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南园十三首(其一)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作者李贺生平。
3、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1、理解这首诗的意思及本诗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特点。 2、背诵这首诗。 教学难点:
理解诗意及本诗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特点。 教学准备:
1、收集与本诗相关的资料。 2、制作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谈话激情。
2、同学们,你们喜欢背唐诗吗?大家开火车背唐诗好吗? 二、介绍唐诗的形式、特点、历史价值。 出示课件
三、介绍作者李贺。
1
1、谁能说出几位唐代诗人的名字? 2、多媒体展示李贺的资料。
李贺(790--816)唐朝诗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西)人。在诗史上独树一帜,人称“诗鬼”,家居昌谷,有《昌谷集》传世。 李贺组诗《南园十三首》是作者辞官回到福昌昌谷后在家乡的南园闲居时所作的一组杂诗,这首诗写诗人南园所见。南园与《昌谷北园新笋四首》提到的“北园”同为诗人的家园。南园是作者读书的地方。 四、读悟诗文
1. 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这首小诗,注意韵律,同桌可以讨论一下。 指名读,其他学生认真听,听后评价。 师指导朗读,然后学生自由练读。 小组内练读。 2.理解诗意。
逐句讨论理解这首诗,尤其是诗中的一些难懂的词要结合上下文理解。
前两句都写了哪些景物?后两句写了什么?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学生基本理解小诗后与学生齐读“温馨点击”第二段,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本首诗。
3.指名读诗,要读出感情,读出韵律。 4.齐读南园十三首(其一)
5. 背诵:学生自由练习背诵这首诗。 6.学生齐背。
2
7. 小组比赛背诵这首诗。 五、拓展延伸
1. 自古以来,有很多诗人借景抒情,但多“以美景表喜悦”、“以萧瑟表悲凉”,此诗则“美景与悲凉共存”。请你们根据这三种不同类型分别找出一首或几首古诗,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看谁找的对,找的多。
2. 我们在班级里举行一个“借诗中景色,抒诗人情怀”诗歌朗诵比赛!以小组为单位先商量一下该做哪些准备?
3. 课下,我们班举行一个“班级古诗诵读比赛”,看谁能成为我们班级新的“古诗大王”。 六、作业
背诵《南园十三首》(其一)的; 预习下一首唐诗。 板书:
《南园十三首》(其一) 早春 花枝草蔓 小红长白 残春 嫣香落 不用煤
3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