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教学设计表 学科:数学 年级:四年级 册次:下 学校: 教师: 课题 教学内容分析 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P29例8) 课型 新授课 承前启后 计划学时 1 例8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用乘法解答,计算时呈现了两种思路:一种是将12看成3×4;另一种是将12看成10+2。第二个问题用除法解答,计算时,教材同样呈现了两种算法,即连续除以两个数与除以两个数的积。 乘法运算定律→乘、除法的简便计算→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一个数乘两位数的简便计算方法,提高运算能力。 2.理解并掌握连除的简便计算方法。 3.学会用乘除法的简便计算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难点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重点:理解并掌握除法的运算性质。 化解措施 难点:灵活运用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复习巩固,导入新课→合作交流,探究新知→巩固应用,提升能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5分钟) 1.口算。 25×2= 125×2= 25×4= 125×4= 25×8= 125×8= 2.引导学生回忆并用文字和字母表示乘法的运算定律。 1.教学教材第29页例8(1),用乘法解决问题。 (1)提问:解决“王老师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这个问题都需要题中的哪些条件? (2)引导学生根据题意学生活动 1.独立完成口算。 2.回忆学过的乘法运算定律,并用文字和字母表示。 同步检测 1.计算。 75×4×25=7500 8×4×125=4000 16×72+16×28=1600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20分钟) 1.(1)找出解决此问题所需的条件。 (2)根据题意列出算式:12×25。 (3)独立计算后汇报。 生1:运用乘法结合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列出算式。 12×25 (3)引导学生用简便方=(3×4)×25 法计算出结果,并汇报。 =3×(4×25) 2.用不同的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24×25 方法一原式=25×4×6=600 方法二原式=(20+4)×25=600 (方法不唯一) (2)450÷9÷5 方法一原式=450÷(9×第 1 页
(4)引导学生比较两种简便算法,明确:思考的角度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不同,但结果都是相同的。 2.教学教材第29页例8(2),用除法解决问题。 (1)提问:解决问题都需要题中的哪些条件? (2)引导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答) (3)组织学生汇报解题方法。 (4)组织学生观察两道算式,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两道算式用等号连起来。 330÷5÷2=330÷(5×2) (5)质疑:在上面的算式中,为什么“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与“用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的结果相等呢? (6)引导总结,归纳规律。 学生讨论、汇报后教师板书: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用字母表示为a÷b÷c=a÷(b×c)(b,c均不为0)。 三、巩固应用,提升能力。(10分钟)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5分钟) 1.完成教材第29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30页第1题。 =3×100 =300 生2:运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12×25 =(10+2)×25 =10×25+2×25 =250+50 =300 (4)比较、交流,明确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算法。 2.(1)找到解决问题所需的条件。 (2)独立列式计算。 (3)汇报解题思路和方法。 生1:先求出1副羽毛球拍多少钱,再除以2。 330÷5÷2 =66÷2 =33(元) 生2:先求出5副羽毛球拍一共有多少支球拍,再用总价除以支数。 330÷(5×2) =330÷10 =33(元) (4)观察算式,发现联系。 (5)学生根据解题过程说明原因。 (6)学生讨论、汇报,掌握除法的运算性质。 1.独立完成,互相交流,集体订正。 2.先独立计算,再集体订正。 5)=450÷45=10 方法二原式=450÷9÷5=50÷5=10 (方法不唯一) 3.每平方米草坪每天释放15 g氧气,某小区有草坪800 m2,9月份这片草坪一共可以释放多少千克氧气? 15×800×30 =12019×30 =360000(g) 360000 g=360 kg 答:9月份这片草坪一共可以释放360 kg氧气。 4.4头牛5天吃了180千克青草,平均每头牛每天吃多少千克青草? 180÷4÷5=9(千克) 答:平均每头牛每天吃9千克青草。 5.简算888×999÷444÷111。 原式=(888÷444)×(999÷111)=2×9=18 教师个人补充意见: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回顾总结。 2.在连除运算中,任意交换除数的位置,商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c÷d=a÷c÷b÷d=a÷d÷b÷c(b,c,d均不为0)。 第 2 页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例8 (1)王老师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 12×25 12×25 =(10+2)×25 =(3×4)×25 =10×25+2×25 =3×(25×4) =250+50 =3×100 =300(个) =300(个) (2)每支羽毛球拍多少钱? 330÷5÷2 330÷5÷2 =66÷2 =330÷(5×2) =33(元) =330÷10 =33(元) 除法的运算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用字母表示为a÷b÷c=a÷(b×c)(b,c均不为0)。 培优作业 不计算,比较下面两道乘法算式积的大小。 (1)3636×24(2)2424×36 3636×24=36×101×24;2424×36=24×101×36。 观察两道算式中的因数,发现每道算式中都含有三个相同的因数36,101,24,因此,算式(1)和算式(2)的积相等。 教学反思 对于问题的解决,尽可能地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自己探究怎样算简便。通过组织交流,让学生在展示各自解题策略的过程中,个性得以发挥,独特的见解成为其他同学共享的资源,同时让学生在思考、交流、讨论中达到共识、共享、共进。 微课设计点 教师可围绕“乘、除法的简便计算”设计微课。 第 3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