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
1. (2分)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正是由于亚洲各国存在着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的差异性、多样性和文化的多元性,缺少一种强有力的力量,才使亚洲各国在金融危机中吃尽苦头,元气大伤。因此,地区合作、 和大量的双边援助是十分必要的。
②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与深厚的艺术功底,没有较高的艺术文字修养,是很难写出 ____ 高的作品来的。
③《1942》在杭城上映时,票房率大增,中途退场的观众可以说是 。
④最近举行的“创意”博览会上,“芭比娃娃和乐高中国巡回展”吸引了众多的眼球,各具特色的玩具令人 。
A . 沟通 品位 凤毛麟角 目不暇接 B . 勾通 品味 寥寥无几 应接不暇 C . 沟通 品位 寥寥无几 目不暇接 D . 勾通 品味 凤毛麟角 应接不暇 2.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2016年4月4日,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荣获“国际安徒生奖”。该奖每两年评选一次,被誉为“小诺贝尔文学奖”。
B . 科学家应该用专业的知识去传播科学的精髓,让科学获得最广泛公众的支持和理解,这是科学家的责任,也是一种担当。
C . 能不能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清除不健康信息,已成为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 D . 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人生的真谛。
第 1 页 共 14 页
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
3. (10分)古诗文填空。
(1)________,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2)杨花榆荚无才思, ________。(韩愈《晚春》) (3)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4)策勋十二转,________。(《木兰诗》)
(5)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借诗传情,表达浓浓的乡愁,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情景交融的笔法极写思乡之苦;《逢入京使》中“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岑参因长路漫漫,亲人远隔禁不住泪雨滂沱。李白在《春夜洛城闻笛》中以“________,________”表达故园之恋。
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
4. (4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但在南国,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lìn sè________了。 ②有的是飞起来的时候才闪露一下bān lán________的花彩。
③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hài rén tīng wén________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 ④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jīng yì qiú jīng________。
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2分)
5. (2分)根据下面句子的句式特点修辞方法,在横线上补充恰当的语句
母亲的叮咛,是融化冰霜的阳光;母亲的背影,是唤醒记忆的照片;________,________。母亲是风景中的风景,母亲是诗歌中的诗歌。
五、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5分)
6. (11分)课内文言文阅读。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
第 2 页 共 14 页
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谓唐雎曰 (谓:告诉)
B . 仓鹰击于殿上(“仓”通“苍”) C . 天下缟素(缟素:穿丧服) D . 长跪而谢之(谢:道谢)
(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 ①唐雎使于秦 ②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B . ①徒以有先生也 ②以头抢地耳 C . ①此庸夫之怒也 ②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D . ①秦王怫然怒 ②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3)下列有关对文意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秦王叙述“天子之怒”引起战争的可怕场景,目的是炫耀武力,想用战争来进行恫吓。 B . 外交辞令中常有言外之意,“与臣而将四矣”的言外之意是他将效法三人,刺杀秦王。
C .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表示秦王已经屈服,说明他已经明白自己所作所为的不对,并主动放弃了这场战争。
D . 在唐雎与秦王的这场斗争中,表现了唐雎的凛然正气和不畏强暴的布衣精神。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第 3 页 共 14 页
⑵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7. (14分)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文后问题。
【甲】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乙】项籍①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②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注释】①籍:项羽的字。②项梁:项羽的叔叔。 (1)下面每组中划线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吴广素爱人 天下缟素 B . 皆已失期 不期而遇 C . 学万人敌 敌众我寡 D . 又不肯竟学 未竟之志 (2)对下面划线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祭以尉首(用)
B . 尉果笞广(用鞭、杖或竹板打) C . 梁以此奇籍(因为) D . 毋妄言(一定) (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 ①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 ②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
第 4 页 共 14 页
(4)面对暴秦的统治,陈涉说“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远观秦始皇巡游的队列,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也”。请分析陈涉和项羽对统治者的态度有何不同。
六、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56分)
8. (14分)阅读《疫苗是怎么起效的》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1796年,科学家爱德华?詹纳把牛痘病毒注射到一个八岁男孩的体内,让他免受天花的侵害,世界上第一支疫苗就这样诞生了。
②但它是如何起效的?
③要理解疫苗的起效原理,我们首先需要理解人体的免疫过程。当人的身体出现以下症状:咳嗽、打喷嚏、炎症、发烧,那么说明免疫系统开始工作了。我们所经历的这些反应能够帮助身体消灭病菌。同时,这些反应也触发了体内的第二道防线,叫作获得性免疫。有一些功用特殊的细胞,比如B细胞和T细胞,负责对付病原体,记录它们的信息,记忆入侵者长什么样,以及如何消灭他们。
④这样做可以帮助身体为抵抗病原体再次入侵做好准备。但是即使身体有免疫,依然存在风险。身体需要时间来学习和记忆如何抵抗病原体,但是如果身体太虚弱或者太年轻,这些抵抗就会显得力道不足。
⑤在这些人染病之前,我们可以让身体提前做好准备,这就是疫苗出场的时候了。科学家通过疫苗激发身体中的获得性免疫,通过把灭活的病原体暴露给身体,从而激发身体中的免疫系统。疫苗就是这样工作的,每一种疫苗都有单独功效。
⑥同时疫苗也分很多种类,首先我们有减毒活疫苗,这些是由病原体本身制成的,不过这是减弱伤害力的病原体。其次我们有灭活疫苗,这里的病原体是已经被杀死的。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这两种疫苗,是为了确保人体不再被这些病原体感染致病,但是就像活的病原体一样,它们也能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教会人体提前学会如何辨认和攻击这些病毒。不过,减毒活疫苗很难制作,而且不适合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接种。而灭活疫苗的缺点则是无法产生长久的免疫效力。还有另一种疫苗—亚单位疫苗,这种疫苗只含部分病原体—称之为抗原,也是真正诱发免疫反应的成分。
⑦为使身体对特定病原体产生免疫反应,科学家分离出目标抗原的基因。当人体注射后,疫苗内的基因会刺激体内细胞制造抗原,这会引发更强大的免疫反应,让身体准备好对抗任何潜在威胁。这类疫苗仅由特定基因的物质组成,不含病原体或者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如果能研发成功,就(可能 必然)在几年内建立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来对抗病原体的感染。
(选自《读者》2016年12期)
第 5 页 共 14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