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宽城满族自治县城镇化进程调研报告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4 17:23:2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宽城满族自治县城镇化进程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14-3-24 信息来源:河北省政协门户网站

宽城满族自治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承德市东南部,与秦皇岛市、唐山市、辽宁省朝阳市交界。地处燕山山脉东段,长城北侧的滦河流域,地理位置在北纬40度17分至40度45分和东经118度10分至119度10分之间,东北偏高,西南偏低,平均海拔在300至500米之间,属东部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8.6度,年降水量在550—750毫米之间,森林覆盖率为62%,居河北省第四位。1963年建县,1989年成立满族自治县,总面积1952平方公里,辖7镇11乡和1个城区街道办事处,共有205个行政村和5个居委会,总人口24.68万,有满、汉、蒙古等14个民族,其中满族人口15.7万,占全县总人口的64.5%。

2010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159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6亿元,增长13.2%,第二产业增加值117.3亿元,增加16.8%,第三产业增加值32亿元,增长12.3%,三次产业结构比为6.1:37.8:20.1;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5.5亿元;全部财政收入14.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9.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0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341元;县域经济总量和综合实力连续八年位居承德市第一名,经济综合实力(全省第19)进入全省20强县区行列。

几年来,城市建设工作本着规划一批、建设一批、储备一批城市建设项目的思路,紧紧围绕“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活动,让整个城区面貌由点到线再到面发生大的变化”的工作目标,以县城道路和宜居工程建设为重点,大投入,大规模,大手笔,拓展了城市空间,完善了城市功能,塑造了城市形象,切实增强了城市承载能力和综合竞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的更好更快发展。城市建设累计投入资金40.2亿元,实施重点城建项目133项,目前完成89项,完成投资28.2亿元,建设155.61万平方米的商住小区,人均住宅由2005年的21.5平方米增加到33.4 平方米;新建改建道路17条、桥梁2 座,人均道路面积由2005年的7.8平方米增加到10.5平方米;建设绿地75万平方米,人均绿地由2005年的3.1平方米增加到16.3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为建设特色中等城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城镇化进程情况

(一)立足长远,科学规划,绘就“一城七镇”的城市发展蓝图

为使城市建设有规可依、有章可循,该县按照科学性、前瞻性的要求以及完善功能、弘扬特色、美化城市、提升品位的思路,2004年重新修编了城市总体规划,2008年12月通过了市政府审批,今年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宽城满族自治县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进行深化和完善,同时对规划区范围内9平方公里的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编制,目前已完成规划审批,控规覆盖率达到100%。确定了“一城七镇”城市总体布局,构建了以县城为中心、以七个重点建制镇为集聚点,城乡互动、布局合理的城市化发展格局。在中心城市规划上,将县城定

位为“区域中心之城、山水园林之城、生态环境之城”,确定了“扩、增、全”、“西移、南扩、北拓、旧改”的发展战略,构建了“一城四区”城市发展框架,规划了“六纵八横、十桥一枢”城市交通网络和“一河一区、一寺五园”城市特色景观;在小城镇规划上,以新农村建设为载体,以峪耳崖、板城等重点建制镇为依托,提出了“打造7个综合型、旅游型、文化型、工贸型特色名镇、经济强镇,吸纳人口5万人以上”的战略构想,为促进农村产业与人口向小城镇聚集、实现“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奠定了基础。

各项专项规划和重点地段修建性规划全面启动,完成了住房建设规划(2008—2012)(2010—2012年)、人防规划(2010—2020年)、消防规划(2007—2020年)、商业网点规划(2008—2020年)、城区地名规划(2008—2018年)、文化旅游发展规划及重点景区概念性规划等专项规划的编制;完成了河西行政新区20公顷、北局子400公顷、陈家曼子、上河西至沟门村缸窑沟路以西84.6公顷等重点地段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外贸至五金路12公顷、城中路至城西路16公顷、黄土梁子区域40公顷修建性规划;委托北京青构华筑建筑设计院完成了民族街职教中心至地税局段、北局子迎宾大道两侧民俗风格一条街规划设计,由国内知名的规划师领衔设计,延续满族文脉,逐步打造城市建设的新亮点,彰显宽城满族独特的文化底蕴和魅力。委托北京九创观筑模型有限公司,完成了县城规划区总体规划沙盘及城区模型演示动画的制作与安装。

