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完整word版)高二区域地理试题(中国部分)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16 14:08:5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

抚顺市十二中学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地理试卷(中国地理综合) 组题人:姜囯忠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70分)

1.下列叙述不是我国地形地势特点的是( )

A.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B.地形复杂多样 C.山地主要集中在第三级阶梯 D.山区面积广大

2.秦岭—淮河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界线与它大体一致的是( ) ①暖温带和中温带的界线 ②年平均气温0℃等温线

③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④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3.下列四大高原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较频繁的是( ) A.云贵高原 B.青藏高原 C.黄土高原 D.内蒙古高原

4.我国不少山脉走向不仅控制了主要河流的走向,还是这些河流的分水岭,如长江与珠江的分水岭是( )

A.天山 B.阴山 C.秦岭 D.南岭

某学校利用暑假期间带领学生进行夏令营活动,他们分别考察了下图中A、B、C、D四地,根据图中信息(图中黑粗线为铁路线)。回答5~6题。

5.同学们考察A城和B城后发现两城主要工业部门不同,A、B两城主要工业部门分别是

( )

A.棉纺织工业、毛纺织工业 B.毛纺织工业、棉纺织工业

C.钢铁工业、毛纺织工业 D.化学工业、钢铁工业

6.同学们到达C山脉时发现该山脉两侧景观明显不同,造成C山脉两侧景观不同的主要

要素是( ) A.热量 B.降水 C.海拔 D.人类活动 7.关于下图中四个省区叙述正确的是( )

.

A.四个省区由北而南的排序是①②③④ B.四处省区中没有一个濒临海洋

C.四个省区彼此之间互不相邻 D.图中①省位于四川省北边 8.黄河、长江干流都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和地形区有( )

A.青海、西藏和青藏高原 B.四川、甘肃和四川盆地 C.青海、四川和青藏高原 D.青海、甘肃和黄土高原 读表,回答9~10题。 水资源 人口总数 耕地资源 东北 5.56℅ 8.76℅ 16.97℅ ① 46.44℅ 19.55℅ 14.44℅ ② 33.72℅ 38.64℅ 25.1℅ ③ 6.14℅ 26.02℅ 31.9℅ ④ 8.14℅ 7.03℅ 11.9℅ 9.表中①②③④所对应的地区分别是( ) A.东南、西南、华北、西北 B.西南、东南、华北、西北 C.东南、西南、西北、华北 D.西南、东南、西北、华北 10.①、②、③、④所对应的地区中,人均耕地资源最少的是( )

A. ① B.② C.③ D.④

11.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12.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 ①夏季热量充足 ②劳动力价格较低 ③农业科技发达 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13.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这是由于( ) ①太阳辐射的南北差异 ②离海远近的不同 ③大气环流的影响 ④山脉的作用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左下图是2012年4月18日8时-4月19 日8时我国部分地区降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4—15题。

14.形成图示地区降水的主要原因是( ) A.高压脊控制 B.锋面活动

C.反气旋过境 D.热带气旋影响

15.若图示降水持续多日,最易发生洪涝的地区是( )

A.江汉平原 B.四川盆地 C.珠江三角洲 D.长江三角洲

读右上图,回答16~17题。

16.图示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农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分别是( ) A.季风水田农业;土壤贫瘠 B.商品谷物农业;光照不足 C.商品谷物农业;水源不足 D.季风水田农业;光照不足 17.当地面临的生态问题主要是( )

A.水土流失、酸雨

B.土壤盐碱化、荒漠化

C.热带雨林被砍伐、水土流失加剧 D.风沙危害、寒潮 18.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分布在( )

A.黑龙江省北部的漠河地区 B.青藏高原地区 C.内蒙古高原北部地区 D.新疆的天山以北地区 读右图,所示的气候统计资料,回答19题:

19.该资料显示的是(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读某区域图,图中甲、乙、丙是重要的农业区,完成20~21题。

.

.

20.甲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主要是( )

A.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 B.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C.多地下水和冰雪融水 D.光照虽弱但日照时间长

21.甲、乙、丙三个地区共同种植的农作物是( )

A.小麦 B.水稻 C.棉花 D.青稞

22.我国幅员辽阔,东西相距5 000千米,跨经度60多度,这就造成了

23. 在夏季风强的年份,我国容易出现 ( )

A.南涝北旱 B.北涝南旱 C.西涝东旱 D.东涝西旱

24.以下农业区:①东北三省 ②长江中下游区 ③南部沿海区④黄河中下游区与下图所示相应的耕作制度和主要农作物结构图,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一)①,(二)②,(三)③,(四)④ B.(一)②,(二)④,(三)③,(四)①

.

