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塑料瓶 B.纯棉衣服 C.玻璃杯 D.羊毛围巾
2.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天然气作燃料
B.用火碱吸收二氧化硫防治空气污染 C.铁粉用作食品保鲜吸
D.稀有气体通电会发出有颜色的光
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量取9.5mL液体 B.
收集氧气
C.
给试管塞上橡皮塞 D.
倾倒液体
4.下列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有黑色物质生成 B.红热木炭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产生白光 C.石蜡在氧气中燃烧时,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
5.某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 A
物质性质与用途 O2助燃﹣气焊切割金属 H2O2分解放出O2﹣实验室制O2
B
日常生活经验
衣服上圆珠笔油﹣用汽油或酒精搓洗 区别棉和羊毛织物﹣取少量,点燃闻气味
C
安全常识
煤气泄漏﹣打110报警
皮肤沾上浓硫酸﹣用水冲洗,再涂稀醋酸 A.A
6.保护环境,防止空气和水体的污染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职责,下列做法中,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①控制工业生产中废气和废水的直接排放;②增大绿地面积;③开发生产无汞电池;④分类回收垃圾⑤生活污水处理后排放⑥禁止含磷洗涤剂的使用⑦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⑧在水库周边兴建造纸厂. A.全部 B.②④⑥⑧ C.①②③④⑦⑧ D.①②③④⑤⑥⑦
7.根据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圆圈内“+”号和数字表示带正电的质子的数目,弧线上数字代表各电子层带负电的电子的数目),其中属于阳离子的是( )
B.B
C.C
D.D
D
化学与生活
维生素C﹣缺乏时引起坏血病 糖类、蛋白质﹣必需摄取的营养素
A. B. C. D.
8.下列各组混合物中,可以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把组内物质分离的是( ) A.氧化铁和铜粉 B.硝酸钾与氯化钾 C.木炭与二氧化锰 D.氯化钠与碳酸钙
9.现有一瓶久置于空气中的NaOH溶液,证明其变质的实验方案是向少量样品中滴加: ①稀盐酸 ②澄清石灰水 ③酚酞试液 ④石蕊试液. 你认为正确的是( )
A.①或② B.①或③ C.③或④ D.②或③
10.将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此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20 50 80 30 反应后质量(g) 0 100
20
x
A.反应后丁的质量x为30
B.参加反应的甲、丙的质量比为1:4
C.若乙为单质,丁为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若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且甲、乙、丙分别为酸、盐、碱,则丁一定是水
11.下列措施中,能达到目的是( ) A.用NaOH溶液除去CO2中混有的HCl
B.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气体 C.用煅烧的方法除去生石灰中混有的石灰石 D.用BaCl2溶液除去KNO3溶液中的K2SO4
12.下列依据实验目的进行的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从空气中获取纯净的氮气 用硫燃烧除去空气中的氧气 B 检验某物质中是否含有SO2﹣
4 取样溶解,滴加BaCl2溶液和稀硝酸 C 除去混在氨气中的水蒸气 把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浓硫酸 D 鉴别硝酸铵和氯化钠固体 加适量的水溶解,测量前后温度变化
A.A B.B
C.C
D.D
13.下列洗涤或除污过程应用乳化原理的是( )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B.用酒精除去衣服上的碘 C.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脂 D.用刷子刷除杯子上的污垢
14.如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1℃时,三种物质中B的溶解度最大
B.t2℃时,取三种物质各ag分别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只有C物质能形成饱和溶液
C.将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2℃降温到t1℃,A溶液中析出的晶体质量最大 D.可用增加溶剂的方法使接近饱和的B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15.有下列三组试剂: ①锌、银、硝酸铜溶液
②银、硝酸锌溶液、硫酸铜溶液
③铜、硫酸锌溶液、硝酸银溶液,能用来验证金属活动性:锌>铜>银的试剂组有( ) 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②和③ D.只有③
16.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所对应叙述关系的是( )
A.
向pH=3的溶液中不断加水
B.
一定量的稀硫酸与锌粒反应
C.
向H2SO4和CuSO4混合液中滴加NaOH溶液
D.
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