新农村建设有序进行,委托北京核四院编制完成了峪耳崖镇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委托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县域镇村体系规划、龙城新型材料产业聚集区规划、汤道河镇、桲罗台镇等7个乡镇的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及总体城市设计进行编制。目前,县域镇村体系规划、龙城新型材料产业聚集区规划已完成规划审批,其余乡镇规划正在编制中;完成了2009—2010年度亮甲台乡杨树沟村、宽城镇上河西村等23个省市级新民居示范村规划编制工作,2011--2012年新民居初步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完成,目前正在征求各乡镇意见;县城周边、城镇周边,人口超过1000人以上的村庄规划正在编制中,目前完成了宽城镇张杖子村,板城镇尖山子、崖门子村,龙须门镇梁前院、骆驼厂村五个村的规划编制工作。

(二)健全规划监管机制,不断规范规划审批管理

一是健全了规划审批机构。2010年初,成立了规划审批领导小组,负责建设项目规划审批的初步审核,形成初审意见报县规划审批委员会审核,切实提高了城乡规划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二是明确了规划审批前置条件。严格规范了建设用地规划设计条件的出具,规定了用地性质、建筑退线、绿地指标、容积率、配套公建、开发强度等内容。在审批过程中,对建设项目的整体效果、四至延伸、高度、基础水平、给排水和供电、供热系统及绿化、通风遮光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认真核准地块总平面图的经济技术指标、审核建筑施工图,使之符合核准总平面图,做到了用科学的数据实施规划管理。三是规范了规划审批程序。制订了《建设局规划领导小组工作职责》、《建设项目规划初审程序》、《规划放验线管理制度》和《建设工程规划竣工验收制度》,规范了办事程序,进一步完善了“一书两证”审批核发制度。

(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承载能力显著提升

十一五期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呈现出大投入、大规模、大手笔的特点,全县共安排基础设施建设项目53项,总投资67500万元。路桥工程,投资14150万元,实施道路、桥梁建设和改造项目17项,完成山后路改造、瀑河桥路拓宽、延伸、宾馆路延伸、安宁路、宽上公路县城段、民族街加宽改造、民族街延伸改造、县城后街路维修、迎宾路西出口拓宽改造、教育园区北路、滨河街整体维修、大小南沟路改造、平铁公路县城段、小巷胡同改造(包括东山胡同、北街胡同、邮局胡同、西街胡同、下花园小区路、中山胡同)、瀑河大桥加宽改造、城西大桥拓宽改造、滨河街人行道铺设,这些项目实施后,使往日坑坑洼洼的街道变得平整如新,尘土飞扬的小巷得到硬化美化,市民出行条件和县城交通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为县城实现“六纵八横”的城市交通系统奠定了坚实基础。景观建设工程,投资16255万元,续建和新建景观、绿化项目28项,增加绿地面积75万平方米。完成了平铁公路、宽上公路、迎宾路东出口、安宁路、下花园小区路、民族街道路、瀑河大桥及瀑河桥路等县城主干道绿化、亮化工作;沿河两岸规划了10公里长的绿色生态景观带,完成了A1、B1、B2段,建成 3.27 公里、完成县城东、西出入口景观建设工程;充分挖掘满族文化内涵,完成了民族文化广场二期建设、民族文化广场壁雕;2009年,结合满族自治县成立二十周年庆典活动,完成了城市总体亮化工程(行政中心、会展中心、世纪大桥、彩虹桥、城西大桥的灯光亮化),督导滨河街临街单位完成了楼体亮化;完成县城内景观花钵、花卉摆设,安装路灯花篮、绿化护栏等设施,使城市品位逐步提升,向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的目标迈出了重要一步。其中,瀑河绿色生态景观带A1段被评为样板式街道,民族文化广场被评为省级星级公园。县城集中供热厂建设项目。2008年,对县城内3 家集中供热企业进行整合重组,2009年投资1.35亿元,启动了县城大型集中供热工程,在东城区和西城区建成两处供热厂,一处是上河西原中信公司锅炉房改建成2*100吨大型供热厂;第二处在张杖子沟门交通局工程队院内,建设2*100吨大型供热厂,建成换热站35个,供热承载能力500万平方米,改造供热管网10800 米,新增集中供热面积69900平方米,完成1407户、11.79万平方米既有楼房管网分户改造工程。污水处理建设项目及配套管网建设工程。2008年10月4日启动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总投资11000万元,厂区占地面积80亩,日处理能力2万吨,出水水质达到一级A标准。投资3600万元,完善污水处理配套管网建设,铺设污水管网33.1千米。2009年11月16日进入试运行阶段,2010年9月底,通过承德市环保局组织的“三同时”和在线监测验收,10月份完成了竣工验收。污水处理厂于5月20日完成了与北京标准水务有限公司签订污水处理厂特许经营协议工作,使污水处理运行做到了市场化运作。处理后的污水回用工程正在建设中,计划2011年底竣工,做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四)加大房地产建设力度,市民居住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十一五”期间,该县大力实施旧城区、城中村拆迁改造战略,促进了房地产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房地产开发工程。投资28亿元,实施房地产开发项目46个,建筑规模155.61万平方米。随着城市环境的改善、活力的激发,特别是鼓励发展高层住宅,促进了城市商贸、楼宇经济发展,天宝酒店、京城名苑等高层建筑拔地而起,城市现代气息更加浓厚。出台“城中村”改

