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小升初典型的应用题专项练习及答案-人教版
命题人:周辉
评卷人 得分 一、解答题
1.星期天,妈妈叫明明去超市买高山青草奶,目前市场1250mL装的每瓶售5.00元,200mL装的每瓶售2.30元.明明去了华联超市和美好家园,发现两家超市都在搞活动有优惠,如下:华联超市:满36元,八折优惠.美好家园:一律九折.
(1)要买7大瓶,去哪家买比较合算. (2)要买7大瓶7小瓶,去哪买合算.
2.有甲、乙两个容积相同的空立方体水箱,在它们的侧面上分别有排水孔A和B.A孔和B孔与底面的距离分别是水箱高度的和,且在排水时速度相同.现在以相同的速度一起向两水箱注水,并通过管道使A孔排出的水直接流入乙箱,这样经过70分钟后,甲、乙两水箱恰好同时被注满.试问:如果以上述的速度向乙箱注水,乙箱从空到满需要多少分钟?
3.少年宫乐队有女同学20人,男同学19人.合唱队人数是乐队的3倍,合唱队有多少人?
4.某工程如果由第一、二、三小队合干需要12天都能完成;如果由第一、三、五小队合干需要7天完成;如果由第二、四、五小队合干需要8天都能完成;如果由第一、三、四小队合干需要42天都能完成。那么这五个小队一起合作需要多少天才能完成这项工程?
5.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大它的
110. 问:冰化成水后体积减少它的几分之几?
6.某小学六年级有三个班,一班和二班人数相等,三班的人数是全年级总人数的
720,并且比一班多3人,六年级共有多少人?
7.设有甲、乙、丙三人,他们步行的速度相同,骑车的速度也相同,骑车的速度是步行速度的3倍.现甲从A地去B地,乙、丙从B地去A地,双方同时出发.出发时,甲、乙为步行,丙骑车.途中,当甲、丙相遇时,丙将车给甲骑,自己改为步行,三人仍按各自原有方向继续前进;当甲、乙相遇时,甲将车给乙骑,自己重又步行,三人仍按各自原有方向继续前进.问:三人之中谁最先达到自己的目的地?谁最后到达目的地?
8.卧龙自然保护区管理员把一些竹子分给若干只大熊猫,每只大熊猫分5个还多余10棵竹子,如果大熊猫数增加到3倍还少5只,那么每只大熊猫分2棵竹子还缺少8棵竹子,问有大熊猫多少只,竹子多少棵?
9.小明妈妈带着一笔钱去买肉,若买10千克牛肉则还差6元,若买12千克猪肉则还剩4元.已知每千克牛肉比猪肉贵3元,问:小明妈妈带了多少钱?
参数答案
1.
(1)解:华联超市:5×7=35(元); 35<36;按原价收取;
美好家园:35×90%=31.5(元); 31.5<35;
答:到美好家园超市比较便宜.
(2)解:华联超市: 5×7+2.3×7 =35+16.1 =51.1(元)
51.1×80%=40.88(元) 美好家园:
51.1×90%=45.99(元); 40.88<45.99;
答:到华联超市比较合算.
【解析】1.(1)华联超市:先求出7大瓶的原价,5×7=35(元),不到36元,按原价收取;顺天福:9折是指现价是原价的90%,把原价看成单位“1”,现价是原价的90%,由此用乘法求出现价;比较两个超市的价格即可求解;(2):求出7大瓶和7小瓶的原价,看是否达到36元,不到36元按原价收取,超过36元8折;8折是指现价是原价的80%,把原价看成单位“1”,用原价乘80%就是需要的钱数;美好家园:仍是9折,用原价乘90%就是美好家园需要的钱数,比较两个超市需要的钱数,即可求解.2.90分钟.
【解析】2.
试题分析:把水箱的容积看作单位“1”,因为以相同的速度一起向两水箱注水时,两水箱同时满可得:灌水和排水同时进行时,实际灌水的速度应该是单独灌水时速度的(1﹣)÷(﹣)=,也就是排水速度是1﹣=,由于A孔是距水箱高度处,故单独灌满甲水箱时的速度应该是70÷(5+1×2)×6=60(分钟),那么当B孔是距水箱高度处时,单独灌满水箱的速度应该是×60+×60×2,据此即可解答.
解:(1﹣)÷(﹣) =÷ =
70÷(5+1×2)×6 =70÷(5+2)×6 =70÷7×6 =10×6
=60(分钟) ×60+×60×2
=30+30×2 =30+60
=90(分钟)
答:乙箱从空到满需要90分钟. 3.117人
【解析】3.先用加法算出乐队一共多少人,再用乘法计算出乐队的3倍就是合唱队的人数。
解:20+19=39(人) 39×3=117(人)
答:合唱队有117人。 4.
16
【解析】4.我们注意到,在题目中二、四、五每支队都恰出现两次,一、三两支小队恰出现三次,因此题目中四种方式的效率总和为5个小队效率和的2倍再加上一、三两支小队的效率和.因此,再加上一个二、四、五3支小队效率和,得到的结果就应该是5个小队效率的3倍.
通过条件,我们有以下公式:
(一+二+三+四+五)×3=(一+二+三)+(一+三+五)+(二+四+五)×2+(一+三+四).
所以,5支小队效率和为:
(112?17?18?2?1142)?3?6 5.111
【解析】5.设水的体积是10份,则结成冰后体积为11份,冰化成水后比冰减少
1?11?6.120
1. 117,并且比二班多3人”可知一班、2077二班都比全年级的少3人,假设一班、二班都占全年级的,那么将比实际人
2020777数多出3×2=6人,比单位“1”多出(++-1),两个数量正好对应。
202020777因此全年级的人数为:3×2÷(++-1)=120(人)六年级共有120人。
202020【解析】6.根据条件“三班的人数占全年级的
7.丙最先到,甲最后到
【解析】7.由于每人的步行速度和骑车速度都相同,所以,要知道谁先到、谁后到,只要计算一下各人谁骑行最长,谁骑行最短.将整个路程分成4份,甲、丙最先相遇,
33丙骑行3份;甲先步行了1份,然后骑车与乙相遇,骑行2??份;乙步行
4233351?(2?)?份,骑行4??份,可知,丙骑行的最长,甲骑行的最短,所以,丙
2222最先到,甲最后到.
8.大熊猫28只;竹子150棵。
【解析】8.使同学们感到困难的是条件“3倍还少5只大熊猫”.先要转化这一条件,假设还有 10棵竹子,10 ?2?5,就可以多有 5个大熊猫,把“少5只大熊猫”这一条件暂时搁置一边,只考虑3倍大熊猫数,也相当于按原大熊猫数每只大熊猫给2?3? 6(棵)竹子,每只大熊猫给5棵与给6棵,总数相差10?10?8 ?28(棵),所以原有大熊猫数28?(6?5) ?28(只),竹子总数是5?28?10 ?150(棵)。 9.124元
【解析】9.因为“每千克牛肉比猪肉贵3元”,所以同样买10千克猪肉的话,就剩了3×10-6=24(元),这样化成普通的盈亏问题,猪肉的价钱是:(24-4)÷(12-10)=10(元),所以小明妈妈带的钱数是:12×10+4=124(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