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技术经济学/ Engineering Economy 课程总学时/学分:48/3 适用专业:工商管理
一、课程简介
技术经济学是决策论证的科学,是关于方法论的一门应用性学科,其实用性很强。技术经济学是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课,主要讲授技术经济的基本原理和分析评价方法,工程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技术创新的技术经济评价等内容,为学生从事工商管理工作打下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技术经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评价方法,运用技术经济理论和分析方法解决工商管理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掌握工程项目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使学生能结合所学专业课程及其他有关知识,运用技术经济理论和分析方法解决工商管理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从事工商管理工作打下基础。通过本门课程的系统学习,使学生在下述各个方面达到基本的训练和要求:
1.掌握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原理; 2.掌握技术经济分析评价的基本方法;
3.能够运用技术经济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工程项目的技术经济分析与评价; 4.能应用技术经济的理论和方法解决企业中产品开发、设备更新等分析和评价问题。
三、教学基本要求
1.理解技术与经济的关系;掌握技术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项目技术经济分析的一般程序有所了解。 2.理解技术创新的含义及其形式;掌握技术创新动力机制与程序;掌握企业实施技术创新的关键点。 3.正确理解经济效果概念,掌握三种表达方式;掌握投资、成本、利润等基本概念及计算口径;理解资金时间价值内涵及掌握资金等值计算。
4.掌握时间型、价值型、效率型经济评价指标的含义与计算;掌握互斥方案经济性评价方法;掌握带资金约束的独立方案经济性评价方法;掌握不确定性评价方法。
5.理解掌握风险及不确定性分析的思路和步骤;熟练掌握盈亏平衡分析;掌握单参数敏感性分析及概率分析方法。
6.掌握设备有形、无形损耗的类型及其对设备价值的影响;掌握设备折旧的含义、折旧方法与计算;掌握设备经济寿命概念及其计算;掌握存在新设备的设备更新原则及方法;掌握存在税收影响的设备租赁与购买比较决策。
7.理解价值工程的基本原理;掌握价值工程思考问题的方式和实施步骤;掌握功能分析基本原理和功能评价方法。
8.掌握项目建设程序和我国建设项目管理体制;掌握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及报告编制技术;掌握项目市场分析、技术分析、经济效益评价以及资金筹措等内容的研究思路与分析方法。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 导论(2学时)
知识点:技术、经济、技术经济的概念,技术经济学的概念及其研究的对象、内容、特点及技术经济分析的工作程序,技术经济的相关学科,技术经济的基本原理。
重点与难点:技术与经济的关系,技术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项目技术经济分析的一般程序。 第二章 技术创新(4学时)
知识点:技术创新及过程模式,技术创新战备及其选择,技术创新的组织形式,技术创新系统及技术创新政策。
重点与难点:技术创新的含义及其形式,技术创新动力机制与程序,企业实施技术创新的关键点。 第三章 经济性评价的基本因素(6学时)
知识点:投资的概念及其确定;成本的概念及其确定,折旧的概念及其计算;税金、利息、利润;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时间价值的度量;现金流量与现金流量图;复利计算;现金流量图,资金等值;名义利率,实际利率;复利系数表及其利用。
重点与难点:经济效果概念及其三种表达方式,投资、成本、利润等基本概念及计算口径;资金时间价值内涵,资金等值计算。
第四章 经济性评价的基本方法(14学时)
知识点:静态分析方法:投资回收期法,追加投资回收期法。动态分析方法:净现值法,内部收益率法,增量投资方案的评价;年值法与现值法,动态投资回收期。方案比较方法:独立方案的评价,互斥方案的评价,使用寿命不同的方案的评价,有约束时的方案评价。
重点与难点:时间型、价值型、效率型经济评价指标的含义与计算,互斥方案经济性评价方法,带资金约束的独立方案经济性评价方法。
第五章 不确定性与风险分析(8学时)
知识点:不确定性分析,盈亏平衡分析法,敏感性分析,风险分析。
重点与难点:风险及不确定性分析的思路和步骤,盈亏平衡分析,单参数敏感性分析及概率分析方法。 第六章 设备更新与租赁(6学时)
知识点:设备更新的技术经济分析,设备大修理的技术经济分析,设备的现代化改装的技术经济分析,设备租赁的技术经济分析。
重点与难点:设备有形、无形损耗的类型及其对设备价值的影响,设备折旧的含义、折旧方法与计算,设备经济寿命概念及其计算,存在新设备的设备更新原则及方法,存在税收影响的设备租赁与购买比较决策。
第七章 价值工程(4学时)
知识点:价值工程的基本原理,价值工程的实施步骤和方法,方案的创造和实施。
重点与难点:价值工程的基本原理,价值工程思考问题的方式和实施步骤,功能分析基本原理和功能评价方法。
第八章 可行性研究(4学时)
知识点:可行性研究,市场预测与项目建设规模,原材料、能源及公用设施分析,厂址选择,工艺设备与技术的选择,环境影响评价,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建设项目财务评价等。
重点与难点:项目建设程序和我国建设项目管理体制,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及报告编制技术,项目市场分析、技术分析、经济效益评价以及资金筹措等内容的研究思路与分析方法。
五、教学方法及手段
1.本课程必须运用多媒体设施进行教学;
2.本课程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视内容需要进行必要的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和演示;
3.进行必要的例题及习题讲解,教师必须全部做完教材习题,以作为学生习题答案的核对标准。
六、实验或上机内容
本课程无实验和上机安排。
七、先修课程、后续课程
先修课程:西方经济学、市场调查与预测、财务管理、统计学等课程。 后续课程:企业诊断、生产实习等。
八、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形式:考试。学生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占30%)和期末试卷成绩(占70%)组成。其中,个人平时成绩包括两个部分:平时个人作业成绩和专题讨论成绩。
九、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 傅家骥.技术经济学前沿问题.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4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