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李美萱陶渊明诗歌中鸟意象的含义3.19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10 13:26:1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5、 蓦翩思远蠢是陶渊明诗歌中鸟昂扬积极的意象

对于先祖父辈,陶渊明也有很多赞美的诗歌,最多体现在他的诗歌《命子》中,悠悠我祖,爱自陶唐。邀焉虞宾,历世重光。御龙勤夏,采韦翼商。穆穆司徒,厥族以昌。纷纷战国,漠漠衰周。凤隐于林,幽人在丘。逸虫绕云,奔鲸骇流。天集有汉,眷予憋侯??在这首诗中,陶渊明的祖先, 上溯陶唐,到陶舍,及陶青,至陶侃,极尽溢美。相同的意义,诗人在《赠长沙公并序》也有表现,看看祖先的荣耀,赞美祖先的美德,这些都是发自内心的话。

又如《读山海经》云:“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精卫鸟的名字,古老的神话传说衔木头和石头填入东海,隐喻意志坚决,不害怕困难。从两个意象中我们可以理解陶渊明“道必怀邦”、“大济苍生”大的宏大政治目标,传达出年轻的陶渊明逸兴壮思,积极广泛的广阔胸怀。于此,鲁迅直言不讳的指出:“除了”客所佩服的`悠然见南山”之外,也有“精卫衔木,填满大海,形成天舞干戚之类的陶渊明领顽“翩翩飞鸟”,雄志豪迈,“微雨洗高林,清飘矫云翩”,“远之八表,近憩云岑”,“云鹤有奇翼,八表须臾还”,侠义豪情满怀。 6、林鸟喜晨开是陶渊明诗歌中鸟阪依园田的意象

当诗人重复很多次的进入仕途,代表他历经磨难,而政治愿景没有实现多次回归山林野外,做农人事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这也是陶渊明经常借鸟意象来予以传达。屡受打击“误落尘网池鱼思故渊”鸟和鱼都是动态的东西,分置定语,而诗人用“羁”和“池”,将动态事物转向静态对象,表现自然的天性被泯、但之前的诗人自由被困。后“恋”、“思”将其拟人化,能表现渴望自由和天性的向往,并在同一点化出诗人归于田园回,回归自然的情感。这可以在《感士不遇赋》可得到佐证:“密网裁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强烈的个性,渴望自由的陶渊明来说,官场的仕宦对他的身体和精神是无限的约束限制。

《命子》云:“纷纷战国,漠漠衰周,风隐于林,幽人在丘。”“邦有道,则仕; 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l]这也是传统知识分子的普泛认识。比如《归鸟》篇: 翼翼归鸟,晨去于林。远之八表,近憩云岑。和风不洽,翻翩求心。顾侍相鸣,景 庇清阴。翼翼归鸟,载翔载飞。虽不怀游,见林情依。遇云领顽,相鸣而归。遐路

诚悠,性爱无遗??这首诗与《归去来兮辞》作于同时期,在义羲二年,其时陶渊明已经辞官,过上了隐逸的躬耕生活。

《归去来兮辞》写:“云无心以出峡,鸟倦飞而知还。”是说,他曾多次出仕,不一定都是故意的, ,就好像无心出帕的云朵一样,而今天的归隐,也不是一个被动的,像一个疲惫的飞鸟归巢一样。宋代此庵守净说:“流水下山非有意,片云归洞本无心。人生若得如云水,铁树开花遍界春。”“这是一种自然达官的生活态度,在田园乡野,和他过去激烈的生活对比,,一边是怡然自乐的,一边欺骗的,一边是宁静,一边是危险的,因此这样一来,诗人或更倾心于前者。与《归鸟》中疲倦的鸟知道归林一样,一切出乎于自然,然而又归于自然。[8] 7、 栖栖失群鸟是陶渊明诗歌中的鸟索居孤苦的意象

自然任仕也好,居于田园也罢,飞鸟毕竟不是一个纯粹自由的悠然和纯粹的超然。陶渊明的身世孤苦, 丧弟、丧母、丧妹、丧妻,亲人接踵逝去,再加上生活困苦,志向不获,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事业、生活的困难,雄心壮志成空。这些鸟是陶渊明借飞鸟来表达。《岁暮和张常侍》:“向夕长风起,寒云没西山。冽冽气遂严,纷纷飞鸟还。”“向夕”、“长风”、“寒云”、“西山”、“气严”,寒冷苍白的意象渲染了悲伤时空意象,在这样一个寒冷的气候中,鸟儿也不再得到领顽远行,纷纷落潮而安。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在经历了飞鸟、羁鸟、归鸟之后最后终结至“失群鸟”如果说飞鸟意象是儒家官员的象征,那么归鸟、失群鸟就是道家出仕的象征。鸟类飞行的轨迹的象征陶渊明儒学玄双修,从达则兼济天下到穷则独善其身的思想转变。 三、陶诗中鸟意象的作用 1、飞鸟寄寓诗人对理想的追求

