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减少摩擦力的方法有:一是减小压力;二是减小接触面积的粗糙程度;三是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一是增大压力;二是增大接触面积的粗糙程度;三是用滑动摩擦代替滚动摩擦.
13.【答案】滚动;滑动
【解析】【解答】解:用圆珠笔写字时,滚珠与纸之间的摩擦,有滚动无滑动,属于滚动摩擦;用卷笔刀刨铅笔时,笔杆与卷孔之间的摩擦,有相对滑动属于滑动摩擦. 故答案为:滚动;滑动.
【分析】根据摩擦力种类、物体与接触面的关系和物体的状态对各种情况下的摩擦力进行分类. 三、解答题
14.【答案】解:越在下层的书受到上方书的压力就越大,被压得就越紧;抽出来时,需要克服的摩擦力就越大(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抽出来就越费力
【解析】【分析】根据影响摩擦力的因素解答,许多书重叠在一起,每一本书受到的压力等于上面所有书的重,所以越往下,书受到的压力越大;根据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知,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所以越在下层的书被压得越紧,想把它抽出来要克服摩擦力,就会越费力. 四、实验探究题
15.【答案】(1)左;不需要;左
(2)不能确定滑块经过中线MN时的速度相同;中线MN上 (3)b;b图线物块的速度变化快
【解析】【解答】(1)①如图甲,水平向右拉动木板,待示数稳定时,记下滑块经过左、右两部分时测力计的示数F左和F右 , 若F左>F右 , 则说明左侧摩擦力大,即木板的左侧更粗糙;实验时,滑块相对于桌面是静止的,因此受力平衡,不需要匀速拉动木板.②小华左右手戴上同样的手套,木板水平对称地放在左右手上,现左手向左、右手向右,使两手距离快速增大,若木板向左运动,则说明左侧摩擦力大,即木板左侧更粗糙.(2)①根据小明的实验过程可知,若依据小明的实验,根据x1和x2的大小关系判断木板的粗糙程度并不科学,因为这一实验过程不能确定滑块经过中线MN时的速度相同,不符合控制变量法的要求.②对小明的实验可做出这样的改进:将弹簧的一端固定在中线MN上,另一端分别与同一滑块接触,移动滑块使弹簧压缩相同的长度,由静止释放滑块,使滑块不滑离木板,分别测出滑块滑行的距离x1和x2 . (3)由图象可知,在相同时间内,a的速度减小的慢,b的速度减小的快,说明b受到的摩擦阻力更大,则图线b所对应的接触面更粗糙。
【分析】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和受到的压力的大小有关,探究时要利用控制变量法.
16.【答案】(1)测力计示数
(2)
(3)等于 ;等于
9
【解析】【解答】解:(1)当物体在拉力的作用下,进行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方向上受到拉力和摩擦力的作用,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弹簧测力计显示的是拉力的大小,因为拉力和摩擦力是平衡力,所以摩擦力的大小也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果不是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显示的还是拉力的大小,但是不等于摩擦力.
(2)此实验研究: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滑动摩擦力跟压力的大小的关系,实验表格的设计应涉及到实验次数、压力、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滑动摩擦力.表格如下.
(3)乙图,木块在弹簧测力计和摩擦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弹簧测力计给木块的拉力和摩擦力总是一对平衡力,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压力的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速度无关,木块无论做匀速还是变速,摩擦力都不变,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也不变,任何时候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都等于弹簧测力计. 故答案为:(2)测力计示数. (3)如表所示.
(4)等于;等于
【分析】(1)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当物体进行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水平方向上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2)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压力的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当物体的速度变化时,只要物体在运动,摩擦力就不变.
1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