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初中七下《木兰诗》同步训练题
一、积累运用 (一)字词积累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机杼( ) .策勋( ) .
鞍鞯( ) .赏赐( ) .
胡骑( ) .
金柝( ) .pèi头( )
理云bìn( )
扑shu?( ) 雄cí( ) 阿zǐ(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1)木兰当户织( .(2)昨夜见军帖( .(3)旦辞爷娘去( .(4)万里赴戎机( ..(5)著我旧时裳( .
) ) )
)
)
)(
)
( )
(6)安能辨我是雄雌( ..
3.下列句子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对镜帖花黄 C.著我旧时裳
B.路转溪桥忽见 D.赏赐百千强
( )
4.下列语句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B.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C.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D.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二)语言运用
5.试判断下列诗句哪些运用了对偶,在括号内写出,并从课文里再找一找,看看还有哪些诗句是对偶的。
(1)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 (2)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 (3)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 (4)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 (5)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
课文中其他的对偶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文常识
6.《木兰诗》选自_________代_________(人名)编的《_________》,这是_________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四)重难点句子翻译
7.写出下列诗句的意思。 (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2)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3)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4)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二、整体感知
8.(1)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木兰从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对偶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于男子的议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木兰矫健雄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木兰一家人高高兴兴迎接她回家的情景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一句,用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十分概括地描写了战争的旷日持久,激烈悲壮。
(7)成语“扑朔迷离”源于木兰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诗文。 三、课内阅读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9.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话的段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动词填写在横线上。 (1)描写爷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写阿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描写小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描写木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选文中连用四个“我”的作用是什么?
12.品味“开”、“坐”、“脱”、“著”、“理”、·帖”这6个动词的表达作用。
13.分析“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这两句诗的表达作用。
参考答案
(一)1.zhù jiān jì tu? xūn cì 鬓 辔 朔 雌 姊
2.(1)对着 (2)军中的文告 (3)早晨 (4)战争 (5)穿 (6)怎么辨别
3.D 点拨:A项“帖”通“贴”;B项“见”通“现”;C项“著”通“着”。 4.A 点拨:B项应在“安能”后停顿;C项应在“万里”和“关山”后停顿;D项应在“爷娘”和“出郭”后停顿。
(二)5.第(1)(2)(3)(4)句是对偶。其中第(3)句是放宽考虑的,因为“去”对“头”不大理想。课文中其他的对偶句: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点拨:对偶是指上下句宇数相等,内容相关或相对,词性相同或相近的一种修辞手法。 (三)6.宋 郭茂倩 乐府诗集 南北
(四)7.(1)将士们经过上百次的战斗,有的牺牲了,木兰等壮士们经过十多年征战,胜利归来了。(2)在集市上买了骏马、鞍鞯、辔头、长鞭等战具。 点拨:注意这里不是一处买一样东西。(3)对着窗户梳理美丽的鬓发,对着镜子贴上好看的花黄。(4)早晨离开黄河向前去,晚上来到了黑山上,听不到爹娘呼唤女儿的声音,只听到燕山那边胡人的战马啾啾嘶鸣。
8.(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3)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4)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5)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6)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对偶 互文 (7)雄兔脚扑朔 雌兔眼迷离
9.木兰回家的欢乐情景。
10.(1)扶将 (2)理 (3)磨 (4)开 坐 脱 著 理 帖 11.写出木兰与家人团聚、重温和平的女儿生活的喜悦心情。
12.表达出木兰归家的喜悦和见到故物的亲切。 点拨:联系“我”前面的四个动词来揣摩木兰的心理。
13.不仅写出了同伍士兵的惊讶情态,还从侧面写出了木兰的机智聪明。点拨:这是一种侧面描写手法,借助同伍士兵的表情反应来表现木兰的机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