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3月11日高二化学卤代烃的性质基础练习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得分 一 二 总分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1卷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卤代烃的是( ) A.CH2Cl2
B.CCl2F2
C.
D.
2.研究表明,将水煮沸3分钟能将自来水中所含的挥发性卤代烃含量降低至安全范围内。下列关于卤代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煮沸消除卤代烃原理可能是使卤代烃挥发 B.与烷烃、烯烃一样属于烃类物质
C.CH3CH2CH2Br在NaOH的乙醇溶液中共热,产物中的杂质可能有CH3CH2CH2OH D.挥发性卤代烃可能是氯气与水中含有的微量有机物反应而生成的
3.由2-氯丙烷制取少量的1,2-丙二醇(A.加成→消去→取代 C.取代→消去→加成
)经过下列哪几步反应( )
B.消去→加成→水解 D.消去→加成→消去
4.如图装置可用于溴乙烷与氢氧化钠醇溶液反应的生成物乙烯的检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消去反应
C.可用溴水代替酸性KMnO4溶液
B.反应过程中可观察到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乙烯难溶于水,故此装置② 可以省去
5.在结构简式为R-CH2-CH2-X的卤代烃中化学键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生水解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①和③ C.发生水解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①
B.发生消去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①和④ D.发生消去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①和②
6.某卤代烷烃C5H11Cl发生消去反应时,可以得到两种烯烃,则该卤代烷烃的结构简式可能为( ) A.CH3CH2CH2CH2CH2Cl
B.
C.
D.
7.下列关于卤代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溴乙烷(CH3CH2Br)分子中,溴元素的存在形式为溴离子 B.在卤代烃中,卤素原子与碳原子形成共价键
C.聚四氟乙烯(塑料王)为高分子化合物,属于卤代烃 D.卤代烃比相应的烷烃的沸点高
8.以溴乙烷为原料制取1,2-二溴乙烷,下列转化方案中最好的是( ) A.
B.CH3CH2BrC.CH3CH2Br
CH2BrCH2Br
CH2=CH2
CH2BrCH3
CH2BrCH2Br
D.CH3CH2BrCH2=CH2CH2BrCH2Br
9.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最大一次失误是1948年授予了瑞士化学家米勒,由于米勒发明了剧毒有机氯杀虫剂DDT而获得当年诺贝尔奖。DDT的结构简式为
,由于DDT
是难降解的化合物,毒性残留时间长,世界各国现已明令禁止生产和使用。下列关于DDT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DDT分子中两个苯环不可能共平面
B.DDT属于芳香烃
C.DDT分子可以发生消去反应 评卷人 D.DDT难以降解的原因是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得分 二、实验题
10.溴乙烷在不同溶剂中与NaOH发生不同类型的反应,生成不同的产物。某同学依据溴乙烷的性质,用如图所示装置(铁架台、酒精灯略)验证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产物,请你一起参与探究。 实验操作Ⅰ:在试管中加入5mL1mol·L-1 NaOH溶液和5mL溴乙烷,振荡。 实验操作Ⅱ:将试管如图固定后,水浴加热。
(1)用水浴加热而不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试管口安装一长导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察到_______现象时,表明溴乙烷与NaOH溶液已完全反应。 (3)鉴定生成物中乙醇的结构,可用的波谱是______________。
(4)为证明溴乙烷在NaOH乙醇溶液中发生的是消去反应,在你设计的实验方案中,需要检验的是___________,检验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说明所用的试剂、简单的实验操作及预测产生的实验现象)。
11.为研究卤代烃的化学性质,某化学课外小组的学生进行了如下实验。
1.甲同学设计了A、B两个实验,充分振荡反应后,甲先从试管A的水层中取出少量溶液,滴入盛装有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的试管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后从试管B(NaOH溶液的浓度是0.5mol·L)的水层中取出少许溶液,滴入盛有足量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的试管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A、B两个实验说明__________。 2.乙同学在B的基础上设计装置C,研究氢氧化钠溶液和CH3Br的反应。浸有乙醇的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有人认为,控制装置C中水浴温度是本实验的关键,则应控制水浴温度低于__________的沸点。
