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Fe(NO)(H2O)5]2+中配体为NO、H2O,配位数为5+1=6。
(3)NO为双原子价电子总数为(5+6),其等电子体可能是O2 (6+6-1)或N2 (5+5+1)。 (4)SO4的空间构型是正四面体,其中S的杂化方式为sp3。 (5)①?-铁的原子堆积方式为体心立方堆积,δ-铁配位数为6。
②设晶胞棱长为acm,则a=32???2224?acm, cm,Fe原子半径4dNA即2224?3?107nm 4dNA考点: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3)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36.(15分)
(1)苯甲醛(1分) (2分)
(2)①③(2分) (3)
(2分)
(4)碳碳双键、羰基(共2分,各1分) (5)
(6)6(2分) 详细分析:(1)
(2分)
(2分)
的名称为苯甲醛。
与银氨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反应①~③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①③。
(3)苯甲醛(C7H6O)与丙酮(C3H6O)生成苄叉丙酮,化学式为C10H12O2,结合亚苄基丙酮的结构简式和反应②的条件,可推测是丙酮中-CH3与苯甲醛中-CHO发生加成反应可得苄叉丙酮的结构简式为(4)
。
中官能团名称为碳碳双键、羰基。
(5)苯甲醛(C7H6O)与丙酮(C3H6O)反应生成物的化学式为C17H18O3,核磁共振氢谱有6组峰,
21
且面积之比为1:1:1:2:2:2,即H原子分别为2、2、2、4、4、4,推测-分子丙酮中两个-CH3分别与苯甲醛发生加成反应。故该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
(6)属于芳香族化合物且为酯的同分异构体有:
、、
。
、
、
、
共6种,其中不含-CH3的是
考点:有机化学基础(选修5)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高中2017级第二次诊断性考试
理科综合·物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4. 答案B。
分析解答:理想变压器的变压关系与副线圈是否是通路或断路无关,U2?n2U1,匝数比
n1恒定,输入电压不变时,输出电压就保持不变。S闭合,滑片P上滑时,电阻值变大,则电流表A2示数变小,又流过R的电流不变,所以电流表A1示数也变小。B正确。 命题说明:本题考查学生对理想变压器的变压关系和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理解。预设难度0.83。 15. 答案A。
分析解答:MEO卫星轨道半径比GEO轨道半径大,所以MEO卫星线速度大,角速度大,周期小,线速度都小于第一宇宙速度。A正确。
命题说明:本题体现“坚持立德树人,展现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以我国北斗三号导航卫星系统为背景,结合当代中国的重大科技成果,展示我国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增强考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本题考查学生对宇宙速度、线速度、角速度、周期等概念的区别和联系的理解。侧重考查理解能力。预设难度0.77。 16. 答案D。
分析解答:由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x?1at2得加速度a?2m/s2 ,再由牛顿第二定律
2有mgsin30???mgcos30??ma,解得动摩擦因数??3。由vt?at,t?0.5s时刻,5vt?1m/s。0~0.5s时间内,物体平均速度0.5m/s。D正确。
命题说明:本题以物体在粗糙斜面下滑的情景,考查了学生对匀变速运动规律、牛顿的二定律和滑动摩擦力的理解。预设难度0.65。 17. 答案A。
22
分析解答:原子核衰变过程,一次α衰变核电荷数和质量数分别减少2和4,一次β衰变核电荷数不变,质量数增加1,所以要经过4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氡86Rn核的质子数为86,中子数为136;半衰期是大量原子核衰变的统计规律,几个原子核不具有统计意义。A正确。
命题说明:本题以地震前的地光现象为背景,将考查的“知识立意”收敛到“原子核的组成”“放射性”“原子核的衰变”。要求考生能够抓住与设问有关的信息,或者从设问出发分析回答问题。考生要明白试题考查意图。预设难度0.60。
18. 答案C。
222u212分析解答:加速过程中有qU1?mu,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过程有quB?m和
r212mU1,再根据左手定则(注意反质子带负电)可判断磁场方向垂r?L,可得B?Lq直纸面向外,错误;r?1112mU1,电压变为U1时,轨道半径变为原来,反质子
42Bq?将从OA中点射出;只要反质子从OA射出,其速度方向都与OA成30角,即不会垂直OA射出,运动时间都为t?1?mT?,C正确,B、D错误。 63qB命题说明:本题以反质子在电场中加速和在有界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为情景,考查学生对
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中的运动规律的理解和应用,侧重考查推理能力。体现“增强基础性和综合性,考查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考查基本物理模型。预设难度0.52。 19. 答案AD。
