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自然常识第七册教学总目标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8 17:28:1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自然常识第七册教学总目标

课题 1、怎样认识事物——推理 2、地壳 教学目标 1.初步知道什么是推理方法。 2.初步学会根据现象,运用推理方法来推测事物,得到结论。 3.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动脑筋,勤思维。 1.使学生知道地球内部可以分成地壳、地幔、地核三层。 2.使学生初步知道地壳是不断运动着的,构成地壳表面的地层也在不断地变化着。 3.使学生初步知道地壳深处存在着炽热的岩浆,温度很高,人们利用地热为人类服务。 4.使学生初步知道地震是常见的自然现象,人们可以根据震前的预兆,预测地震,减轻灾害。 5.使学生初步知道火山喷发是地下岩浆冲出地表所造成的一种自然现象。 6.让学生初步学会用推测来解暗箱的科学方法,知道科学家就是用这个方法认识地球内部构造的。 7.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观察与实验的方法认识花岗岩、大理岩和石灰岩等常见的岩石。 8.让学生通过收集岩石,制作岩石标本,提高动手能力;增强学习自然事物的兴趣;培养热爱自然,主动探索自然的科学态度。 3、海洋 1.使学生初步知道海洋面积很大,占地球表面的7/10。 2.初步知道海水有潮汐变化。潮汐有巨大的能量,可以加以利用。 3.初步了解海底是崎岖不平的,光线暗,压力大。但海底有矿产资源。 4.初步知道海洋中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了解海洋生物的一些特征。 5,初步了解海洋中动、植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4、食盐 1.初步了解食盐的用途,和海水制盐的方法。 2.初步认识食盐晶体,了解食盐晶体的制取方法 3.认识水能溶解物质,初步了解溶液等概念。 4.初步学习过滤、结晶等实验操作方法。 5.通过实验方法初步认识清水与盐水的不同性质。如:重量不同;浮力不同;导电能力不同。 6.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 5、淀粉 1.知道淀粉是一种没有气味和味道的白色粉末,手捻有滑爽的感觉。它不溶于水。淀粉液加热成糊状。 2.知道淀粉遇碘变成蓝紫色。 3.初步知道植物体中含淀粉。 4.知道叶片中含淀粉。 5.叶片中淀粉的产生与光照有关。 6.学会利用淀粉的特性,推理判断物体是否含淀粉。 6、种子的萌1.初步知道形状、大小、颜色不同的种子,它们一般都有种皮和发 胚。 2.知道植物种子浸水后,体积会增大,重量会增加。 3.初步知道种子萌发需要温度等外界条件。 4.知道植物的种子可以用来繁殖后代,其中有些种子可以食用。 5.初步学会用推理方法,分析种子萌发诸因素,推测种子萌发所必要的外界条件。 6.培养学生在析因实验中认真细致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推理中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尊重别人。 7、野兽 1.初步知道野兽栖息在不同的地方,大多数的野兽过着群居的生活。 2、知道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在身体构造及机能方面的差别。 3.知道家畜是由野兽驯养而来的。 4.初步知道人类驯养家畜的历史以及家畜驯养的意义。 5.初步学会用推理的方法认识身体的构造和机能与习性相适应的关系。 8、加热和传1、知道酒精灯的构造。 热 2.知道正确使用酒精灯的方法。 3.初步知道固体是靠传导传热的。 4.知道物体传热的本领有大小,金属是热的良导体。 5.知道水是热的不良导体;靠对流方式传热。 6.知道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靠对流方式传热。 7.初步知道热还能通过辐射传播,辐射热的吸收与物体表面颜色有关。 8.初步学会正确使用酒精灯。 9.用实验、观察等方法研究物体的传热方式。 9、热胀冷缩 1.初步知道一般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知道液态的水一般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知道气态的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3)知道固态的铜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初步知道物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运用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让学生动手制作简单的温度计,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4。初步学会用实验与推理的科学方法来研究物体和认识物体。 5.培养学生自行探究、团结合作的良好习惯。 10、电和磁 1.运用实验和推理的方法找出暗盒内哪两个接头是相连的,并能检测简单的电路故障。 2.初步知道一节电池、两只电珠的不同连接方法。 3.初步知道两节电池、一只电珠的不同连接方法。 4.初步知道电会产生磁,通电线圈的磁性大小与圈数多少、电流大小有关。 5.知道电磁铁的构造及电磁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6.初步知道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主要因素。 1、 怎样认识事物——推理

一、教学内容

1.根据小车在磁铁作用下的运动情况,推测小车里藏了什么;

2.从罩在杯子里的蜡烛火焰熄灭,而且每次熄灭的时间大致相同的情况,进行推测;

3.在杯子相同,蜡烛不同的条件下,蜡烛燃烧时间长短的推测和验证; 4.在杯子不同,蜡烛相同的条件下,蜡烛燃烧时间长短的推测和验证; 5.日常生活中运用推理方法的实例; 6.推理游戏。

二、教学要求

1.初步知道什么是推理方法。

2.初步学会根据现象,运用推理方法来推测事物,得到结论。 3.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动脑筋,勤思维。

三、重点难点

本单元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运用推理方法来认识事物.教学难点是推理猜人的游戏活动.

四、课时划分

本单元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知道什么是推理方法。

2.初步学会根据现象,运用推理方法来推测事物,得到结论。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磁性小车的1、教师可以用实验导入的方法引 推测 入实验一:教师出示一辆内藏 磁铁的小车和一块条形磁铁, 让学生看清用磁铁的一端靠近 小车,演示在磁铁作用下小车 的运动情况.然后用磁铁的另 一端继续演示。 结束后让学生想一想,看 到什么现象,你认为产生 这两种不同现象的原因 是什么?小车里面可能藏 着什么,为什么? 2、小车的内部是看不到的,也是 个“暗箱”.根据它和磁铁的相 互作用,通过推测可以推翻里 面藏了什么.学生虽然没有推 二、蜡烛实验 测这个概念,但他们会思维, 会不自觉地用推测方法来认识 的. 有些学生会根据磁铁能 吸铁制物体的性质,认为 小车里可能藏的是回形 针,就像“磁铁游戏”中 的小鸭游水那样.但 是.仔细想一想,如果藏 的是回形针,那怎么会后 退呢?玩过磁铁的学生, 有可能会想起两块磁铁 会发生相吸或相斥的情 况,从这一般情况和当前 情况则可推测小车里藏 了磁铁的结论。 3、到底推测的结论是否正确,拆 开小车,一看就能知道。最后, 教师明确告诉学生,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根据已知的一般情况和当前观察到的实际情况推测的。这种认识事物的方法就是推测,推测是认识事物常用的一种方法。 1、蜡烛实验 猜测第一个问题,学 生各抒己见,说出三种可 能情况,然后实验。学生 根据实验结果,推测这个 结果产生的原因。引导学 生对罩和不罩玻璃杯时 观察到的情况进行比较, 学生会发现杯内空气少 可能是烛火燃烧一会儿 再熄灭的原因。 第二个问题预测结 果时,引导学生根据第一 个问题的答案和同样大 小的杯子里空气多少一 样的两个前提,推测烛火 每次熄灭的时间大致相 同的结论。连续试验,让 学生根据每次试验结果 进行归纳,证实推测是否 正确。

搜索更多关于: 自然常识第七册教学总目标 - 图文 的文档
自然常识第七册教学总目标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5spd2mp640daes3y3831emx02sb1m00vm8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