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进多焦点眼镜的验配及投诉处理
摘要
渐进多焦点眼镜是近年来在我国刚刚发展的,配戴人员的比例还不算高,渐进多焦点眼镜适用于中老年人远、中、近距离使用,一是解决来回摘戴的麻烦,二是解决双光眼镜象跳的问题,更美观和自然,近年来也可作为青少年预防、控制和延缓近视的发生和发展使用。绝大部分配镜者在正确的配镜方法下所配的渐进镜片都是能够适应的。随着近年大家对渐进多焦点的了解越来越多,渐进镜片也在不断的创新,它的设计也在不断完善,但要配成功不是简单的事,本文就对工作中渐进多焦点的验配及遇到的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使大家对渐进多焦点的验配和投诉处理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关键词:渐进多焦点 验配 适应 投诉处理
近年来,随着厂商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渐进多焦点镜片越来越受到广大青少年及中老年顾客的欢迎,发达国家及我国沿海一些地区普及率已经很高。然而由于区域性验配技术的差异,仍然有不少地区的门店对渐进多焦点镜片的认识还很低,渐进片多焦点镜片的普及率和验配成功率也很低。绝大部分配镜者在正确的配镜方法下所配的渐进镜片,都是能够适应的。其
实配这种眼镜成功的关健是验光和配镜两个部分。下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 渐进多焦点镜片的基本认识:
渐进多焦点镜片上有四个区:远用区、近用区、过度区、像差区。两个光心:近用光心和远用光心。一个中心:几何中心(棱镜测量区)。一条参考线:水平参考线。加入度及品牌标记等。如图:
水平参考线两端标记34mm。 几何中心至上光心2-4mm。
上光心至下光心:垂直距离7-19mm。 水平距离(内偏)2.5-2.8mm。 光度范围:单光≤±8.00DS,散光≤±2.00DC 加入度(ADD):+1.00D~+3.50D
视远区
渐变区
像差区 视近区
二. 渐进多焦点镜片的验配 1.配戴者的适宜人群优先选择:
① 40岁以上,希望看远、中、近距离连续视力者——目的明确 ② 青少年学生希望预防和延缓近视者——目的明确
③ 屈光度数在±6.00DS以内和±2.00DC以内者——屈光范围
合适
④ 刚进入老视,加光度比较低者以上是最佳配戴者—易于成功 如果遇到:①垂直屈光参差>±2.00D或散光>±2.00D ②看远、中、近距离有大视野要求者——驾驶要求高的司机 ③戴双光镜感觉良好者,这些顾客的验配就应该谨慎。 2.渐进多焦点镜片的验光流程
渐进多焦点镜片的验光过程和普通镜片的验光没多大区别,加了测试ADD的步骤,主要为以下3个阶段,下面简单说下过程:
2.1 远用屈光度的矫正阶段 ① 客观验光 ② 主观验光 2.2 近用屈光度的检查
① 交叉格子法: 在眼前放置±0.50DC的交叉圆柱镜,负轴在90°方向,正轴在180°方向,如横线清楚,说明老视矫正不足,继续加入ADD直到水平的和垂直的线条一样清晰;如竖线清楚,减少ADD;一样清楚则不加ADD。
② 调节幅度法:ADD=工作距离(用屈光度表示)-1/2调节幅度,测NRA和PRA,调节幅度=NRA+PRA/2
③ 经验法:(年龄-30)×0.1=ADD 对于青少年ADD一般为 +1.50DS。60岁以上,按60岁计算。
例:一位50岁的患者,远用光度已矫正,33cm交叉格子试验,右、左加+1.50DC,横、竖线条等清,问加入度是多少? 计算:ADD=+3.00-1.50/2=2.25D
经验法:50岁加入度=(50-30)×0.1=2.0=+2.00D
老视加入度不能用少,否则会影响近用区的范围。经验法只适合与参 考,不能作最终的处方。 2.3 瞳距、瞳高的测量
① 瞳距的测量:对于瞳距我们要分别测量左右单眼的瞳距,因为很多人的鼻梁不一定位于双眼中心,瞳距要精确到0.5mm,测量的方法很多,包括瞳距仪、瞳距尺,也可以用样片标记法标出,再用渐进镜片测量卡测出。
② 瞳高的测量:瞳高是指瞳孔中心点到镜框下框内缘的垂直距离。下面就介绍两种方法:
样片标记法:在测量之前必须对镜架进行调整以获得最佳平衡,镜眼距一般为12-13mm,前倾角为100-120°,镜腿长短合适且佩戴舒适。事先根据远用瞳距在样片上画出竖线,检查者和被检查者面对面坐着,视线保持同一水平。检查者右手拿记号笔,闭右眼,睁左眼,左手拿笔式电筒放在被检查者右眼的下眼睑下面,令被检查者看检查者的左眼。根据被检查者的瞳孔中心反光点在镜架的样片的竖线上画出横线,十字线的交叉点到镜框下内缘的垂直距离就是被检查者右眼瞳高。
公式法:PH=H/2+5 PH=瞳高 H=镜框垂直高度 修正值:长通道PH加1-2mm 短通道PH减1mm H大于40mm加1-2mm 2.4使用注意事项
① 初戴渐进多焦点眼镜须逐渐适应,使用时应先静后动,先内后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