分析解答:根据功和冲量的定义,可知A正确,B错误;两物体在相等时间内运动了相同的位移,两个物体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化简整理后有
Fcos???1sin?Fcos???2sin? ??1g???2g,若?1??2,则m1?m2,C错误,D正确。
m1m2命题说明:本题以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为情景,在匀变速直线运动模型
中学生对功、冲量概念的理解,考查的知识内容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力的分解与合成和牛顿第二定律,体现“增强基础性和综合性,考查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侧重考查运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预设难度0.60。 20. 答案BD。
mu2分析解答:质点刚好能在圆O2轨道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则有mg?;设释放点离地高
r7r1度为h,有mgh?mg??mu2,解得h?4r;设质点在C点速度为uc,轨道对质点的支
22muc21221持力为Nc,由机械能守恒有mgh?muc,Nc?mg?,解得Nc?mg,由牛顿第三
2.5r2521定律可知,质点在C时对轨道压力为mg,质点从圆弧BCD进入圆O2轨道的瞬间,速
5
23
u2u度不变,由角速度??和向心加速度a?,得前后角速度为2∶5,前后向心加速度
RR之比为2∶5。则B、D正确。
命题说明:本题考查机械能守恒定律、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向心加速度、牛顿第三定律。侧重考查分析综合的能力。预设难度0.55。 21. 答案AC。
分析解答:D、E两点电场,是A、B两正点电荷的电场与C点的负点电荷的电场的叠加。A、B两正点电荷在D点和E点的合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点的负点电荷在D点和E点的场强大小相等,方向不同,所以,D点和E点的合场强大小相等,方向不同。A正确,B错误。
命题说明:本题以点电荷形成的叠加场为情景,综合考查学生对电场强度、电势、电势能等概念的深层次理解。侧重考查逻辑推理能力。预设难度0.45。 二、非选择题 (一)必考题 22.(5分)
(1)天平(1分) (2)mgxAB(2分)
122(M?m)f2(xB?xA)(2分) 8分析解答:因为需要测量小车以及砝码和砝码盘的质量,所以实验中还需要的实验器材为天平;以小车、砝码和砝码盘组成系统为研究对象,系统所受合外力做的功为mgxAB,其
22动能变化量为(M?m)f2(xB?xA)。
18命题说明:本题是实验“探究动能定理”。要探究研究对象所受合外力做的功与其动能变化量之间的关系,需要直接或者间接测量A、B 两点的速度、AB的距离和小车以及砝码和砝码盘的质量。本题在两个点上设问,一是要完成实验如何选择必要的实验工具,二是为减小实验系统误差,明确应如何选择研究对象,如何计算其所受合外力做的功与其动能变化量。本题实验情境很熟悉,但要求考生将物理实验知识、方法和技能与情境相结合完成实验,在较高的层次上考查考生的实验探究能力。预设难度0.65。 23.(10分)
(1)ABEF(2分)
(2)如图(2分,有错0分)
(3)电流表A2的示数为25mA(2分) (4)
I2(R0?r2)(2分)
I1?I2 I1为电流表A1的示数(1分),I2为电流表A2的示数且为25mA(1分)
分析解答:测量时要求电表示数超过其量程的一半,额定电压UL?2.5V,则电压表V(量程15V,内阻r4约为15kΩ)不能选,可考虑电流表A2与定值电阻R0串联改装成一个量
24
程为3V的电压表,电流表A1可用于测电流,采用外接法可以消除系统误差;小灯泡L在正常工作时的阻值约6-8Ω,滑动变阻器R2太大,不适合做限流电阻,滑动变阻器R1小于灯泡正常工作时电阻,宜采用分压电路。调节R1将电流表A2的示数调到I2=25mA,读出电流表A1的示数I1,则RL?I2(R0?r2)。
I1?I2命题说明:本题考查的是伏安法测电阻。实验目的是“小灯泡L在正常工作时的阻值”,实验的原理是电阻的定义。根据提供的实验器材,首先想到用电压表测电压,用电流表测电流;然后判断是否满足要求?本题考查基本实验方法,分析思路清晰。预设难度0.42。 24.(12分)
解:(1)设电场强度的大小为E,B从P点到落地运动的加速度为a,有
mg?qE?ma (2分)
121 gt?a(2t)2 (2分)
223mg解得:E? (2分)
4q(2)设B在P点的速度为u1,从P点到落地通过的水平距离为x,则
1 (mg?qE)L?mu12 (2分)
2x?u1?2t (2分)
解得:x?2gLt (2分) 命题说明:本题立足物理学科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关联性,增强考试内容的综合性,考查考生综合运用物理学科的概念、物理规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有两个研究对象,需要建立两个对象运动之间的关系。考查的内容主要有动能定理、牛顿第二定律、匀强电场和平抛运动等。预设难度0.67。 25.(20分)
解:(1)设磁场B2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0,当磁场B1随时间均匀减小,设回路中感应电动势为E,感应电流为I,则
E?k (2分)
E (1分) R?Rmgsin??B0IL (2分)
2Rmgsin?解得:B0? (2分)
kLI?(2)撤去磁场B2,设MN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为a,导体棒MN与导轨之间动摩擦因数为?,则
1x?at2 (2分)
2mgsin???mgcos??ma (2分)
2x解得:??tan?? (2分)
gt2cos?
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