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古典诗词》课程纲要
总计课时:18课
开发学校:奇台三小四年级组
开发教师: 信清华 柴艳 吕彩云 韩凤美
第一课时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教学内容: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感受朋友依依惜别的情谊。 3、阅读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谈话、讲解、学生诵读、学生阅读、讲述 教学过程:
1、导入:诵读有关送别的诗文佳句。 2、解诗题,知作者。
3、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诗文,读的时候要注意把字音读准,把诗读顺。 4、熟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5、组内交换意见,扫除障碍。 6、指名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 7、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节奏、语调、语速)。 8、边读边想象诗的意境。
9、-指名读--评读--再指读--齐读--师生轮读 10、古诗,想象画面。
第二课时《水调歌头》
教学内容:《水调歌头》 教学目标:
1、在诵读中熟悉本词,疏通大意,了解词中所叙写的内容,落实背诵要求。 2、过反复吟咏,把握词的意象,进而感悟词中的完美意境。
3、系作者身世处境,结合词中的描写抒情去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联系苏轼的生平经历,品味词中包含的人生哲理意味,理解苏轼旷达心胸。 教学难点:
感悟诗词创设的完美意境,体会作者丰富的情感。 教学方法:诵读法、赏析法、语文式教学法 教学过程: 1、导入:(课前播放邓丽君演唱的《但愿人长久》)
2、全班齐读,教师视具体情况正音及划分节奏。 3、全班再读,读准字音和节奏。 4、知人论世:苏轼简介及写作背景。(生介绍苏轼的资料和写作背景。) 5、知内容:看注释理解字义和词句意思。 6、有感情地齐读
7、生自由背诵,再抽学生背诵。 8、全班试着有感情的背诵。
第三课时:《竹枝词》
教学内容:《竹枝词》 教学目标:
1、掌握要求会写的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展开想象,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想象诗句描写的画面,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
教学方法:谈话、讲解、学生诵读、学生阅读、 教学过程:
1、课前交流上节课所学的诗。 2、老师谈话导入《竹枝词》
3、指导学习诗句 (1).学生交流了解到的有关刘禹锡的资料。 (2).简介竹枝词。 4、理解诗意。 (1)指名朗读,齐读。
(2)借助注释,自读并思考诗句的意思。 (3)同桌互说,再全班交流。
(4)朗读全诗,再指名把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5、读中想象。 (1)读了这首诗的前两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想象一下,这首词的后两句写出了少女什么样的心理? 6、指导朗读、背诵《竹枝词》。 7、默写这首古诗。
8、课外搜集刘禹锡的其他《竹枝词》读一读。
第四课时:《登飞来峰》
教学内容:《登飞来峰》 教学目标:
1、 读正确.能读准诗歌的节奏,读准字音.
2、 通过查字典或有关资料,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大致理解诗中描述的情
景。
3、想像诗句描绘的景象,引导学生理解诗中蕴含的哲理。 4、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和默写。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古诗,理解诗句的含义,能够准确描述诗歌的情景,并且体会诗歌中蕴含的哲理。 教学难点:
结合作者的生平事迹领悟诗句中的深刻哲理,明白人应该在社会生活和思想修养方面站得高、看得远。 教学方法:
谈话导入法、情境朗读法、拓展研读法等。 学习方法:
自主朗读法、合作讨论法、抓关键字词及图文结合理解等。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2、了解作者王安石吗?(学生自主交流知识积累,教师补充文字资料和王安石的画像,了解王安石生平和古诗创作背景)
3、 诵读理解古诗
4、 教师范读,学生轻吟。
5、 全体学生齐读并背诵。
6、 拓展阅读:你还知道哪些王安石的古诗课下读一读。
第五课时:《卜算子》
教学内容:《卜算子》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感受这首词复叠回环、曲折绵长的音乐美 2、理解古人寄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感受这首词复叠回环、曲折绵长的音乐美 教学难点:
理解古人寄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教学方法:谈话、讲解、学生诵读、学生阅读、 教学过程
1、导入:播放歌曲《我住长江头??》,引入本词。
2、交流课前准备的词牌名为《卜算子》的词,学生或读或诵或背。
3、师生交流诗人创作的背景(课前查阅的资料): 4、教师范读。
5、介绍“词”与“词牌名”。
6、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通顺、流畅。 7、指正读音 诵读理解古诗
8、这首词以“水”写愁,二者之间有何相似之处?你还读过哪首词运用了借物抒情的方法来寄托相思?学生自由谈、自由读、自由背、读读背背。
9、分组读、男女赛读、齐读。 10、选择一首你所喜爱的《卜算子》,回家诵读,初步赏析。 11、品词赏句,想象悟情
第六课时 《小小的希望》
教学内容: 《小小的希望》
教学目标:1、有感情朗读这首诗。
2、仿照这首诗,再写一首有关小动物的诗。
教学重点: 有感情朗读这首诗。
教学难点:读了这首诗,你想对小鸟说什么话? 教学过程:
4、让学生们自由朗读这首诗。
5、男女生分别比赛读、轮读。再齐读。
6、请学生你说说这首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7、情景表演,小组活动。 8、熟读能背。
9、仿写一首有关小动物的儿童诗。 10、 实践活动:观察小鸟的活动。
第七课时《窗前一株紫丁香》
教学内容:《窗前一株紫丁香》
教学目标:1、有感情朗读这首诗。
2、搜集有关赞美老师的诗。
教学重点: 有感情朗读这首诗。 教学难点:读出对老师的敬意。 教学过程:
1、让学生们自由朗读这首诗。
2、男女生分别比赛读、轮读。再齐读。 3、请学生说说这首诗美在哪里。 4、熟读成背。
5、以小组为单位:阅读比赛。
6、课外深化:仿写一首赞美老师的诗歌
第八课时:《雨后》
教学内容:《雨后》
教学目标:1、有感情朗读这首诗。
2、仿写一首童年时的有趣的事情的诗歌。
教学重点: 有感情朗读这首诗。 教学难点:仿写儿童诗。 教学过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