所谓“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鸟的高飞远举,展翅万里。自由地在天空翱翔,象征诗人的工业追求崇高的理想和抱负[9]。

诗人回忆青年时代的情怀文字和诗人最开始使用鸟类形象时你可以想象出年轻的诗人在释褐之际的充满激情的精神的面貌,鸟飞向天空展现出雄心勃勃的

年轻诗人远大抱负和宽广的胸怀。在意象的设计建立上,以动态意象之鸟比喻人生的高远之志,平淡中又透出雄伟奇特诗人怀着眷恋用不羁的志向和抱负走入社会。我们似乎看到他急切的脚步。感受到了他不安躁动的心跳。 2、羁鸟之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诗人虽然身在官场,但内心却充满深沉对田园的爱久游恋所生,如何淹在兹。诗人感觉时间匆忙而不能随心所欲的看到高林洗润于微雨!云翩矫翼于清风,山川品物各得其所。而自己却身不由己所以羡慕自然万物自愧不如叹息。 陶渊明居官本来是为实现政治抱负,获得生命的价值后实现更多的自由。但事实上他非但没有拥有这样的自由!反而失去了原始的更多宝贵的自由。这个时候陶渊明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长期的官场生涯,让他意识到居官不能实现他期待的自由,他并不像大鹏一样“扶摇直上九万里”,“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

在这里的“失群鸟“则是诗人高洁的自守,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的象征,追求理想,思清远,避喧嚣,离群单飞但却不能摆脱世俗的缠绕。无法忍受孤独的煎熬,他只能如网中的鸟,很长一段时间在笼中,“栖栖惶惶,去来不知所从,不得返自然\在这种痛苦的思想转换中,他他从“惊鸟”“失群鸟”“羁鸟”这些形象中寄寓了他的喜怒哀乐。是诗人精神流浪与漂泊,徘徊的象征。“失群”“独”“无定”“孤生”这样一个凄凉的心情的字眼,表达诗人的无限沮丧和孤独的心情。[10]

3、归鸟之安顿灵魂的精神家园

今天的官员和隐士本质上是“适性”与“失性”的抵牾在“五度出仕”的陶渊明的本质最终实现。陶渊明终于认清自己的本性只适合隐居。他不再羡慕外面的世界,于是不再出仕,摘冠归田,回归的情感油然而生,也许只有融入大自然才能真正体味多彩的生活。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没有某些人仕途失意,居于山谷,聊以自慰的情绪,他是主动的回归。诗中的他以归鸟自居,

寄托了他回归田园的悠然情怀。在倦飞归鸟之栖中诗人觉悟出与奔走在仕途绝然不同的生命价值取向。

陶渊明诗歌中时时处处都有鸟,鸟与这位伟大的诗人相和谐相融。鸟随人们移动,鸟覆盖了诗人的生活,涵盖了诗人的思想想变化,在某种程度上强调了诗人不朽的个性。以及深刻的人生体验,寄托了陶渊明鸟意象具有后代作品中鸟的意象是无法达到企及的独特魅力,当外面的世界环境使人纶于及其卑微的地步,陶渊明却挺立起高度自珍的个性,把心寄予归鸟追求真正的个体人格极端推崇和对志节操守极端重视融化到年轻的生命价值取向,让有限的生命寻得永恒栖居的精神家园使渴望超脱却又被钉在官场举步维艰的中国知识分子疲惫的灵魂得到深深慰藉。

参考文献:

[1]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3.

[2]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第二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3]朱光潜.诗论·陶渊明[M].北京:三联书店,1998.

[4]叶嘉莹.迦陵论诗丛稿[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1. [5]逯钦立.汉魏六朝文学论集[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 [6]钟嵘.诗品译注[M].周振甫,译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17. [7]王夫之,张国之.古诗评选:卷4[M]//陆机《赠潘尼》评语.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

[8]王瑶.玄言、山水、田园—论东晋诗[M]//中古文学史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248.

[9]朱自清.经典常谈[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106. [10]黄节.谢康乐诗注鲍参军诗注·谢康乐诗注序[M].北京:中华书局,2008:3

李美萱陶渊明诗歌中鸟意象的含义3.19.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61aq4m8ea0wacx0ffon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