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课标版优质教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9 19:38:5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必修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第组:李慧琴 石峰 张宇红 骆铁路 杨海燕 王颖 韩文佳 曹扬

一、了解本单元的编写意图 本单元包括三篇课文:《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荆轲刺秦王》(选自《战国策》)、《鸿门宴》(司马迁)。三篇均属于历史散文,是千古流传的叙事名篇。先秦历史散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编年体的《左传》,有国别体的《国语》、《战国策》等。它们保存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大量史料,又是我国叙事散文的源头,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选文意在使学生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积累相关文化常识和文言知识;并从中领略古人的才华和品德,欣赏和借鉴叙事的艺术,体会作品中蕴涵的民族精神,汲取民族智慧,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尊崇感。

本单元课文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相同或形似的地方。三篇文章都通过叙事来刻画人物形象:叙事都能做到生动曲折,波澜起伏;所描写的人物都有才华,有个性,有中国传统道德的“义”为思想核心;人物刻画栩栩如生,且能以语言、行动、细节描写突出人物个性,展现人物特征,而作者绝不出来下一按语。而这些正是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的突出特征,对中国文学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但三篇又各具特色:《烛之武退秦师》一文在完整地叙述晋秦从围郑到退兵的全过程同时,重点写烛之武的言辞,表现他的机智,文章刻画的是一个“辩士”形象,所以“品味人物语言”是该课的重点;《荆轲刺秦王》记叙了燕太子丹派荆轲去刺杀秦王的全过程,再现了荆轲向秦王献图和血染秦廷的壮烈场面,塑造了荆轲这样一个有勇有谋的“侠士”形象,所以“欣赏人物心理描写、场景描写、细节描写”是该文的突破口;《鸿门宴》记叙项羽和刘邦斗争中的一次有重大意义的宴会,突出了矛盾斗争的尖锐和激烈,通过对这次宴会全过程的描写,塑造了一个性格复杂丰满的“将帅”形象,在尖锐激烈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形象,将故事发展写得波澜起伏,曲折有致是本文写人叙事的突出特点。综观三篇文章,写人,分别从不同角度刻画人物,展现人物个性及普遍人性的光辉;写事,注意伏笔铺垫、悬念设置,曲折有致;而这正与该模块的“表达与交流”部分“人性光辉 写人要凸现个性”“黄河九曲·写事要有点波澜”相关联,可以作为学生“表达与交流”的范本,将读写结合,充分发挥教材的示范作用。

这三篇文章故事性强,叙事流畅,情节生动,学生把握基本文意并不困难,但高中阶段的学习目标和要求不同于初中,例如初中只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而高中则进一步要求“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如果在学习目标提高的同时,选文太难,学生就会望而却步,所以本单元选文作为高中阶段第一个文言文单元,难易适中,能很好地实现初高中文言文学习的衔接。

二、把握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以课程标准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为坐标,根据“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展·创新”等能力目标确定本单元教学目标:

、学习文言文基础知识中字词句式的用法特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突出知识性并注重知识的积累整合。 、进行文化、文学常识的积累,学会整合初高中所学知识,积极联想,建构相关(历史散文体裁、作者、时代特点等)的知识网络。

、阅读中学习提要钩玄的方法,要求能以简洁的语言概述历史事实或人物特点,整体把握文章,做到纲举目张,化繁为简,提高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了解人物性格,学习课文如何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

、学习写事情要波澜起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强调将写作与阅读学习统一起来,养成良好的学习、思维习惯。

、善于迁移应用,能将在课内学习到的能力技巧运用于实际生活之中,搭建学习和生活的桥

梁。

、体会作品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历史事件的意义、历史人物的人格品质,发展思辨能力、批判能力,提高人生修养。

三、实施本单元教学的几点建议

高中阶段第一个文言文单元的学习,要求从初中的“基本理解文意”提升到现在的“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有一个能力层次的提高,学习方式的改变,课堂教学主要方式大概还是教师的引导与点拨,但学生的自主学习必须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在预习、问题提出、课堂质疑、知识整理、拓展阅读与实践活动中体现。我们主张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强调文言文知识的讲解和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训练,注重指导学生自己积累方法、整合知识,拓展阅读,结合所学内容作更深入的思考探究,迁移应用所学知识和能力。具体建议如下:

1、 强调以学为主,注重预习设计,督促学生自读、思考,用预习思考题带动学生阅读。 2、 突出必修课程的基础性、均衡性,课堂落实文言文字、词、句式、特殊用法等。当然不

能忽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学习基础知识的过程和方式必须是学生发现问题,师生共同解决问题,学生自主归纳整理所学知识。具体做法可以是在阅读之初引导学生参照注解,动口动脑,自己疏通文意,圈点勾画不理解的句子,批注有疑问的内容,然后师生共同解疑;课堂学习结束后指导学生归纳整理文言基础知识,学会知识、方法的积累与整合。 3、 教学中注意初高中的衔接,例如指导学生将初中的史传散文挑出来,积累相关的文学文

