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35分,每空1分)
1. OSI参考模型按从上到下的顺序为( C )。 A.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物理层
B.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网络层、传输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C.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D.应用层、会话层、传输层、物理层 2.基带网络可以传输( B )信号。
A.模拟 B.数字 C.模拟和数字 D.以上都不对 3.TCP/IP中的TCP对应于OSI/RM的( C )。
A.数据链路层 B.网络层 C.传输层 D.会话层 4.信号可以分为( B )两种信号。
A.比特和波特 B.数字和模拟 C.数据和信息 D.码元和码字 5.一个从300 Hz~3400 Hz信号的带宽是( B )。
A.3400 Hz B.3100 Hz C.300 Hz D.3700 Hz 6.两个或更多的设备共享一个传输介质及其通路称为( A )。
A.复用 B.编码 C.调制 D.线路规程 7.无线传输媒体通常是指( C )。
A.金属导线 B.非金属导线 C.大气 D.以上都不是 8.EIA-232C标准接口有( B )针。
A.20 B.25 C.35 D.30 9.数据在网络层时,我们称之为( B )。
A.段 B.包 C.位 D.帧
10. 数据链路层在数据包前添加链路层的控制信息作为头部信息,形成( A ),再传递到物理层,在物理层传送原始的比特流。
A.帧 B.信元 C.数据包 D.以上都不是 11.保证数据端到端可靠传输的是( B )。
A.网络层 B.传输层 C.会话层 D.表示层 12.OSI/RM模型中,可以完成加密功能的是( D )。
A.物理层 B.传输层 C.会话层 D.表示层 13.电话网使用的交换方式是( A )。
A.电路交换 B.包交换 C.报文交换 D.虚电路 14.下面哪一个说法是不正确的( D )。 A.物理层的数据单元是二进制比特流 B.数据链路层的数据单元是数据帧 C.网络层的数据单元是数据包 D.传输层的数据单元是信元
15.关于数据报和虚电路,下面哪一个说法是正确的( B )。 A.数据报提供面向连接的不可靠服务 B.虚电路提供面向连接的可靠服务 C.数据报提供无连接的可靠的服务 D.虚电路提供无连接的不可靠的服务
16. 采用( D )的网络中,工作站在发送数据之前,要检查网络是否空闲,只有在网络不阻塞时,工作站才能发送数据。
A.TCP B.IP C.ICMP D.CSMA/CD 17.10Base-T网络的电缆标准最大有效传输距离是( B )。
A.500米 B.100米 C.185米 D.200米
18.当采用CSMA/CD的以太网上的两台主机同时发送数据产生碰撞时,主机处理的方式是( A )。
A.产生冲突的两台主机停止传输,在一个随机时间后再重新发送
B.产生冲突的两台主机发送重定向信息,各自寻找一条空闲路径传输帧报文 C.产生冲突的两台主机停止传输,同时启动计时器,15秒后重传数据 D.主机发送错误信息,继续传输数据
19.为了延伸网络距离,可以使用( A )放大信号。
A.中继器 B.交换机 C.路由器 D.网桥 20. 以下属于数据链路层的设备是( B )。
A.中继器 B.交换机 C.路由器 D.网关 21. ISDN BRI的物理线路是( A )。
A.2B+D B.30B+D C.23B+D D.普通电话线 22.某公司申请到一个C类IP地址,现要连接6个子公司,最大的一个子公司有26台计算机,每个子公司在一个网段中,则子网掩码应设为( D )。
A.255.255.255.0 B.255.255.255.128 C.255.255.255.192 D.255.255.255.224
23.IP协议的特征是( B )。 A.可靠,无连接 B.不可靠,无连接 C.可靠,面向连接 D.不可靠,面向连接 24.目前网络设备的MAC地址由_____位二进制数字构成,IP地址由_____位二进制数字构成。( C )
A.48,16 B.64,32 C.48.32 D.48,48 25.IP地址和它的子网掩码相与后,所得的是此IP地址的( C )。 A.A类地址 B.主机ID C.网络ID D.解析地址 26.IP地址190.233.27.13是( B )类地址。
A.A B.B C.C D.D
27.当C类地址的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24,则包含的子网位数、子网数目、
