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古代文学史3复习总结资料.docx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16 8:32:4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一、名词解释:

1、 小令:又称“叶儿”,是散曲体制的基木单位。其名称源自唐代的酒令,单 片只曲、调短字

多是其最基本的特征。但小令除了单片只曲外,还有一种联章体, 又称重头小令,他由同题同调的数只小令组成,最多可达百只,用以合咏或分咏 数事。

2、 套数:乂叫散套、套曲。将同一宫调的儿首曲子连起来,一般用一两只小曲 开头,中间是几

个不同宫调的曲子,结尾用“煞调”或“尾声”结束,套数的要 求一般是一韵到底,不能换韵。 3、 带过曲:带过曲由同一宫调的不同曲牌组成,曲牌最多不能超过三首。带过 曲屈小型组曲,与套数比较,其容量要小得多,且没有尾声。可见,带过曲乃是 介于小令和套数之间的一种特殊形式。

4、 铁崖体:为元代文学中的一种诗体,铁崖为元代诗人杨维桢的号,铁崖体以 自由奔放的古乐

府为主要体式,打破了元中期不振的诗风,追求构思奇特和意 境的非凡,往往通过咏史、怀古,融汇汉魏乐府以及李口、李贺、杜甫等人Z长, 气势雄浑、风格老健。

5、 三言二拍:“三言二拍”是明代五本著名传奇小说集的合称,“三言”是指 明代冯梦龙所编

纂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是我国文学 史上第一部规模宏大的白话短篇小说总集,也是白话短篇小说发展历程上由民间 艺人的口头传述转为文人作家的案头文学的第一座丰碑,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 容复杂,从各个角度、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当时市民阶层的生活面貌和思想感情。

“二拍”是指凌濛初所编的《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是作者根据 野史笔记、文言小说和当时的社会传闻创作的,主体反映了市民生活中追求财富 和享乐的社会风气,同时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人们渴望爱情和平等的自由主 义思想。

6、 南戏:是中国北宋末至元末明初时期在中国南方地区最早兴起的汉族戏曲剧 种,中国戏剧最

早成熟形式之一。其音乐一一南曲则是一种重要的汉族戏曲声腔 系统,为其后的许多声腔剧种,如海盐腔、余姚腔、昆山腔、弋阳腔的兴起和发 展的基础,为明清以来多种地方戏的繁荣,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在中国戏曲艺术 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荆钗记》、《刘志知远口兔记》、《拜月亭记》 和《杀狗记》合称“四大南戏”。《琵琶记》是南戏发展的顶峰。

7、 公安派:在晚明文坛的一个具有相当影响力的文学派别,主要人物有袁宗道、 袁宏道、袁中

道三兄弟,其中袁宏道影响尤为突出,是公安派的首要人物,因为 他们是湖北公安人,所以人称公安派。其主张有“性灵说”,推崇“独抒性灵, 不拘格套”,反对“拟古蹈袭”,在创作上注重有感而发、直写胸臆。

8、 肌理派:清中叶诗文作家翁方纲论诗倡肌理说,主张“为学必以考证为准, 为诗必以肌理为

准”,杜甫《丽人行》有“肌理细腻骨肉匀”之句,翁方纲用“肌 理”一词来论诗,,包括义理与文理,义理为“言有物”,指以六经为代表的的 合乎儒家道德规范的思想与学问;“文理”为“言有序”,指诗律、结构、章句 等作诗之法。

9、 台阁体:明代前期的一个文学流派,自洪武后期至正统、景泰年间,体现上 层官僚的精神面

貌和审美意趣的一种诗文创作风格。代表作家有杨士奇、杨溥、 杨荣,他们都是台阁重臣,其创作内容均以粉饰太平,歌功颂德为主旨,坚持主 理合道,风格雍容华贵、典雅工丽,追求温柔敦厚。表面有着严重老成的规模, 富贵福泽的气象,内里则缺乏深湛切著的内容,又少有纵横驰骤的气度,徒具雍 容华贵的形式而已。除朝廷诏令奏议之外,多属应酬、题赠或应制、颂圣之作, 这种文风垄断了当时的文坛。

10、 格调说:所谓“格调”,本意指诗歌格律、声调,同吋也指由此表现出来的 表现出的高

华雄健,富于变化的美感,其说本于明代七子,故沈氏推崇明七子而 排斥公安,诗歌体格则宗唐而黜宋,沈氏诗论最重要和最根本的前提,是合于“温 柔敦厚”。

11、 明清诗文流变:吴屮四杰-台阁体-前后七子-李贽-公安派-竟陵派-遗民诗人-虞山 诗派-梅

村体-纳兰性德-神韵说■■格调说-肌理说-性灵说…常州词派 二、填空

1、 元杂剧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 2、 马致远被誉为“曲状元” 3、 “一人永占”:《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 4、 元诗四大家:虞集杨载范惇揭傻斯

