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小学语文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10 18:59:3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小学语文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范旭雯

[摘 要]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学习语文的一种重要方式之一。为探究现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以及提高其有效性的方法,我采用观察法、访谈法和文献资料法来进行研究分析。并得出了现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降低的原因及其解决方法。

[关键词] 课程标准 小学语文课堂 小组合作学习 有效性 The validity of team leaning in elementary school language classroom

Fan Xuwen

[Abstract] \

Chinese which the new curriculum advocates.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validity of team leaning in elementary school language classroom at present and find the way to improve its validity, I adopt the observational method, interviewing method and document literature method to research and analysis. And then, I obtain the reason of the lower validity of team leaning and its solution.

[Key word] Curriculum standards; Elementary school language classroom; Team learning; Validity

1 前言

现今,课堂合作学习是语文课堂上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当前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以学生的发展為本,注重全面素质的提高。并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宣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1]在新的课程改革背景下,合作学习作為三大学习方式之一显得至关重要。

所谓合作学习,即将班内学生按成绩、兴趣、能力、性别与性格等诸方面的差异,编成异质小组,系统利用教学过程的互动性合作性来促进学习,以群体发展為评价标準,共同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小组合作学习将班级授课制条件下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改变為“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关系,将传统的教学与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因此合作学习在课堂上的实施给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机会,使学生优势互补、形成良好人际关系。[2]不仅培养学生团体合作和竞争意识,而且也发展了交往与审美的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的优点,越来越多的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採用这一方法。

合作学习意味著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的改变,使教师长期以来高高在上“传道、授业、解惑”的地位发生变化,虽然教师作為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是不能被淘汰的,但与以前不同的是,它不再是教师惟一的或常规的角色。[3]在新课程中,课堂教学的传统模式——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於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在学生交流讨论时,教师不能只是积极地旁观,更应积极地参与,在参与中放下“师道尊严”、“权威心理”,和学生一起学习探究,倾听每一位学生的心声,為学生的合作学习起潜移默化的师范作用。

那么在实际小学语文课堂中,课堂合作学习是怎样状况呢?為了更好地了解合作学习,我把调查研究范围缩小為小学语文课堂上合作学习,通过观察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4]来调查研究小学语文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湛江市第八小学的学生

2.2 研究方法 2.2.1 观察法

在湛江八小见习期间,通过听课的方式,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的情况进行观察、记录。

2.2.2 访谈法

访谈法中,我决定采取个别访谈法。有针对性地对个体进行调查研究。在课间时间,我分别选取了学优生、学困生和普通生这三类学生进行个别访谈,并记录访谈内容。

2.2.3 文献资料法

文献资料法是作为学习理论、收集信息的主要方法,其中我的信息资料主要来源于教育理论的书籍、报刊杂志以及网络下载的相关资料等。

3 结果与分析 3.1 观察结果与分析

我利用在八小见习听课时观察学生们在课堂上的表现。我发现,当老师分配小组合作讨论时,绝大多数的学生积极性很高。讨论的氛围也很激烈,彼此都表达自己的想法。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利用合作讨论的时间聊天,完全抛开老师的问题。等到老师走到他们身边才装模作样讨论的样子。我还发现,在激烈讨论的小组中,有的组员侃侃而谈,也有的组员沉默不语。

这些现象的发生不仅仅与学生的年龄、性格有关还与他们成绩有关。外向乐观的人更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而内敛的人则选择沉默。

小学生已经出现了初步的抽象思维,逐步能透过现象深入事物的本质,已能预见事物的结果。[5]能掌握大多数定义性概念,可以直接把概念的关键属性同他们的认知结构相联系,但定义性概念和规则的学习仍需具体经验的支持。主动思维开始急剧增长。他们不断认识到创造对象的作用、意义和价值,好奇心和创造意识日益浓厚。独立意识增强,敢于发表与教师、父母不同的见解。但独立的幼苗还很嫩,容易遭受挫折,要注意保护。学生学习的兴趣开始分化。因此,在开展小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更应该扮演好引导的角色,处理好学生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3.2 访谈结果与分析

以下是我针对学优生、学困生和普通生这三类学生进行的个别访谈记录结果:

表1 个别访谈结果记录

访谈问题 学困生回答 普通生回答 学优生回答

1、是否在语文课堂上进行过小组有

合作学习(即课堂讨论)?

有 有

2、小组合作的组成形式是怎样?按座位;

内部有无分工?

无分工

按座位,或老师分老师分配; 配;无分工

无分工

3、合作学习时,小组的讨论气氛气氛一般般; 气氛还好; 气氛挺好;

怎样?你的表现是怎样的? 表现不积极 表现不太积极 表现很积极

4、讨论结束后,进行汇报时,小一般般,老师会点一般般,老师会点很积极;我会积

组的表现是否积极?你的表现如名让同学起来回名让同学起来回极举手回答 何?

答;一般不回答

答;很少回答

5、合作学习时,老师有无指导? 有 有 有

6、合作学习(即课堂讨论)的时少于5分钟

间长短?

5分钟左右 5分钟左右

7、通过合作学习(即课堂讨论)没有什么意义

有无收获?

意义不大 很有收获

8、是否喜欢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不喜欢,觉得很无不喜欢

方式?

很喜欢,都会很主动

通过对三类成绩水平不等的学生围绕在课堂小组讨论情况所进行的访谈。结果显示,学优生很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并积极争取发言。而普通生和学困生则是处于被动的状态,被老师点到名字才会参与讨论并发言。而对于问到喜不喜欢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时,学困生会不喜欢并认为这是件很无聊的事,因此也不积极参与,甚至害怕或者产生厌恶的心理。这样就达不到学生交流合作、优势互补,共同进步的目的。通过访谈结果还发现成绩与积极性关系成正比。成绩越好的学生积极性越高。学优生的知识积累较多,分析能力相对较强,他们便会很渴望通过讨论和代表小组发言来表现自己。相反,普通生和学困生对

小学语文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6xqe78t885s23r4b01m9s4tl8lgyq00e3z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