造扶持政策,带动城市用地结构调整和用地功能置换。截至目前京城花园、金泽花园、祥泰一期、二期、三期、佳利福苑、丰泽园、天宝花园、天宝花园A、B座、育才苑等38个商住小区交付使用,完成投资11亿元。新增住宅面积78.58万平方米,人均住宅面积增长11.9平方米。保障性住房。相继出台了《宽城满族自治县廉租住房申请、审核、公示及退出管理办法》和《宽城满族自治县城市低收入家庭认定办法》及相关配套文件。编制了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十一五期间该县已累计实施住房保障1992户,其中实物配租64户,货币补贴1928户,累计发放租赁住房补贴244.75万元。该县已对人均住房面积15平方米以下的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做到了应保尽保。投入资金5749万元,开工建设廉租住房519套,按照省政府要求已启动河北省数字住房保障系统,已将各项廉租住房制度保障户全部录入系统;投入资金5063万元,建设经济适用住房3.645万平方米、502套;累计改造棚户区1.5万平方米,让广大低收入家庭住有所居。危房改造。2010年该县危房改造启动,目标任务为1000户,按照上一年度统计部门人口统计数字已将1000户指标分配给各乡镇,截止目前1000户危房户信息已全部录入到全国农村危房改造信息系统,录入率达到100%,已全部开工建设,开工率达到100%,竣工入住达到80%。物业管理。十一五期间该县相继成立了物业服务企业8家,使20余个住宅小区纳入物业管理,新增物业服务面积30余万平方米,极大地的改善了市民的居住条件,提升了城市形象。

(五)大规模、集中连片拆迁改造,突破难点改造城中村和旧城区

坚持拆治并举、拆建结合,科学确定工作时序,做到旧城区、城中村拆迁和拆违并举,强力实施大规模、集中连片拆迁改造,并逐步向建制镇纵深推进。三年大变样拆迁工作。一是依法拆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省市出台的各项政策,按照“一村(片)一案”的原则,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县城东西出口、上河西大庄、县社、黄土梁子、陈家墁子和缸窑沟门等区片拆迁补偿安置方案,规范了拆迁行为,保障了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二是阳光拆迁。通过在县电视台开辟专栏、发布公告等形式,及时向全体被拆迁户公示拆迁政策、补偿安置方案、评估结果、安置楼设计方案等内容,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三是有情拆迁。通过减免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基金降低开发成本、由被拆迁户成本价购买回迁安置房等措施,解决了村民“住不进楼”的难题;采取由被拆迁户按成本价购买商业用房,以经营或租赁等方式获取收益等措施,解决了村民“养不起楼”的难题,从而激发了村民“拆房进楼”的积极性,加快了拆迁进程。本着对被拆迁户负责的原则,投资400万元建设了临时安置过渡房400间,可安置被拆迁户180余户,同时及时为拆迁户兑现过渡安置费用,多方协助拆迁户解决临时过渡难题。成功拆除了34.33万平方米,超额完成了市里下达的2008及2010年度32万平方米的拆迁任务。公路沿线等重点项目拆迁。涉及拆迁566户,拆除房屋面积9.07万平方米,完成了会展中心民族广场东侧、龙泽苑、盛丰钢铁公司四期及技改项目、平铁公路6.4公里延长线、兆丰钢铁公司扩建、民族街延伸工程、垃圾填埋场、承秦高速公路宽城段房屋及附属物、金山路拓宽工程、平青乐公路大修改造、杨三线公路拆迁工程。

二、城市建设突出问题

搜索更多关于: 宽城满族自治县城镇化进程调研报告 的文档
宽城满族自治县城镇化进程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6tyb11wzr207lr1badx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