5、 徐渭《四声猿》出自郦道元的《水经注》,包括了《狂鼓史渔阳三弄》《玉禅师翠 乡一梦》

《雌木兰替父从军》《女状元辞凰得凤》

6、 元杂剧四大爱情戏:《墙头马上》、《西厢记》、《拜月亭》、《倩女离魂》 7、 明代三大传奇:李开先《宝剑记》、梁辰鱼《浣纱记》、王世贞《鸣凤记》 8、 清初诗坛江左三大家: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zi —声) 9、 袁枚的笔记体小说:《子不语》

10、 钱王代兴:王士祯,号阮亭,别号鱼洋山人,山东新城人,顺治进士,受家庭熏陶, 自幼

能作诗,并有诗名。顺治十六年选为扬州推官,其诗受到诗坛盟主¥戋谦益的称赞,并 希望他代己而起,主持风雅,即“钱王代兴”。钱谦益去世后,王士祯成为一代正宗,他论 诗以神韵为宗,指出所谓神韵,是要求诗歌具有含蓄深蕴、言尽意不尽的特点。

11、 周济与常州词派:常州词派是清代嘉庆以后的重要词派。康熙、乾隆时期,词坛主 要为浙

派所左右。浙派标举南宋,推崇姜(夔)、张(炎),一味追求清空醇雅,词的内容 渐趋空虚、狭窄。到了嘉庆初年,浙派的词人更是专在声律格调上著力,流弊益甚,常州词 人张惠言欲挽此颓风,大声疾呼词与《风》、《骚》同科,应该强调比兴寄托,反琐屑饵馁 之习,攻无病呻吟之作。一时和者颇多,蔚然成风,遂有常州词派的兴起,后经周济的推阐 、发展,理论更趋完善,所倡导的主张更加切合当时内慢外患、社会急速变化的历史要求。 其影响直至清末不衰。

三、简答

1. 公昴成员、文学理论

主要人物有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

① 反对拟古蹈袭。公安派诸人猛烈抨击前后七子的句拟字摹、食古不化倾向, 袁宗道在《论文》篇中提出学古贵“学达”,也即“学其意,不必泥其字句也”。

② 以性灵说作为文学主张的内核,反映在创作上则注重有感而发、直写胸臆。

③ 信手而成、随意而出的写作态度,使得公安派作家不太喜欢在作品中铺陈道 理、刻意雕琢,往往根据生活体验与个人志趣爱好抒情写景,追求清新洒脱、轻 逸自如、逸趣横牛的创作效果。

④ 推重民歌小说,提倡通俗文学,重视从民间文学中汲取营养。

2、 唐宋派成员、文学理论

代表人物有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他们都基木观点是反对以文采取代 “道统”,主张“文道合一”的传统。其中散文成就最高的是归有光。归有光善 于抒情记事,纤徐平淡,亲切动人。能把琐屑的事委曲写出,不事雕琢而风味超 然,使古文更密切地联系生活,写出了一些面目清新的作品。

王慎中看到了秦汉文和唐宋文之间的继承发展关系,要求文章表达出作者内心的 思想感情,与抄袭模拟为能的拟古主义者有根木区别。

唐顺之提岀“文学工拙而在心源”之说,文章要有独特见解,力求思想感情的自 由流露,对古

文遗产观点与王慎屮一样,成人唐宋文的继承发展关系。

茅坤进一步肯定唐宋文,强调文章家要体察物情,莫逆于心,而不只是简单地求 之于“心源”,比唐顺之说法要具体全面。反对李何的拟古主义,也比王慎中和 唐顺之更自觉。

3、 《儒林外史》讽刺艺术 (1) 对比讽刺: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进行讽刺可以说是《儒林外史》讽刺艺术 中最显著的表

