要灵活掌握. 8.下面是观察叶片结构的几个实验步骤,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①将新鲜的叶片平放在小木板上 ②横向迅速切割叶片 ③右手捏紧并排的两片刀片④用毛笔蘸出最薄的一片制成临时切片 ⑤将刀片夹缝中切下的薄片放入水中 A.①②③④⑤ C.①③②④⑤ 【答案】B 【解析】 【分析】

徒手切片实验的方法步骤:用镊子取一片新鲜的植物叶片,平展在载玻片上。用手捏紧两个并排的双面刀片,迅速切割载玻片上的叶片。将切下的薄片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用毛笔蘸取最薄的一片,将切片平整展放在滴有清水的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分,制成临时玻片。 【详解】

观察叶片结构实验的几个方法步骤,正确的排列顺序是:①将新鲜叶片平放在小木板上、③右手捏紧并排两个刀片、②横向迅速切割、⑤把刀片夹缝中存在的薄片放人水中、④选用最薄一片制成临时装片。 故选:B。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徒手切片实验的方法步骤。

B.①③②⑤④ D.①②③⑤④ B.控制传染源 D.保护易感人群

9.父母生育了我们,呵护我们健康成长,我们要常怀感恩之心。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精子和卵细胞都是生殖细胞 C.胎盘是胎儿与母体交换物质的器官 【答案】B 【解析】 【分析】

睾丸是男性的主要性器官,可以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卵巢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可以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然后边移动边分裂形成胚泡进入子宫,在子宫内膜着床,此过程成为怀孕。胚泡发育成胚胎,进而发育成胎儿,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怀孕到40周左右即280天时,胎儿就发育成熟了,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就叫做分娩。 【详解】

睾丸产生精子,卵巢产生卵细胞,精子和卵细胞都是生殖细胞,A正确;卵细胞与精子在输卵管内相遇形成受精卵,受精卵的形成是新生命诞生的起点,B错误;胚胎发育的初期营养物质来自卵黄,而后期则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C正确.怀孕到40周左右即280天时,胎儿就发育成熟了,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就叫做分娩,分娩的结束标志着婴儿的诞生,对于母亲来说,分娩常常伴随着阵痛,D正确。 【点睛】

本题主要考察人的生殖和发育的相关知识。

10.如果你给贫血患者提供应饮食建议,你认为应该选择的食物组合是( ) A.大骨汤、红薯、白菜 C.海带、紫菜、胡萝卜 【答案】B 【解析】 【分析】

贫血是指血液单位容积中红细胞或血红蛋白低于正常水平. 【详解】

蛋白质和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成分,所以贫血患者应该多吃蛋白质和铁质丰富的食物。 11.下图为细胞发生一系列变化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B.鸡蛋、鲜鱼、猪肝 D.肥肉、土豆、冬瓜

B.精子与卵细胞在卵巢内形成受精卵 D.母亲分娩时常常伴随着剧烈的阵痛

A.过程①表示细胞生长 B.过程②、③表示细胞分裂

广东省广州市2019-2020学年中考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28842oq6g85bn78arf2570pk9t7uz00b2s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