C.(一)③,(二)④,(三)①,(四)② D.(一)②,(二)④,(三)①,(四)③ 王教授在日记中写道:“早晨出门,天昏暗。强劲的东风、刺骨般寒冷、气温的在零 下40℃以下。这季节,在我的家乡江南丘陵,乡亲们大概正忙着收割早稻了。”据此回答25~ 27题: 25.日记中记述的这天早晨,王教授在( ) A.漠河 B.喜马拉雅山 C.北极地区 D.南极地区 26.王教授家乡的自然土壤是( )

A.黑土 B.棕壤 C.红壤 D.荒漠土

27.下列果树,适宜在王教授家乡种植的是( )

A.芒果 B.荔枝 C.龙眼 D.柑橘

28.下列高原与它们各自的地形特点的连线组合,正确的是( )

A.青藏高原—雪峰连绵 B.内蒙古高原—地面崎岖

C.云贵高原—地势平坦 D.黄土高原—平坦开阔 29.黄河上游与长江上游共同的特点是: ( ) A.水力资源丰富 B.含沙量大 C.有冰期 D.流量小、灾害多 30.下列四组国家中,全部为我国海上邻国的是 ( ) A.俄罗斯、泰国 B.蒙古、朝鲜 C.菲律宾、日本 D.越南、印度

31.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这是由于 ( )

①北方太阳高度低 ②南方白昼长,北方白昼短 ③寒冷的冬季风对北方影响大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③

32.下列山脉既是我国地势第二和第三阶梯的界线,又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界线的( )

A.秦岭 B.太行山 C.阴山 D.大兴安岭

33.下图是我国的小麦、油莱、水稻和甜菜的集中产区分布图,图序与排序一致的是( )

A.①油菜 ②水稻 ③冬小麦 ④甜菜 B.①水稻 ②甜菜 ③油菜 ④

冬小麦

C.①甜菜 ②冬小麦 ③水稻 ④油菜 D.①冬小麦 ②水稻 ③甜

菜 ④油菜

34. 下列正方形代表亚欧大陆,图中圆圈能正确反映中国位置的是( )

.

A B C D

35.我国疆域四个端点中,位于北温带的有( )

①北端 ②南端 ③东端 ④西端

A.① B.①③④ C.①③ D.①④ 36.我国水力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 ) A.西南地区 B.西北地区 C.东部沿海地区 D.中南地区 37.下列省份都与江西省接壤的是( ) A.湖北、江苏、浙江 B.安徽、江苏、福建

C.湖南、江苏、浙江 D.湖南、广东

38.在与我国陆上相邻的国家中,面积最大和人口最多的分别是( )

A.哈萨克斯坦 巴基斯坦 B.俄罗斯 印度 C.俄罗斯 蒙古 D.缅甸 朝鲜 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于2013年08月31日-09月12日在辽宁省举行,全运会的圣火缓缓熄灭,运动的激情化为难忘的回忆。在沈阳奥体中心体育馆闭幕。据此完成39—40 题。39.身为志愿者的汪华为了做好不同民族运动员的服务工作,搜集了四项有关我国各民族的知识,正确的是( ) A.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 B. 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南部 C. 各民族大聚居,小杂居,相互交错居住 D.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 40.全运会期间汪华在沈阳街头看到一辆车牌为“滇A—56778”的车,这辆车来自我国

哪个省份( )

A.贵州省 B. 安徽省 C.云南省 D.河南省

江南是什么?气象学家说“江南是梅雨”,经济学家说“江南是财赋”,而地理学家

说 “江南是丘陵”。

41.梅雨和伏旱出现的地区在( )

A.西南地区 B.江淮及长江中下游地区 C.华北地区 D.东北地区

42.江南丘陵的范围是( )

A.长江以南、珠江以北、天目山以西、巫山以东

B.淮河以南、南岭以北、天目山以西、巫山以东

C.长江以南、珠江以北、武夷山以西、雪峰山以东

D.长江中下游以南、南岭以北、武夷山以西、雪峰山以东

43.江南丘陵范围内的名山有

A.庐山与恒山 B.泰山与黄山 C.衡山与井冈山 D.峨眉山与武夷山

44.下列地区中,水土搭配不合理的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四川盆地 C.华北平原 D.东南丘陵

45.下列对土地资源利用现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荒凉的陡坡上开垦耕地

(完整word版)高二区域地理试题(中国部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65fj3oy263gzju6vsv034ka295j7z00cxt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