现,其中最突出的莫过于范进了,范进是一个典型的深受科举制度 残害的下层知识分子,儿十年如一日将科举及第看做人生的唯一目标,丝毫不在 意家人的痛苦、邻里的嘲讽。他中举前后最值得提及的人便是胡屠夫,其前后态 度的转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啼笑皆非。在鲜明的对比之中,写出了人情冷 暖和世态炎凉,世间人的各种卑劣行径和丑陋灵魂被展现的淋漓尽致;(2)运 用夸张进行讽刺: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对于人物性格特征往往有极其鲜明 的描写,夸张的讽刺就是在人物原有的主要性格特征作为基础,营造适宜的氛围, 抓住富有表现力的细节,把这些特征强化,揭示人物的木质特征,达到的讽刺效 果出乎意料。范进中举的故事中,写范进长期落榜让他遭受周围人的白眼,变得 越來越自卑,当他看到自己屮举的消息时,“看了一遍,又念了一遍,自己把两 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我中了!' ”极度兴奋后竟然又疯了;胡 屠夫在打了范进一巴掌后手指竟然弯不回来了,写的十分夸张。夸张的讽刺让被 讽刺者无处遁形;(3)细节描写: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描写了多数个细节, 而口所描写的大部分人物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独特的细节,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吴敬梓以其对生活和社会现状的熟悉和理解为前提,准确的把握住那些具有强烈 表现力的细节,来丰富他笔下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鲜明而生动;(4)以乐衬 哀的讽刺艺术:在《儒林外史》这部小说中,作者所设计的喜剧人物都有某种程 度的悲剧性,从而加深悲剧意识,达到强烈的讽刺效果。

《儒林外史》是中国第一部具有鲜明批判色彩的讽刺小说,吴敬梓通过典型的、 真实的故事情节,加上丰富多彩成熟的讽刺手法,向读者揭露清代封建科举制度 的腐朽,辛辣的讽刺当朝统治阶级。

4、 王实甫《西厢记》艺术成就

(1)体裁更新,突破了一本四折惯例,用五本21折连演,是创举。有些合唱、 对唱,有些不限一人主唱,体现创造精神;(2)成功的戏剧冲突:两条线索展 示:以崔、张、红娘,同老夫人

的冲突构成基本冲突线,反对门阀观念,追求婚 姻自主;以莺莺同红娘、张生冲突构成辅线,反映人物性格发展变化。两条线索 交错、制约,始终围绕崔、张爱情,情节结构严谨;(3)成功的动作、心理描 写:动作叙写简单,而传达的信息量却很深广,崔张和遇,莺莺“临去秋波那一 转”,表达了丰富的内心,“惊艳”和“联吟”中莺莺两次相遇张生,首次是“回 顾觑未下”,第二次是“冋顾下”,两个简单的动作,已经透露出莺莺对张生爱 慕的全部心理活动;(4)华美中有本色,丽藻中有质朴的语言艺术。 四、论述题

1、 《窦娥冤》故事情节以及其中主要人物分析

(1) 《窦娥冤》的故事主要是讲叙了:窦娥自幼丧母,结婚后不久,丈夫病故, 两代孀居,婆媳两人相依为命,生活十分贫苦。一天,蔡婆去找赛芦医索债,赛 芦I矢谋财害命,蔡婆被当

地恶棍张驴儿所救。‘从此,张驴儿仗着自、己救了蔡 婆一家人,持恩逼婚,要蔡家婆媳坐堂招婚。蔡家婆媳不肯,张驴儿便想毒死蔡 婆,好霸占美貌弱小的窦娥。不料,他准备的毒药误被其父饮下身亡。蔡婆为了 免除灾祸,给了张驴儿十两纹银,让他买棺葬父。张驴儿却以这十两纹银为证据, 讹诈蔡婆害死了自己的父亲,他买通当地县令,对蔡婆横施酷刑。窦娥怕婆婆年 老体弱,经不起折磨,只得含冤忍痛自己承担,被判处死刑。窦娥死后,应其誓 言,血溅素练,三伏时节瑞雪纷飞,楚州地面干旱三年。六年后,窦娥的父亲窦 天章金榜提名,考取了状元,路过山阳。当日深夜,他正在审阅案卷,忽然见到 女儿窦娥前來,求父亲代女儿伸冤昭雪。第二天,

窦天章开堂审案,终于使冤案 大白。结果,张驴儿和县令被判处死刑,赛芦医被发配充军,窦娥的冤案终于得 以昭0

(2) 人物分析:窦娥:有孝心、善良、安分守己、忠贞、有反抗精神、但是受 封建社会影

响,相信命运;祷机:黑暗、腐败、草菅人命的昏官;张驴儿父子: 流氓无赖地痞的代表;蔡婆:有钱,但是害怕地痞无赖、所以总是被别人摆布。

2、 《聊斋志异》艺术特色:

《聊斋志异》在艺术上兼采众体之长,不仅继承了魏晋志怪和唐人传奇的优秀传 统,而H还从史传文学、白话小说中吸取了有益的营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 风格,代表了我国古代文言小说所已经达到和能够达到的最高水平。