化常识,对初高中学过的知识进行类的积累,学习新旧知识的整合。

4、 教学中以“品味与赏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阅读体验,品味文

章语言,感受人物形象,在“品文”的基础上“品人”。例如《鸿门宴》中宴会上的座次、人物之间称呼,相互间的对话都能体现人物个性特点,给出一两个鉴赏示例后,让学生自己寻找深含意蕴的语言材料,学习通过品味文章来分析鉴赏人物形象。

5、 学习中注意方法的积累与整合,能力的迁移和应用。这几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在叙事写人

方面有许多突出地的特点,但每一篇又各有侧重,我们应指导学生在赏析品味各篇课文之后作相关写作知识与方法的积累整合。在此基础上进行一次记叙文体的写作训练,将阅读鉴赏与表达交流贯通,做到读写一体化。

6、 注重拓展阅读的设计和指导,以一篇例文带动相关题材、相似写法、相同鉴赏方法的文

章的阅读,开阔学生视野,学习比较阅读,训练思辨能力。例如《烛之武退秦师》一文的学习可做以下拓展: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比较两位辩士游说方法、策略的异同(相关题材);推荐课外阅读《重耳之亡》《触龙说赵太后》《介之推不言禄》等篇目,选择其中一篇写读书笔记,从人物形象或写作特色方面写一篇不少于字的短评(相关事件、人物,相似题材,相似的阅读鉴赏方法)。

、关注知识的实用性,重视学习与生活的联系,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相机设计

实践活动,拉近文本与现实的距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突出语文的工具性特点。例如

《烛之武退秦师》一课,我们就可以设计一个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习如何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说服别人,学习与人交流的技巧;并在课后作业中进行强化训练,如这样的练习设计:“疲劳驾驶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保证交通安全,交警部门在高速公路出入口设置检查站,提供床位和茶水,拦下连续驾车小时以上的司机,要求他们至少休息分钟。有一位已经连续跑了公里的中年司机推说交货的时间紧,不肯停车。如果你是一名青年志愿者,请你劝说这位司机休息一会儿。要求表达得体、有说服力,字以内(含标点符号)。”

、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对民族精神的感悟,使文言文的学习上升到传承文化、形成底蕴的高度;引导学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去理解人物和事迹,用现代的观念审视历史,用历史的眼光看待现实中相应的事件,激活学生阅读文言的快感和热情,训练学生认识生活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学习《荆轲刺秦王》,我们领略到古人笔下的英雄形象后,再以历史的眼光看这次刺杀行为,可能会重新定位荆轲这一历史形象;如果联系当今世界中类似的事件,我们又会有哪些启示和感悟呢?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学习的激情会被点燃,思维的火花会在历史与现实的碰撞中迸发。

四、实施本单元教学的具体安排

《烛之武退秦师》是起始课,文意不难,但文中有许多重点词语,涉及到的古汉语及文学文化知识也不少,而且在三篇文章中唯一一篇“辩士”题材作品,体现了极强的说话艺术,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可以借此引导学生锻炼交际能力,这正是语文工具性的体现,是语文与生活的极好结合点,可以是重点学习篇目;用课时。 《鸿门宴》是学生在高中阶段接触的第一篇《史记》,无论从文言知识还是素养语文素养方面都能给学生极大的学习空间,是本单元教学重点,用课时。

《荆轲刺秦王》可以作为对前两篇课文学习的补充巩固,以学生自己梳理文言知识,积累字词为主,以拓展阅读,探究思考为辅,引导学生夯实文言基础知识,用历史的眼光看荆轲及刺秦王事件,看现实世界中相关事件,用课时。

总体梳理本单元写作特点,结合“表达与交流”中“人性光辉”“黄河九曲”“细节描写”指导记叙文写作课时,布置作文题,明确作文要求,课下完成写人叙事作文一篇。

五、本单元教学设计案例

烛之武退秦师

教学目标:

、了解《左传》有关知识,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学习并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的特殊用法。 、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概述课文内容,训练提要钩玄的阅读能力、概括能力 、分析烛之武劝说成功的原因,赏析其劝说艺术,并学习应用于生活实际。

、品味人物语言,借鉴文章叙事艺术,将阅读鉴赏与表达交流结合起来,学习叙事写人的方法。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利用工具书,疏通文意,圈点勾画不理解的句子,批注有疑问的内容;归纳文言

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现象;训练积累、整合能力。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指导学生正确诵读课文,引导学生感知课文的情节及烛之武的说辞

艺术,并进行实际说话能力的训练。 教学方法:

、指导学生积累、整合初高中的文学、文言基础知识 ,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 、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诵读,培养语感,加深理解,以此带动对人物形象的品味。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课标版优质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2d481uklq072ie1yi364bptb11wxs00md2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