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四年级校本课程纲要 1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21 0:03:5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校本课程--《古典诗词》课程纲要

总计课时:18课

开发学校:奇台三小四年级组

开发教师: 信清华 柴艳 吕彩云 韩凤美

第一课时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教学内容: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感受朋友依依惜别的情谊。 3、阅读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谈话、讲解、学生诵读、学生阅读、讲述 教学过程:

1、导入:诵读有关送别的诗文佳句。 2、解诗题,知作者。

3、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诗文,读的时候要注意把字音读准,把诗读顺。 4、熟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5、组内交换意见,扫除障碍。 6、指名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 7、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节奏、语调、语速)。 8、边读边想象诗的意境。

9、-指名读--评读--再指读--齐读--师生轮读 10、古诗,想象画面。

第二课时《水调歌头》

教学内容:《水调歌头》 教学目标:

1、在诵读中熟悉本词,疏通大意,了解词中所叙写的内容,落实背诵要求。 2、过反复吟咏,把握词的意象,进而感悟词中的完美意境。

3、系作者身世处境,结合词中的描写抒情去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联系苏轼的生平经历,品味词中包含的人生哲理意味,理解苏轼旷达心胸。 教学难点:

感悟诗词创设的完美意境,体会作者丰富的情感。 教学方法:诵读法、赏析法、语文式教学法 教学过程: 1、导入:(课前播放邓丽君演唱的《但愿人长久》)

2、全班齐读,教师视具体情况正音及划分节奏。 3、全班再读,读准字音和节奏。 4、知人论世:苏轼简介及写作背景。(生介绍苏轼的资料和写作背景。) 5、知内容:看注释理解字义和词句意思。 6、有感情地齐读

7、生自由背诵,再抽学生背诵。 8、全班试着有感情的背诵。

第三课时:《竹枝词》

教学内容:《竹枝词》 教学目标:

1、掌握要求会写的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展开想象,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想象诗句描写的画面,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

教学方法:谈话、讲解、学生诵读、学生阅读、 教学过程:

1、课前交流上节课所学的诗。 2、老师谈话导入《竹枝词》

3、指导学习诗句 (1).学生交流了解到的有关刘禹锡的资料。 (2).简介竹枝词。 4、理解诗意。 (1)指名朗读,齐读。

(2)借助注释,自读并思考诗句的意思。 (3)同桌互说,再全班交流。

(4)朗读全诗,再指名把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5、读中想象。 (1)读了这首诗的前两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想象一下,这首词的后两句写出了少女什么样的心理? 6、指导朗读、背诵《竹枝词》。 7、默写这首古诗。

8、课外搜集刘禹锡的其他《竹枝词》读一读。

第四课时:《登飞来峰》

教学内容:《登飞来峰》 教学目标:

1、 读正确.能读准诗歌的节奏,读准字音.

2、 通过查字典或有关资料,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大致理解诗中描述的情

景。

3、想像诗句描绘的景象,引导学生理解诗中蕴含的哲理。 4、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和默写。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古诗,理解诗句的含义,能够准确描述诗歌的情景,并且体会诗歌中蕴含的哲理。 教学难点:

结合作者的生平事迹领悟诗句中的深刻哲理,明白人应该在社会生活和思想修养方面站得高、看得远。 教学方法:

谈话导入法、情境朗读法、拓展研读法等。 学习方法:

自主朗读法、合作讨论法、抓关键字词及图文结合理解等。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2、了解作者王安石吗?(学生自主交流知识积累,教师补充文字资料和王安石的画像,了解王安石生平和古诗创作背景)

3、 诵读理解古诗

4、 教师范读,学生轻吟。

5、 全体学生齐读并背诵。

6、 拓展阅读:你还知道哪些王安石的古诗课下读一读。

第五课时:《卜算子》

教学内容:《卜算子》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感受这首词复叠回环、曲折绵长的音乐美 2、理解古人寄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感受这首词复叠回环、曲折绵长的音乐美 教学难点:

理解古人寄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教学方法:谈话、讲解、学生诵读、学生阅读、 教学过程

1、导入:播放歌曲《我住长江头??》,引入本词。

2、交流课前准备的词牌名为《卜算子》的词,学生或读或诵或背。

3、师生交流诗人创作的背景(课前查阅的资料): 4、教师范读。

5、介绍“词”与“词牌名”。

6、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通顺、流畅。 7、指正读音 诵读理解古诗

8、这首词以“水”写愁,二者之间有何相似之处?你还读过哪首词运用了借物抒情的方法来寄托相思?学生自由谈、自由读、自由背、读读背背。

9、分组读、男女赛读、齐读。 10、选择一首你所喜爱的《卜算子》,回家诵读,初步赏析。 11、品词赏句,想象悟情

第六课时 《小小的希望》

教学内容: 《小小的希望》

教学目标:1、有感情朗读这首诗。

2、仿照这首诗,再写一首有关小动物的诗。

教学重点: 有感情朗读这首诗。

教学难点:读了这首诗,你想对小鸟说什么话? 教学过程:

4、让学生们自由朗读这首诗。

5、男女生分别比赛读、轮读。再齐读。

6、请学生你说说这首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7、情景表演,小组活动。 8、熟读能背。

9、仿写一首有关小动物的儿童诗。 10、 实践活动:观察小鸟的活动。

第七课时《窗前一株紫丁香》

教学内容:《窗前一株紫丁香》

教学目标:1、有感情朗读这首诗。

2、搜集有关赞美老师的诗。

教学重点: 有感情朗读这首诗。 教学难点:读出对老师的敬意。 教学过程:

1、让学生们自由朗读这首诗。

2、男女生分别比赛读、轮读。再齐读。 3、请学生说说这首诗美在哪里。 4、熟读成背。

5、以小组为单位:阅读比赛。

6、课外深化:仿写一首赞美老师的诗歌

第八课时:《雨后》

教学内容:《雨后》

教学目标:1、有感情朗读这首诗。

2、仿写一首童年时的有趣的事情的诗歌。

教学重点: 有感情朗读这首诗。 教学难点:仿写儿童诗。 教学过程:

搜索更多关于: 四年级校本课程纲要 1 的文档
四年级校本课程纲要 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4o112xgmx0weks4q3ds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