(1) 作者有意将幻异境界与现实社会联结在一起,以寄托自己的孤愤和理想, 使作品既驰

骋天外,充满浓郁的浪漫气息;又立足现实,蕴含有深厚的生活内容。 幻想性与真实性的相反相成,对立统一,构成了《聊斋志异》的突出特点。

(2) 大量的非现实性艺术形象的塑造成功,是《聊斋志异》的主要艺术成就。 这些形象塑

造的基本方式是:以他们作为“人”所表现出来的社会性为核心,巧 妙地融合进他们作为“物”的自然属性或幻想属性,使Z成为一种人性和物性复 合统一的艺术形象。这样,这些花妖狐魅既多具人情,和易可亲,使人忘其为异 类;乂蕴含着他们本体的固有气质和超现实的神异性,让人觉得可望而不可即, 大大增强了形象的美感。

(3) 《聊斋志异》的情节离奇曲折,幻诞诡诫,但在作品提供的特定情境之内, 却又顺理

成章,是按照某种固有的逻辑必然出现的。其情节的内在逻辑,主要包 括人物性格逻辑和幻想逻辑,二者往往蕴含在同一个情节系列中,达到了高度的 和谐统一,构成了作品幻中有真、真中有幻的艺术特色。

(4) 《聊斋志异》采用的是优美、典雅、精炼、传神的文言,乂做到了文言体 式与生活神

髓的高度统一,因此形成一种既典雅工丽又清新活泼的语言风格。无 论是人物语言还是作品的叙述、描写语言,都在文言形式中蕴含着强烈的生活气 息,极富描摹力和表现力,大大增强了文言小说的小说性和趣味性。

3、 《西厢记》故事情节及其中人物性格分析

(1)故事情节:书生张琪在普救寺里偶遇已故崔相国之女莺莺,对她一见倾心, 苦于无法接

近。此时恰有孙飞虎听说莺莺美貌,率兵围住普救寺,要强娶莺莺为 妻。崔老夫人情急之下听从莺莺主意,允诺如有人能够退兵,便将莺莺嫁他。张 生喜出望外,修书请得故人白马将军杜确率兵前来解围,但事后崔老夫人绝口不 提婚事,只让二人以兄妹相称。张牛失望之极,幸有莺莺的丫环红娘从中帮忙, 扶莺莺月夜烧香,听见张生弹琴诉说衷肠。后来莺莺听说张生病倒,让红娘去书 房探望。张生相思难解,央求红娘替他从屮传递消息。莺莺怜惜张生,终于鼓起 勇气,也写诗回赠,后在红娘帮助下,二人瞒过崔老夫人,私下幽会并订了终身。 老夫人知情后怒责红娘,但已无可挽回,便催张生进京应考。张生与莺莺依依而 别,半年后得中状元。崔老夫人的侄儿郑恒木与莺莺有婚约,便趁张生还未返回 之吋谎报张生已被卫尚书招赘为婿,老夫人一气之下要将莺莺嫁给郑恒,幸好张 生及时归來,有情人终成眷属。

(2)人物形象:崔莺莺,是作品中热情讴歌的女主人公,是《四厢记》主题的 主要体现者,内

外兼美,她追求爱情自由、敢于背叛传统礼教,美丽多情、性 格内敛,外表矜持、内心炽热。张牛,是传统礼教的叛逆者,是个至诚的情种, 带有很强的喜剧色彩,善良、聪明、真诚、坦率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他执着专 一而有一些书呆子气,为追求爱情不惜放弃科举,作者塑造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 的“情痴”形象。红娘,剧中最为光彩夺目的形象,是作者的杰岀创造,在崔张 自由结合中起着重大作用,而且这一形象产生的社会效果,远比剧中所有人物广 泛和深刻。她富有正义感,热情真诚,乐于助人,心怀坦荡。老夫人郑氏,机诈、 自私、冷酷。一方面,是家族利益和社会观念的顽固守护者;同吋在其身上也表 现出对社会习俗和旧观念的一定突破,

