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
摘要:本文结合农村公路建设实践经验,论述了如何进本行公路安全设施的设置,以最大程度地减小农村公路交通事故伤害,提高农村公路的行车安全性。从而构建“和谐”交通。
关键词: 农村公路交通安全安全设施设计
0前言
随着现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脚步的加快,农村公路得到了史无前例的发展,处于山区的有些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由于财力的有限,配套资金难以落实到位,导致相对一部分农村公路其改造只处于在路面形式、技术的提高上,对路基的改造作用并不大,尤其是纵线形、对平的改造相差太远,交通安全保障设施得不到同步实施。纵坡陡,急弯多,错车难、深沟以及路侧陡崖、标志不齐等安全隐患仍然突显。
一、路基改造方案
1.应最大限度地增加路侧净空区宽度
农村公路长时间的使用与养护造成路侧边沟较深,这给行车安全带来很大隐患,也使路侧净空带受到限制。基于这种情况,在项目设计阶段应在满足路基、路面排水的前提下,尽量把边沟设置成浅碟形或增加混凝土沟盖板。这样一方面可有效增加路侧净空区宽度,使驶出路外的车辆能够尽快重新驶回车道或不发生侧翻,另一方面提高了路侧的安全性,可避免碎石落入沟中造成排水不畅。
2. 路肩改造方案的选择
路肩指位于行车道外缘至路基边缘的带状部分,通常指硬路肩或土路肩。其作为路面的横向支承起到保护路面和路基的作用,同时提供侧向余宽,为驶出路外的车辆提供容错空间。在农村公路的改造中,多数情况下如采用路肩加宽方案则涉及路基的拓宽及新增用地等相关问题。相比之下,如采用路肩硬化措施则更为经济、快捷也是增加路面使用宽度的一种最有效方式,尤其是当路面宽度较窄时,对提高通行能力、行车安全性起到较好作用。因此在采用沥青或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的农村公路的改造中宜优先采用路肩硬化方案。
二、交通安全设施设计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包括护栏、交通标志、标线、隔离栅、防眩设施等内容,完善的交通安全设施不但保证了车辆、行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但不同项目应结合其在路网中的作用、交通量及环境条件进行总体设计,且各设施间应相互协调、配合使用,在注重安全性、实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