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语文段考中考模拟卷及答案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16 11:06:2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 _?__?2006年上学期九年级语文段考试卷 __?__?__?__?一、积累和运用(26分) __?__?1、很多人都把一些寓意深刻,表达精炼的名言警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在你的记忆中,也有__?这样的名言警句吗?请你挑一句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工整地抄写在下面的田字格里。(不__?超过15个字,标点符号占一格)。(3分) __?名 姓。线 号? 2、默写与填空(10分) 记? 显?① 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__明?② 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 __何?_③ ,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_任?__作?④ 其恕乎,己所不欲, 。(《论语》) __,?_⑤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艾青《我爱这土地》) _名?_⑥ 春潮带雨晚来急, 。(韦应物《滁洲西涧》) _姓?级写?⑦ 过尽千帆皆不是, 。(温庭筠《望江南》) 班填 封⑧ 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章回体小说是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 》。 得 不?⑨ 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绘的意境雄浑、浩瀚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句子 外? 是: , 。 _线?_⑩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是指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以及《变色龙》的作者——_封?__密?俄国的 。 __,?_3、加点字的读音,只有一项是完全正确的,你看出来了吗?(2分) ( ) _题?__答?A、确凿_.cu? 淤.泥yū 锐不可当. dāng B、收敛.liǎn 匿.名nì 惟妙惟肖.xiào _准?号不?C、诘.责jí 省.亲xǐng 相形见绌. chù D、膝.盖xī 鞭笞.chī 风驰电掣.zhì 学内? 线?4、下面的书写,只有一项没有错别字,你觉得应该是哪一项(2分) ( ) 封A、复灭 阔绰 怪癖 荼毒生灵 B、迁徙 恭维 祈祷 莫然置之 密 密 C、和煦 涣散 铿锵 虚张生事 D、家眷 欺侮 狭隘 巧妙绝伦 ? 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校?学?A、为了全村人致富,村干部整天上窜下跳....,忙得不亦乐乎。 _?__?B、通过模拟考试,他发现了语文考试的蛛丝马迹....。 __?_C、小张同学匠心独运_?....,勤学苦练,很快学会了骑自行车。 __?D、大家都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献爱心活动,切不可袖手旁观_....。 _?__?6、请写一个句子,其中必须用到“月光”,“难以置信”两个词语要求句意明确,表达流畅,__??合乎情理。(不超过30个字)(3分) ? ??7、三年的语文学习,你一定结识过不少文学人物,目睹过他们的风采,见证过他们的辛酸。?假若范进、孔乙己、闰土、杨修、李京京等各色人物中的某一人物就站在面前,你想给他说点?什么?请根据某一人物性格,写出你想说的话(70字以内)(4分) ??我想对 说: ?? 二、阅读与理解(34分)

(一)

父亲的弟弟于勒叔叔,那时候是全家惟一的希望,在这以前则是全家的恐怖。

据说他当初行为不正,糟蹋钱。在穷人家,这是最大的罪恶。在有钱的人家,一个人好玩乐无非算作糊涂荒唐,大家笑嘻嘻地称他一声“花花公子”。在生活困难的人家,一个人要是逼得父母动老本,那就是坏蛋,就是流氓,就是无赖了。于勒叔叔把自己应得的部分遗产吃得一干二净之后,还大大占用了我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

人们按照当时的惯例,把他送上从哈佛尔到纽约的商船,打发他到美洲去。

我这位于勒叔叔一到那里就做上了不知什么买卖,不久就写信来说,他赚了点钱,并且希望能够赔偿我父亲的损失。这封信使我们家里人深切感动。于勒,大家都认为分文不值的于勒,一下子成了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

有一位船长又告诉我们,说于勒已经租了一所大店铺,做着一桩很大的买卖。 两年后又接到第二封信,信上说:“亲爱的菲利普,我给你写这封信,免得你担心我的健康。我身体很好。买卖也好。明天我就动身到南美去作长期旅行。也许要好几年不给你写信。如果真不给你写信,你也不必担心。我发了财就会回哈佛尔的。我希望为期不远,那时我们就可以一起快活地过日子了。”

这封信成了我们家里的福音书,有机会就要拿出来念,见人就拿出来给他看。

果然,10年之久,于勒叔叔没再来信。可是父亲的希望却与日俱增。母亲也常常说:“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他可真算得一个有办法的人。” 8、为什么于勒由“全家的恐怖”变成了“全家惟一的希望”?(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中画线的句子表现了“家里人”怎样的心理?(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最后一段中“果然,10年之久,于勒叔叔没再来信”这句话,有照应上文的作用,它照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1、读了上文后,你认为于勒是个什么样的人?理由是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官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而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2、解释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蹴.尔而与之 ②乡.

为身死而不受 13、翻译句子。(2分)

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译文: 14、对选段的理解,哪一项是不准确的?( )(2分) A、此文段选自《孟子?》。孟子是我国春秋时期的大思想家,他与孔子一起同为我国儒家学派的代表人,有“孔孟”之称。 B、“故患有所不辟也”、“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两句中,均含有通假字。 C、作者分别用“鱼”比喻“生”,用“熊掌”比喻“义”,进而引出观点“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D、选段在论证方面采用了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和事实论证的方法。

(三)

宋陈谏议家有劣马,性暴,不可驭,蹄啮伤人多矣。一日,谏议入厩,不见是马,因诘仆:?彼马何以不见??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矣。尧咨者,陈之子也。谏议遽招子,曰:?汝为贵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是移祸于人也!?急命人追贾人取马,而偿其直。戒仆养之终老。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人之风。 注释:贾人:商人

15、下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蹄啮伤人多矣。——踢伤咬伤的人很多。 B、彼马何以不见?——那匹马怎么不见了?

