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教科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学校工作要点精神,努力践行xx教育精神,深化学校教育整体改革,树立“科研兴校”理念,以科研队伍建设为核心,围绕“在实践中锻炼,在研究中成长”的培养方式,建立完善研究机制,以项目推动教育教学研究,注重课题过程管理,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关键词) 改革 队伍 项目 研究 三、主要工作:
1、完善教科研管理网络,营造浓厚的教科研氛围。
(1)学校教科研管理网络清晰,任务明确,职能到位;教科研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讨工作。
(2)确立“科研兴校”的理念,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提高教科研工作的实效性,以课题研究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
(3)常规落实到位,依据《xx小学教育科研管理手册》,规范教科研工作。
(4)发挥教科研骨干的引领作用,激励全体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主动参与课题研究。
2、推进课程建设,以课程引领学校发展。
(1)完善课程结构体系。针对综合督导整改建议,进一步优化学校课程,通过对主体课程的梳理,不断完善校本化的课程体系,结合学校发展目标,以“快乐学习、幸福生活”为理念,推进各类课程建设,全面提升基础型课程校本化实施水平。以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为目标,初步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结构体系,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2)提升课程品质。加强非基础型课程开发力度,横向研究科目设计,丰富同类科目群,纵向深入科目设计,发展科目层次性。对已开发的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进一步完善课程元素、课程理念、目标、内容、实施、管理、评价等,力争新增几门区域共享课程。 (3)积极参与上海市综合改革重点项目“艺术育人的xx模式研究”工作,完成“亦书亦画”相应内容的教材编写任务。 (4)以创新培育为基础,以课程建设为路径,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开展基于高级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研究,着力开发一、二门创新课程。 (5)深入实施“快乐活动日”活动。在“快乐活动日”的组织形式、活动内容、评价方式、教师培训等方面开展研究,突出实效,并着力开发拓展活动微小课程。
1
(6)以“快乐30分”落实为契机,有序组织并推进相关拓展课程建设,丰富学生放学后学习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快乐成长。 3、深化小学教育整体改革,推进二项重点项目,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1)落实好“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保证每一门学科教学落实,聚焦课堂,着力提升教学质量。全面推进“零起点”教学,完善课程优化实施方案。开展“等第制”评估,引导教师关注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成果三个纬度,切实培育学生的学习素养。 (2)设计并完善符合课程特点和本校特色的评价体系,探索学年、学期等阶段性评价。根据学校实情,重点做好一、二年级“小脚丫”系列评估内容。同时启动三、四、五年级“小脚丫”系列评估的研究与落实。
(3)着力推进“兴趣与习惯”项目实施的步伐。学期内,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关注对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和学习习惯培养的探索和研究,聚焦课堂,关注学生学习参与,通过改变教学行为、实施评价引导等手段,引导学生有效参与学习。
(4)围绕“兴趣习惯”培养目标,立足课堂,以教学评价为抓手,制定评价量表并予以实施,并提炼相关典型案例及实施片断。本学期拟进行区级语、数、英课堂教学展示活动。
4、开展区级重点课题《青年教师“小微团队”非主导式研究》的研究工作。
(1)组织课题组人员加强学习,重点研讨,确定本学期研究的主攻方向及分研究任务。组织工作小组,完成此项课题结题的相关内容(本项目于今年11月底前完成结题工作)。
(2)调整“小微团队”的组成,聘请区相关老师进行专业指导,提高青年教师的研究能力,指导完成相关结题工作。
(3)与“三类课”等活动结合,开展“三小二微”专题研究活动,关注研究过程,注重资料积累。
(4)对青年教师的“小课题”加以指导,在实践中推进小课题的研究,并将优秀课题推荐参加区课题申报。 (5)提炼课题研究成果,并组织参加区教育学院相关“教苑论坛”活动,交流学校此项研究成果,提升学校知名度。 5、推进各类课题研究,以研究促队伍建设。
(1)在疏理学校办学特色的基础上,组织相关力量,整合各方资源,重点攻关学校龙头课题,并予以适当开展研究。
(2)注重课题的过程管理,和课堂教学相结合,切实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各课题负责人完成研究进展表,参与人员则完成相关研究任务。本学期拟组织进行一次区级新立项课题开题活动。
2
(3)结合区教科研培训相关要求,开展区、校级课题负责人及骨干成员的培训工作。
(4)完成部分区级课题结题工作。
(5)以信息化建设入手,确立新研究方向,以此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
7、其他工作:
(1)继续做好教科研信息交流工作;做好教学案例的征集及向上级部门推荐优秀案例、论文工作。 (2)组织参加市、区级有关部门组织的教科研论文案例评比活动。 (3)编辑《xx教师优秀教案集》《xx学生优秀作文集》。 三、具体安排: 九月份:
(1)制订学校教科研工作计划。
(2)召开教科研工作会议,布置新学期教科研工作。 (3)调整领导小组、通讯员名单。 (4)教育信息化培训。
(5)一年级“家长开放日”活动。 十月份:
(1)教科研骨干培训。
(2)征集教师科研成果、论文等内容。 (3)数学、英语区级课堂教学展示活动。 (4)“教学小团队”相关活动。 (5)疏理“小微团队”研究成果。 (6)区级新立项课题开题活动。 十一月份:
(1)参加区“教苑论坛”相关专场活动。 (2)召开教科研工作会议。(课题中期交流) (3)部分区级课题结题。 (4)“小微团队”区重点课题结题活动。 (5)教科研骨干培训活动。 (6)编辑《xx学生优秀作文集》。 十二月份:
(1)区级课题开展校内活动。 (2)编辑《xx教师教学案例集》。 (3)校本课程开发活动。 (4)“兴趣习惯”语文学科区级课堂教学研究活动。 (5)初步完成学校龙头课题的思考、提炼工作。 一月份:
3
(1)一学期课题开展情况交流。
(2)各类课题资料收集汇总、整理等。 (3)“小微团队”评优表彰活动。 (4)学期教科研工作总结。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