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音乐教案讲解学习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3 17:24:3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初二音乐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 百卉含英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1、演唱歌曲:《茉莉花》(江苏、河北)

2、欣赏歌曲:《茉莉花》(江苏、河北、东北)《好花红》(布依族民歌)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茉莉花》(江苏、河北二种唱法)并能够准确而有感情地演唱; 2.难受不同地域《茉莉花》的风格特点,进而了解不同地域的民风、民俗、民情。 3.欣赏童声领唱合唱《茉莉花》,理解力度记号与音乐表达的关系。

4.通过欣赏,了解不同地方民歌的不同特点以及民歌与人民生活、地理背景的关系。 5.欣赏布依族民歌《好花红》,了解中国少数民族民歌的风格特点。

6.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民族音乐的思想感情。 三、教材分析:

《茉莉花》是我国广为流传的一首民歌,变体极多。流行于河北的《茉莉花》是诸多变体中的一首,节拍为四四拍,音阶为五声调式,旋律以级进为主,曲调高亢、嘹亮,加上运用方言演唱,明显地体现出当地的民歌风采。表现了赏花人对纯洁美丽的茉莉花的赞美之情和渴望采摘茉莉花的迫切心情。江苏《茉莉花》也是诸多变体中的一首,流传于江苏一带。二四拍,五声音阶,调式,分节歌形式。它那优美自然、委婉流畅、富有浓郁江南风味的旋律,具有鲜明的东方民族音乐风韵,犹如甘泉沁人心脾。它的内容健康淳朴,描绘了一个村姑对茉莉花无限热爱的感情。《好花红》是布依族代表性民歌,主要流传于贵州中部。歌曲柔和优美、清新流畅,内容深邃,借花寓人,表达了布依族人民对新生活的赞美之情。句头、句尾的装饰音体现了布依族民歌的独特风格。 四、教学重点:歌曲学习、音乐欣赏 五、教学难点:把握不同地区的民歌风格 六、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教材音乐 七、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宣布上课。 2.面带微笑地问好:“同学们好!”并环视全体学生。 二、导入新课

在寒假中我们共同度过了一个中华民族历史传统上最为隆重的节日——什么节?——对,是春节。春节过后,春天就开始了,虽然最近还有些许冷意,但春天的脚步已慢慢地走近我们。那么,春天给大家的感觉是怎样的呢?——满眼翠绿、鲜花盛开、莺歌燕舞,其中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当数盛开的鲜花,今天我们的课题就是以花卉为主题的内容——百卉含英。 1.齐声回答——春节

2.认真思考,勇敢发言谈自己的想法。 3.认真听讲,随教师进入新课内容。 以自然季节转化特点切入,贴近学生生活,容易引起共鸣活跃课堂气氛 三、欣赏歌曲《茉莉花》

1. 教师简介《茉莉花》内容、情节及其在全国流传、变异情况。

2. 播放《茉莉花》江苏版本与河北版本,引导学生认真聆听,初步感受歌曲演唱情

绪和风格的不同。

3. 鼓励学生发言,讲述两首《茉莉花》给人的不同感受,鼓励学生用恰当的词语表

达自己的感受,并予以鼓励、肯定。

4. 结合学生感受,讲解祖国南、北地区地理环境差异、气候条件不同对人民生活习

惯、性格特点的重要影响,进而决定不同地域的民歌风格的不同。

5. 请学生欣赏东北《茉莉花》,引导他们根据掌握的知识对其作出地域判断。 了解作品,为学习歌曲打下基础 让学生真正理解音乐以更好地表达歌曲 对比感受,以利于学生准确把握歌曲风格 四、欣赏布依族民歌《好花红》

1.播放歌曲录音,引导学生认真聆听,初步感受歌曲演唱风格。 2.范唱、讲解布依族民歌的旋律特点。

3.再次聆听《好花红》歌曲录音,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和对音乐风格的把握。 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五、歌曲学唱《茉莉花》(河北)

1.再次听赏河北《茉莉花》 2.跟录音学唱歌曲 3.教师范唱 4.难点重点教唱

5.教师弹琴伴奏,引导学生完整随琴演唱歌曲。 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掌握主旋律有利于学生对作品的把握

六、总结课堂知识要点,激发学习下节课内容的热情和愿望。 七、布置作业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 有感情地背唱歌曲《茉莉花》。

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欣赏:《牡丹之歌》 《玫瑰三愿》《绒花》《妹妹找哥泪花流》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以描绘“花”为主题的声乐作品,了解不同时期的声乐作品的不同表 现手法,感受不同的情感,了解以“花”喻人的艺术创作手法;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民族音乐的思想感情; 3.链接欣赏《妹妹找哥泪花流》,加深对歌曲《绒花》的理解; 4.掌握几首歌曲的主旋律,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三、教材分析:

《牡丹之歌》是影片《红牡丹》中一首插曲,《牡丹之歌》一方面对红牡丹其人进行歌颂,一方面升华为对牡丹花的广泛赞扬。歌曲的旋律没有大的起伏跌宕,通过迂回与平稳,流露出对牡丹的无比崇敬。《玫瑰三愿》是我国现代音乐史上杰出的音乐教育家、作曲家黄自的代表作品之一,是一首优秀的抒情歌曲,创作与1932年。作者以抒情细腻的笔触、赞美感叹的音调慨叹玫瑰在战火中的不幸,深情而又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山河破碎的愤慨以及爱国主义精神。《绒花》是电影《小花》的插曲之一,创作于1979年。它以委婉抒情的民歌风曲调,歌颂了影片中以小花为代表的农家少女,在革命年代的那种牺牲和奉献精神。曲调新颖流畅,富有激情,优美动听,感情表达充分。 四、教学重点:歌曲学习、音乐欣赏 五、教学难点:把握不同地区的民歌风格 六、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教材音乐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不同版本的《茉莉花》,让我们感受了春天的美,本节课我们将通过欣赏以描绘“花”为主题的声乐作品,了解不同时期的声乐作品的不同表现手法,感受不同的情感,感受更加绚丽多彩的春天 导入新课 二、欣赏歌曲

(一).《牡丹之歌》

1.播放音乐,启发感受乐曲的风格特点,鼓励学生用恰当词语描述作品表达的情绪。 2.介绍电影《红牡丹》剧情 3.学唱歌曲主旋律

4.完整欣赏作品,感受音乐形象。 (二).《玫瑰三愿》

1.1.播放音乐,启发感受乐曲的风格特点,鼓励学生用恰当词语描述作品表达的情绪。 2.介绍歌曲创作背景 3.学唱歌曲主旋律

搜索更多关于: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音乐教案讲解学习 的文档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音乐教案讲解学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2pmg2iiny5nrap1rg1l036aw5tvqk00xm8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