C、是移祸于人也!——这是把灾难转移到他人身上啊! D、而偿其直。——反而赔偿商人的价值。 16、“劣马”之“劣”具体表现在 (用文中的话回答)(2分)

读完此文我们可以得到怎样的一个启示?(2分)

答:

(四)

病 牛 李纲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弱卧残阳。

注释:箱:通厢,仓廪。

17、第一句中的“犁千亩”“实千箱”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病牛的 。(2分) 18、“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弱卧残阳”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1分)

请你用我们所学过的古诗文中的一句名句表达这种情怀。(1分)

(五) 生命的化妆

我认识位化妆师。她是真正懂得化妆,而又以化妆闻名的。

对于这生活在与我完全不同领域的人,我增添了几分好奇,因为在我的印象里,化妆再有

学问,也只是在皮相上用功,实在不是有智慧的人所应追求的。

因此,我忍不住问她:?你研究化妆这么多年,到底什么样的人才算会化妆?化妆的最高境界到底是什么??

对于这样的问题,这位年华已逐渐老去的化妆师露出一个深深地微笑。她说:?化妆的最高境界可以用两个字形容,就是‘自然’,最高明的化妆术,是经过非常考究的化妆与主人的身份匹配,能自然表现那个人的个性与气质。次级的化妆是把人突显出来,让她醒目。引起众人的注意。拙.

( )劣的化妆是一站出来别人就发现她化了很浓的妆,而这层妆是为了掩盖自己的缺点或年龄的。最坏的一种化妆,是化过妆以后扭曲了自己的个性,又失去了五官的协调,例如小眼睛的人竟化了浓眉,大脸蛋的人竟化了红唇……?

没想到,化妆的最高境界竟是无妆,竟是自然,这可使我guā( )目相看了。 ????????????????????? 化妆师看我听得出神,继续说:?这不就像你们写文章一样?拙劣的文章常常是词句的堆密 砌,扭曲了作者的个性。好一点的文章是光芒四射,吸引了人的视线,但别人知道你是在写文章。最好的文章,是作家自然的流露,不堆砌,读的时候不觉得是在读文章,而是在读一个生命。?

多么有智慧的人呀!可是,?到底做化妆的人只是在表皮上做功夫?我感叹地说。 ?不对的,?化妆师说:?化妆的最佳的一个技节,是改变生活方式、睡眠充足、注意运动与营养,这样的她的皮肤改善、精神充足,比化妆有效得多。再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气质,多读书、多欣赏艺术、多思考、对生活乐观、对生命有信心、心地善良、关怀别人、自爱而有尊严,这样的人就是不化妆也丑不到哪里去。脸上的化妆只是化妆最后的一件小事。我用三句简单的话来说明,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 妆。?

封 化妆师接着做了这样的结论:?你们写文章的人不也是化妆师吗?三流的文章是文字的化妆,二流的文章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妆。这,你懂化妆了吗??

我为这位女性化妆师的智慧而起立向她致敬,深为我最初对化妆师的观点感惭愧。

告别了化妆师,回家的路了我走在夜黑的地表,有了这样深刻的体悟:这个世界一切的表相都不是独立自存的,一定有它深刻的内在意义,那么,改变表相最好的方法,不是在表相下功夫,一定要从内在里改革。

可惜,在表相上用功的人往往不明白这个道理。 19、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 拙.( )劣 guā( )目相看 线密封线内不准答题,密封线外不得填写姓名,作任何明显记号。 20、对于“化妆的最高境界竟是无妆,竟是自然”一句,你是怎样理解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最好的文章,是作家的自然的流露,不堆砌,读的时候不觉得是在读文章,而是在读一个生命。”你是如何理解作文的?谈谈你的看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文中说“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怎样化妆生命?(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文章最后一句“可惜,在表相上用功的人往往不明白这个道理。”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学校 学号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内不准答题,密封线外不得填写姓名,作任何明显记号。 ????????????????????? 密 ???????????? 封 ??????????? 线 ???????????????????? 三、作文(40分) 24、请以“ 的呼唤”为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请在题目的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词语,然后作文。 ②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25行。 特别提示:请你尽量避免在文中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等,无法避免的则以“××”代替。 500字 附答案:

一、积累和运用(26分):

1、略

2、①千里共婵娟 ②化做春泥更护花 ③山重水复疑无路 ④勿施于人 ⑤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⑥野渡无人舟自横 ⑦斜晖脉脉水悠悠 ⑧水浒传 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⑩契诃夫 3、B 4、D 5、D 6、略 7、略

二、阅读与理解(34分):

(一)8、因为接到于勒的两封信后,全家认为他一回来就能改变家里生活困难的境况。

9、表现了“家里人”对尽快过上富裕生活的热切期盼和向人夸耀的虚荣心。 10、也许要好几年不给你写信。(将该句的上一句话也抄上的不扣分)

11、此题答案具有开放性,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观点,只要紧扣选文内容,言之成理,就可给满分;有观点,但理由不够充分的,酌情给分。 (二)12、①用脚踢 ②通“向”,从前

13、略 14、A (三)15、D

16、性暴,不可驭,蹄啮伤人多矣。

不能为贪图一点私利而放弃自己做人的原则(或:家庭教育非常重要)

(四)17、夸张 终日劳作,做出卓出贡献

18、心忧天下,关心民生疾苦(意思相近即可)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或: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五)19、zhuō 刮

20、最美是真,最美是自然。

21、作文要有真情实感,求真求自然。言之成理即可。 22、从内在改革。 23、惋惜之情。

三、作文(40分)略

搜索更多关于: 语文段考中考模拟卷及答案 - 图文 的文档
语文段考中考模拟卷及答案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47l33m81683uyw9776g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