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汉字的美学法则-文档资料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19 20:25:1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汉字的美学法则

汉字是世界上现存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也是当今世界上唯一在用的自源性文字,在长期的实践中,中华民族创造的辉煌历史和长久积累的知识经验都依靠汉字保存下来,它也是维系中国南北长期处于统一状态的关键元素之一。汉字是表意性质的单音节文字,而且一字一形,有的汉字的形体就直接描画或指示客观事物的形状和特征。汉字的表意性质铸成了汉字形体繁杂、数量惊人的特点,经过不断地修整完善,现代汉字的字体从象形的甲骨文、金文再到笔画偏旁简化类化的篆书、隶书、楷体演变而来,它不仅是汉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灿烂的社会文化,而且其结构造型也具有独特的魅力和鲜明的美学特征。 一、形式美

汉字因为在形体上由图形逐渐演变为由笔画构成的方块形符号,一般称其为“方块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汉字同世界上其他文字一样,源自图画,是原始图画日益简化的结果;汉字同世界上其他文字又不一样,能表意而不能表音,音有限而意无穷。汉语中的语素或词就是用大量的表意符号来记录的,而且一个汉字一个形体,汉字和意义直接联系,每一个字都有构字的理据。有相当一部分汉字的形体就是对客观事物的描画和指示,有的汉字则是把单个的意义汇合成新的意义。汉字的表意性质直接铸就了汉字形体的象形性和形象性的特点,从这一角

度来看,汉字是审美型的文字,审美性是汉字独具的魅力。《周易》有言:“立象以尽意”,汉字的形体造型既是一种指意的符号,又使自然界的感性形式美渗透到文字形象中,给人以美的感觉和美的享受。 (一)线条美

汉字是由图画性的象形字逐步变成不象形的线条符号,在发展过程中笔形从类似绘画式的圆转曲折的线条变成适应用笔书写的点、横、竖、撇、捺等笔画以及便于雕刻的印刷字体,形体则经历了由象形到不象形,由不定型到定型,由繁体到简体,由非方块形到方块形这一演变过程,它的演进历史不仅是一部中国汉字字形字体逐步规范化、稳定化的过程,也是一部中国文化、中国文明传承与演变的历史。

为提高书写效率,文字都朝着越来越抽象的方向发展,由图画型变成了线条型。笔画是构成汉字字形的各种点和线,即书写过程中从落笔到起笔所形成的轨迹,从落笔到抬笔所写的点和线叫做一笔或一画,它是汉字的最小构件。除少数几个字如“一、乙”之外,汉字都是由多笔画构成的。

由于汉字结构的千变万化,不同的笔画表现的线条形态不同,同一种笔画在不同字的结构中又表现为不同形态的线条。对汉字笔画的传统分类,是采用“永”字八法之说,即点、横、竖、撇、捺、提、折、钩八种,代表中国书法中笔画的大体。笔画可以分为单一笔画和复合笔画两种,单一笔画是书写时笔画的方向

始终没有变化的笔画,有点、横、竖、撇、捺、提六种。为使汉字构成方块形,单一笔画在字的不同位置或不同偏旁中,还有不同的变形。拿“点”来说,有一般的点(“文”的起笔),上尖下圆,状如瓜籽,所以人们常称之为“瓜籽点”。除此之外,还有各种“点”的变形。如左点(“心”的起笔)、右点(“头”的最后一笔)和长点(“邓”的第二笔)、左右点(办乐东)、相向点(丫兰单)、相背点(六只其)、合三点(兴采学)、连四点(杰点羔)、上下点(冬尽寒)、竖两点(冲冷冰)、竖三点(江河汗)、两对点(泰黍黎)等。“点”画的种类之多、变化之大,在所有笔画中排第一。陈绎曾在《翰林要诀》中写道:“点之变化无穷……有偃、仰、向、背、飞、伏、立等势,柳叶、鼠矢、蹲鸱、粟子等形。”[1]宋代书法理论家姜夔说:“点者字之眉目,全藉顾盼精神,有向有背,随字异形。”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认为:“点之形式各有其形,或如蝌蚪,或如瓜瓣,或如鹗口,或如鼠矢”“每作一点,如危峰之坠石。”“点”画的形态如高峰坠石,简而有形,小而多姿;中国书法讲究一点为一字之准,书写要有来由,着纸有力,去有所向,刚柔相济,顾盼生姿,灵动飞扬。

中国汉字,千万条笔画,生于一点,以点成画,积画成字。比如一点延伸到右方就是横,横垂直向下成为竖,横向左下就是撇,向右下则为捺。横可分为短斜横、短平横、长平横和长斜横四类。因为横的长短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字,如“日”和“曰”,

搜索更多关于: 汉字的美学法则-文档资料 的文档
汉字的美学法则-文档资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68vk9co4f9uewu2s0h44x67j2pwjr01eaf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