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 神奇的机械 5.国旗怎样升上去
教学资源开发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的第五课。 滑轮是用来提升物体的一种简单机器,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要让学生了解滑轮的结构特点及分类,知道定滑轮用力的方向,动滑轮省力,滑轮组即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知道滑轮可以使工作变得更加轻松、容易。借助于模型,通过一系列观察和实践活动将指导学生认识滑轮这种装置的结构和功能,使他们认识生活中的常见机械,密切他们与生活之间的沟通和联系。 在教学中,滑轮的构造特点可以通过观察、组装活动让学生掌握,滑轮的作用可以通过实验活动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来概括,这没有太大的难度。但要运用杠杆原理来分析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认识滑轮是变形的杠杆,这具有相当的难度。这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教学中必须运用杠杆模型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模型,然后调动已知,与学生一起运用已有的杠杆知识,用演变图帮助学生理解。
为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特在课堂上安排了组装滑轮装置的活动。这是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补充和拓展,有利于学生将知识转化为技能,以帮助人们解决生活中现实的问题,同时还能够维持学生对机械装置的研究热情和兴趣。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学习实际,为本课设置如下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知道滑轮的结构特征; ●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
过程与技能
●能够组装滑轮装置;
●能够通过实验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
科学与实际情况联系
●知道两种滑轮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演示器材:两种滑轮装置、滑轮在生活中的应用图片或课件等。
分组实验材料:各种各样的滑轮、铁架台、弹簧秤、绳子、曲别针、重物、实验记录表等。
教学过程设计
一、新课导入
教师讲授阿基米德拉动大船的故事,激发学生研究滑轮的兴趣滑轮,并突出滑轮的作用与价值。
⑴给孩子们讲一个关于阿基米德一个人移动大货船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⑵教师提问“阿基米德为什么能够移动大船”,“同学们你们知道答案吗?” 学生知道:那你们能尝试去组装滑轮吗?
学生不知道:其实阿基米德用的是滑轮,在同学的桌子上有一个轮子和一条绳子,你能尝试去组装一下滑轮吗?
(注:常规训练,分小组一号同学试着去组装,其他同学边看边想) 师:看哪个小组又快有静?比一比。
【评析】 心理学家研究成果证实,儿童具有极大的学习潜能,只要善于引导,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就能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和持续的学习行为。旗杆上的小小的装置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它是怎么样的?它的结构有什么特点?它为什么能够移动大船呢?疑问从心底升起,学习由此开始。 二、新课讲授 1 滑轮的定义
⑴讨论:学生自己组装好的滑轮,重点强调绳子要缠绕在带沟槽的滑轮。
⑵提问:滑轮是一种怎么样的装置呢?让学生观察组装好的滑轮,寻找结构上的特点。 ⑶交流讨论:滑轮形状:像轮子,轮子上有槽。轮子可以在轴心上转动。轮子外有框,框上有小钩子。
⑷小结:滑轮是用来提升物体的一种简单装置。它实际上就是一个绕了根绳子的边上有沟槽的轮子。它可以围绕中心的轴转动。 2 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 ⑴联系生活
提问:同学们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地方用到了滑轮?(升国旗,吊车等都应用了滑轮。) (利用课件出示生活中使用滑轮的图片或生活场景。)
⑵国旗为什么能升上去呢?人们是怎样应用滑轮的?使用滑轮有什么好处?让我们继续学习。 ⑶学生讨论。
⑷出示两种滑轮装置,教师操作演示提升重物。提问:在用滑轮提升重物时,两个滑轮的位置有什么不同?它们分别是什么滑轮呢?
⑸阅读教材第11页上半部分的内容,了解两类滑轮的名称和结构:定滑轮和动滑轮。 3.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
⑴提问:为什么要分为定滑轮和动滑轮呢?它们的作用一样吗?下面我们来看两个动画,看一下它们的作用是不是一样?(播放flash动画)
⑵讨论:在动画中我们在两种滑轮提升物体的过程中,用力的大小跟原来有没有变化
呢?你还能提出那些假设?(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书写部分假设。)
【评析】 通过图文并茂、富有动感的电化教育手段呈现了学生生活中极易接触的事物和常见的现象,为学生认识科学、理解科学提供了一点扶持、一些支撑。 4动手操作,分析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
⑴各个小组根据提供的滑轮、重物等分别做成定滑轮和动滑轮。 ⑵实践操作,研究两种滑轮在提升重物时的不同作用。 滑轮实验: ①组装定(动)滑轮。
②用弹簧秤先测出重物是多少牛,并记录。
③将重物系在绳子一端,将弹簧秤系在绳子另一端。 ④匀速拉动弹簧秤将重物提起,并读数。 ⑤观察有力的方向与物体上升的方向。 实验记录表 作用 名称 是否改变用力方向 省不省力 重物拉力定滑轮 移动实验结果 物重拉力方向 (牛) (牛) 实验结果 (动滑轮) 方向
通过实验,我们的结论是: ⑶交流实验现象,汇报实验收获。
⑷分析实验数据,讨论: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各有什么作用?它们之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⑸为什么两种滑轮具有不同的作用?老师可以用杠杆和平衡原理来分析一下定滑轮和动滑轮分别属于什么杠杆类型吗?解释一下为什么使用定滑轮不能够省力,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
定滑轮:改变有力方向,不省力。
O O
动滑轮:省一半力,不改变用力方向。
o o
⑹讲述:定滑轮和动滑轮各有优点,也各有缺点,实际上单独使用很少,应用的时候,常常既要省力,又要改变力的方向,使用方便,于是就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起来使用,扬长避短,这样就组成滑轮组。(出示使用滑轮组的场景)预测一下:滑轮组有什么作用呢?
【评析】 通过列表比较,两种滑轮的不同作用更加明显。利用杠杆原理分析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突破了学生理解的难点,沟通了几种简单机械结构和功能之间的联系。 三、巩固与拓展
1.滑轮组:大家想一下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用力方向,而动滑轮是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在实际生活中,为了既能改变方向又省力,我们经常使用滑轮组解决问题。具体步骤:播放flash课件,体会滑轮的作用和神奇。
2.那么大家说,阿基米德能不能把大货船移动啊?解决开课时的疑问。 四、检测
1.课外探究:升降电梯的秘密。
(电梯属于简单的滑轮装置。电梯发动机位于电梯轴顶部,转动滑轮,操纵电梯,缆绳穿过滑轮移动。缆绳一端与电梯相连,另一端与平衡重物相连。平衡重物起平衡作用,它的重量等于电梯的重量加上平均乘客人数的重量。) 2.以小组为单位制作滑轮装置。
⑴制作一种能够吊起重物的简单滑轮装置。 ⑵制作能够升降旗的滑轮装置。
【评析】 这些制作活动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有选择地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相关的科技活动时间完成。关键是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保证和材料保证。
教学片断赏析
“导入新课、观察滑轮的构造”教学片断
师:阿基米德为什么能够移动大船”,“同学们你们知道答案吗? 生:想知道。
师:其实阿基米德用的是滑轮,在同学的桌子上有一个轮子和一条绳子,你能尝试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