每个子网中主机数目正确的是( B )。
A.2,2,62 B.3,6,30 C.4,14,14 D.5,30,6
28.为了区分各种不同的应用程序,传输层以上的层使用( B )来进行标识。 A.IP地址 B.端口号 C.协议号 D.服务接入点(SAP) 29.DNS的作用是( C )。 A.为客户机分配IP地址 B.访问HTTP的应用程序 C.将域名解析为IP地址 D.将MAC地址解析为IP地址
30.要从一台主机远程登录到另一台主机,使用的应用程序为( C )。
A.HTTP B.PING C.TELNET D.TRACERT 31.B类地址的缺省子网掩码是( B )。
A.255.0.0.0 B.255.255.0.0 C.255.255.0.0 D.255.255.255.0 32.划分子网是在IP地址的( B )部分。
A.网段ID B.主机ID C.子网ID D. 缺省子网掩码 33.A类地址第一个字节的范围是( C )。
A.0~126 B.0~127 C.1~126 D.1~127 34.关于IP地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IP地址主机部分可以全1也可以全0 B.IP地址网络ID可以全1也可以全0
C.IP地址网络ID不可以全1也不可以全0 D.IP地址可以全1也可以全0 35.T1标准代表( D )。
A.1Mbps B.1kbps C.2048kbps D.1544kbps
二、填空题(15分,每空0.5分)
1. CRC是一种(检错码/纠错码)__检错码__,而海明码是一种(检错码/纠错码)_纠错码_。
2. A类地址第一字节的十进制数值范围是___1—126__,B类地址第一字节的十进制数值范围是__128—191__,C类地址第一字节的十进制数值范围是__192-223____。
3. IP协议提供的是(可靠/不可靠)___不可靠__(连接/无连接)___无连接___服务的协议。TCP/IP的传输层有TCP和UDP两个协议,当需要可靠的端到端的传输服务时,需要使用__TCP__,而当需要提供高数据传输速率的传输服务(不强调高可靠性)时,可以使用__UDP__。
4. IEEE 802模型中将数据链路层分为 MAC(或媒体访问控制或介质访问控制) 和 LLC(或逻辑链路控制) 两个子层。
5. 计算机网络由资源子网和___通信__子网组成。
6. 数据传输方式分为_ 并行__传输和和串行传输两种,而串行传输中的同步技术又分为同步传输和_异步__传输两种方式。
7. 域名转换为IP地址称为___域名解析___,而IP地址转换为主机的物理地址称为___地址解析___。
8. 数据交换方式有____电路交换__、__存储转发交换(或报文交换)_和包交换方式,包交换方式有___数据报___和__虚电路__两种方式。
9. ATM网络的基本数据单元是信元,一个信元的长度为_53_字节,其中_5_个字节为头部,_48_字节为有效载荷。
10.IP地址为211.70.248.2是C类地址,默认的子网掩码是_255.255.255.0_。 11.局域网介质访问控制方式中,以太网使用(“争用型/轮询型”)____争用型__控制方式。而令牌网使用(“争用型/轮询型”)___轮询型____控制方式。 12.物理层的传输单位是 位 , 数据链路层的传输单位是 帧 ,而网络层的传输单位是 包(或分组) ,传输层的传输单位是 段(或报文) 。
四、概念简述(15分,每题3分)
1、数据链路层成帧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是为了一旦在数据传输时出错,只重传或纠正有错的帧,而不必重发全部数据,从而提高效率。
2、Internet协议配置中设置子网掩码有什么作用?
子网掩码的作用就是分出IP地址中哪些位是网络ID,哪些位是主机ID。
子网掩码的另一个作用是将一个网络ID再划分为若干个子网,以解决网络地址不够的问题。
3、TIA/EIA 568B接线顺序是怎样的? 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
4、什么是流量控制?什么是拥塞控制?
流量控制限制发送方的数据流量,使其发送速率不致超过接收方所能处理的能力。数据链路层和传输层都要进行流量控制,只是一个控制点到点的情形,一个控制端到端的情形。
拥塞也称阻塞,是指源和目的节点之间中某一个中间节点缓存中的包数量过多,使得该部分网络来不及处理,而后续的数据包还不断传送过来,导致缓存中的数据包“淹没”,以致这部分乃至整个网络性能急剧下降(甚会至死锁)。
5、点到点连接和端到端连接有何不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