体现着时代发展的因素,在剧屮起着连接 和推动主要情节发展的作用。1、崔莺莺的形象特征 崔鹫鹫是相国小姐,她深沉、含蓄,既有外在的凝重,又有内在的激情。封建家庭的教养, 无法完全窒息她内心的青春情感。她不由自主的对张生一见倾心,月下隔墙吟诗,大胆地对 张生吐露心声,陷入情网之中而不能自拔,饱尝着相思的痛苦。同吋她也越来越不满于老夫 人的约朿,并迁怒于红娘的跟随。老夫人当众许婚,后來又出尔反尔,既赋于崔、张的婚事 以外在的合理性,又赋于崔、张爱情以内在的合理性。正是这种内在和外在的合理性,成为 莺莺敢于冲破老夫人的约束,决心对张君瑞以身相许的潜在动力。但是,冲破内在心理的樊 笼毕竟比冲破外在人为的约束还在艰难,于是就有了莺莺的\闹简”和“赖简”,其中莺莺 所表现的“假意儿”,不仅是为了试探红娘是否可靠,张生是否真心,更重要的是披露出崔 莺莺战胜传统的教养、女性的禁忌所应有的反复和艰难。长亭送别时,莺莺既忧虑张生考试 落第,婚事终成泡影,更担心张生考取后变心,另就高门,自己被弃置,承担着如此沉重的 精神重压。

《西厢记》深刻地揭示了崔莺莺的恋爱心理,即想爱而不敢爱,不敢爱却不由得不爱; 并且细致地展现了她内心的强烈要求逐步压倒、战胜外部的压抑、传统的禁锢和心理的樊笼 的全过程。

2、张生

张生的性格,是轻狂兼有诚实厚道,洒脱兼有迂腐可笑。他被去掉在功名利禄而前的庸俗, 以及在封建家长面前的怯懦,被突出的则是对爱情执著诚挚的追求。他是一个“志诚种”。 志诚,是作者赋予这一形象的内核。

当然,张生是个才华出众风流潇洒的人物。他出场时唱的一曲,描述“雪浪拍长空,天 际秋云卷;竹索缆浮桥,水上苍龙偃”的黄河景色,充分表现出文采风流和豪逸气度。不过, 王实甫在塑造张生的形象时,没有把表现他的才华作为重点,而是表明一旦坠入了情网,这 才子竟成了 “不酸不醋的风魔汉”。他痴的可爱,也迂得可爱。

张生跳墙,是王实甫刻划这一性格最为精彩的关目。那天晚上,张生应莺莺诗简之约, 到了后花园。他知道小姐已在隔墙,于是樊垣一跳,一把搂着莺莺。莺莺吓了一大跳,她没 有想到张生会跳将过来,而且“角门儿”还开着,她惊呼:“是谁? ”这一下,约会便砸 了锅。

张生接到请柬,是红娘受了莺莺的气,拒绝再为他俩效劳的时候,是张生感到爱情已经 无望的时候。可是,当他打开诗简一看,原来是小姐约他幽会。他大喜过望,红娘问他:“怎 见得着你来?你解我听咱。”他解释:“'待月西厢下',着我月上来;'迎风户半开', 他开门待我;'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着我跳过墙来。”据此,他便跳墙赴约了。

莺莺约会张生,却没有让他跳过墙来,是张生把诗理解错了。本来,张生是个才子,当 不至于不会解释,他之所以会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是因在绝望之馀,突然受宠若惊,欣喜 之情冲昏头脑,使他连诗也解错了。由于张生解错了诗,引发一场误会性的冲突,大大加强 了全剧的喜剧性色彩。王实甫通过这样的艺术处理,把张生大胆追求爱情而又鲁莽痴迂的性 格展现无遗。

3、红娘

红娘在剧中只是一个婢女身份,却又是剧中最活跃、最令人喜爱的人物。她机智聪明,热情 泼辣,又富于同情心,常在崔、张的爱情处在困境的时候,以其特有的机警使矛盾获得解决。 她代表着健康的生命,富有生气,并因此而充满自信。所以这个小小奴婢,却老是处在居高 临下的地位上,无论张生的酸腐、莺莺的矫情,还是老夫人的固执蛮横,都逃不脱她的讽刺、 挖苦乃至严辞驳斥。她不受任何教条的约束,世上什么道理都能变成对她有利的道理。在《西 厢记》里,王实甫把红娘放置在一个相当微妙的位置上。老夫人让她服侍莺莺,让她“行监 坐守”,但她从心底里不满封建礼教对年青人的捆束,当觉察到崔、张彼此的情意后,一直 有心玉成其事。她愿意为莺莺穿针引线,又知道莺莺有“撮盐入火”的性子,有“心肠儿转 关”的狡起,只好处处试探、揣度,照顾着小姐的自尊心,忍受着怀疑和指责。她要对付小 姐,乂要对付老夫人,

搜索更多关于: 古代文学史3复习总结资料.docx 的文档
古代文学史3复习总结资料.docx.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3bql5is6c3gznb0gt563y3j84vsiw00aav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