-1
-1-1-1
3.丙同学将NaOH溶液的浓度从0.5mol·L增大到1.0mol·L、1.5mol·L,经过相同的时间(试管中还有油滴)后从试管B的水层中取出少许溶液,滴入盛有足量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的试管中,发现生成沉淀的质量依次增大,该现象说明__________,还可以通过其他实验操作说明该结论,简述另一种实验思想:__________
12.某液态卤代烷RX(R是烷基,X是卤素原子)的密度是a g/cm。该RX可以跟稀碱溶液发生水解反应生成ROH(能跟水互溶)和HX。为了测定RX的相对分子质量,拟定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准确量取该卤代烷b mL,放入锥形瓶中。
②在锥形瓶中加入过量稀NaOH溶液,塞上带有长玻璃管的塞子,加热,发生反应。
③反应完成后,冷却溶液,加稀HNO3酸化,滴加AgNO3溶液,得白色沉淀。 ④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重,得到c g固体。 完成下面问题:
1.装置中长玻璃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
2.步骤④中,洗涤的目的是为了除去沉淀物上吸附的 离子。 3.该卤代烷中所含卤素的名称是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 4. 该卤代烷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5.如果在步骤③中加入HNO3的量不足,没有将溶液酸化,则步骤④中测得的c值( ) A.偏大 B.偏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3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二氯甲烷可以看作甲烷中2个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生成的,属于卤代烃,A项不符合题意;二氟二氯甲烷可以看作甲烷中2个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另外2个氢原子被氟原子取代生成的,属于卤代烃,B项不符合题意;硝基苯中没有卤素原子,不是卤代烃,C项符合题意;溴苯可看作苯中的氢原子被溴原子取代,属于卤代烃,D项不符合题意。
2.答案:B
解析:卤代烃的消去反应与水解反应是相互竞争的反应,在NaOH的醇溶液中消去反应是主要反应,在NaOH的水溶液中取代反应是主要反应;卤代烃中含有卤素原子,不属于烃。 3.答案:B 解析: 4.答案:D
解析:溴乙烷与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反应生成乙烯、溴化钠和水,该反应中溴乙烷脱去了溴原子和氢原子,属于消去反应,故A正确;产物乙烯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B正确;由于乙烯可以与溴单质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故可用溴水代替酸性KMnO4溶液来检验实验中是否有乙烯生成,故C正确;从装置①导气管出来的气体除了乙烯还有乙醇,乙醇也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干扰乙烯的检验,故装置②中盛有水用以除去乙醇,故D错误。 5.答案:C
解析:卤代烃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醇,则只断裂C-X键,即图中①;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断裂C-X键和邻位C原子上的C-H键,则断裂①③,故选C。 6.答案:C
解析:A中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只得到一种烯烃CH3CH2CH2CH=CH2;B中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也只能得到一种烯烃CH3CH=CHCH2CH3;C中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可得到两种烯烃CH2=CHCH2CH2CH3和
CH3CH=CHCH2CH3;D中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只得到一种烯烃7.答案:A
解析:溴乙烷分子中溴元素是以溴原子的形式存在的,A不正确。 8.答案:D
解析:溴乙烷与溴化氢溶液不能反应,故A错误;有机物在光照条件下与卤素单质发生的取代反应,产物不唯一,故B错误;最后一步反应的产物不唯一,故C错误;先进行卤代烃的消去,引入碳碳双键,然后通过与溴水的加成反应,可以制取纯净的1,2-二溴乙烷,该转化方案最好,故D正确。 9.答案:C
解析:由于苯环中所有原子共面,所以DDT分子中两个苯环可以共面,故A错误;DDT分子中含有氯原子,所以不属于芳香烃,故B错误;DDT分子中侧链上的氯原子可以发生消去反应,故C正确;DDT分子中含有氯原子,一定条件下能够发生水解反应,但所需条件较为复杂,导致DDT难以降解,故D错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