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大唐盛世
历史学科、冀教版、七年级、 中学、主备人:
课程标准:知道武则天和“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了解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学习重点:武则天、开元盛世 学习难点:对武则天的评价 教学环节:导-学-展-练
导:导入:用杜甫的《忆昔》导入本课的学习。 学:自主学习:
流程一:女皇武则天
1.( )年自立为皇帝,改国号为( )。成为中国历史上( )。
2.主要措施:政治: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用: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小结:“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如何理解? 流程二:开元之治
展:展示两则材料,让学生阅读材料对本目内容进行学习。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
材料二韩愈形容长安人口众多,写下“长安百万家”的诗句。 (1)材料一中的“开元全盛”时代是哪个皇帝当政时期? (2)由材料一可知唐朝主要的粮食品种是什么?
(3)联系材料一、二,结合现实,谈谈古今人口观念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师生共同得出答案,共同完成以下问题。
1.唐玄宗:前期年号( ),后期年号( )。
2.他在位期间采取的措施:①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唐朝达到鼎盛时期,史称“_____ ”。
流程三:唐朝的衰落
1.原因:18--19页。两点。 2.标志:
流程四:大都会长安
1.唐朝商业繁荣,形成了 、 、 、 等大都市。其中最大的城市长安,不仅是_____的大都市,而且还是_____的大都市。
小结:先后在长安定都的政权是 、 、 。 【课堂小结】:本课我们主要讲了武则天和唐玄宗时期的统治。唐玄宗统治前期:注重选人和用人,使得天下大治,出现了“开元之治”的繁盛局面,唐朝达到了极盛时期;后期,任用奸臣,宠爱杨贵妃,导致地方军阀叛乱,出现了安史之乱,直接导致了唐朝政局由盛而衰的转折变化。 练:自我检测:
1、武则天遗言立无字碑,由后人评说自己的功过。下列是四位同学根据掌握的有关历史知识,为评价武则天撰写的一句碑文。你认为最恰当的应该是 ( )
A、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提高了妇女地位,开启历史先河 B、重用人才,发展农业,社会经济继续发展,政企开元 C、善于纳谏,开创了“贞观之治” D、励精图治,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2、现在,人们对武则天持肯定的态度,是因为 ( )
A、她在“贞观之治”与“开元之治”间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B、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C、她注重减轻农民负担,奖励农业生产 D、她替多病的高宗处理政事
3、杜甫的诗句“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是描述哪一位皇帝统治时期的社会状况 ( )
A、唐太宗 B、唐玄宗 C、隋文帝 D、武则天 4、武则天自称皇帝后,改国号为 ( ) A、汉 B、周 C、武 D、唐
5、隋唐时期,青年李进是当地远近闻名的骑射好手。一天,他告别父母,满怀信心的赶赴洛阳参加武举考试。这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位皇帝统治时 (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武则天 6、武则天在位时,选拔和重用的人才不包括 ( ) A、马周 B、狄仁杰 C、姚崇 D、张柬之
7、在旧金山、纽约等地,人们把华侨、华人聚焦的地方称作“唐人街”,可见唐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 ( )
A、贞观之治 B、武周统治 C、开元之治 D、康乾盛世
8、唐朝是诗歌的王朝,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是在哪个皇帝时期 ( )
A、隋炀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9、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 ( ) A、长安 B、洛阳 C、杭州 D、开封 10、与一代奸相李林甫有关的成语是 ( )
A、雁塔题名 B、口蜜腹剑 C、请君入瓮 D、居安思危
11、“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杜甫的这首《无家别》描述了哪次战乱后,广大劳动人民无家可归的悲惨状况 ( ) A、玄武门之变 B、安史之乱 C、唐末农民起义 D、隋末农民起义 12、“开元盛世”与“贞观之治”最大的不同是 ( ) A、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B、政治比较安定 C、经济繁荣发展 D、国力强盛
本课小结:我的收获
新名词: 新观点: 新体验: 新感受:
我将改变我的: ★ 课后反思:
(1) 本节课我收了什么?
(2)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