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浅谈思想品德课教学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精选教育文档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17 2:49:1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浅谈思想品德课教学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

“创新是一个民族物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面对的现代科技为核心的21世纪,中国迫切需要创新型人才,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学校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摇篮,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以培养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创新型人才为己任。根据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本人就在思想品德教育课中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做法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奠定创新的基础 学习是一种处理信息的过程。在现代信息社会,学习的效益很大程度上处决于信息处理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不,就必须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随着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令人注目的信息高速公路为我们提供了全球信息网、文件传递、信息查询等多种信息服务。学生利用各种信息工具主动地获得相关的学习信息,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了知识,开阔了视野,也提高了能力。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创新的欲望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曾经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兴趣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是创新的非智力源泉。有了兴趣可以变苦学为乐学,变厌学为愿学,变被

动、机械的学习为主动、创造性的学习。而兴趣作为支配人的行为并非人的头脑中固有的,要使学生对政治学生产生兴趣,除了老师要在教学内容上挖掘外,还可以借助一定的外部条件。鲁迅先生说过,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行美以感目。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学生的未知欲望和探索精神,产生创新的欲望。

三、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养成创新思维习惯

人的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需要大量的感性经验做基础。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布鲁纳提出的发现教学法,认为学生理想的学习程序,应该始于直接经验,逐步向图像经验和抽象经验展开。由于人的感官的局限性,学生凭实际的参与行为获得的直接经验,无论是在量的方面,还是在质的方面都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老师在思品教学中,可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拓宽教学的时空纬度,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便于学生理解,有利于学生创新。

四、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形成创新的氛围

创新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它要求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营造民主的气氛,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

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随时听取学生学生的意见,重视信息的反馈,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迅速作用反应,不断修改、调整和完善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其次,教师要敢于对学生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评价。教师要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由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去发现问题,主动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总之,思想品德课是传授知识的课程,更是育人的学科,它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应该是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政治教师要适应时代要求,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积极探索并创建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充分尊重和相信学生,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培养和特长发展,不要统一标准,歧视异端。要分层次要求,不要面面俱到,“事必躬亲”。既要宏观引导,又要微观指导,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创新道路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唯此,思想政治课必将对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素质的新一代做出更大贡献。 来稿日期:2012-06-04

浅谈思想品德课教学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精选教育文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2os16oefg55t2h95x553fre38hi550117g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