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化工原理(下)复习各章知识点及复习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4 17:04:1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1.某连续精馏塔进料液中含易挥发组分55%(摩尔百分数,下同)(与此相平衡的汽相组成为75% ),要求塔顶产品含易挥发组分95%,饱和液体进料。试求:(1)求最小回流比。(2)若加料板上液体组成与进料组成相同,回流比为最小回流比的1.5倍时,求进料板上一板流下的液体组成。

***答案*** Rmin=(xD-ye)/(ye-xe)=(0.95-0.75)/(0.75-0.55)=1,

xF=xF,yF=[R/(R+1)]xF-1+xD/(R+1) , 0.75=[1.5/(1.5+1)] xF-1+0.95/(1.5+1), x F-1=0.62 2. 用连续精馏塔每小时处理100 kmol含苯40%和甲苯60%的混合物,要求馏出液中含苯90%,残液中含苯 1%(组成均以kmol%计)。试求:(1)馏出液和残液各多少kmol.h -1。 (2)饱和液体进料时,已估算出塔釜每小时汽化量为132kmol,问回流比为多少? ***答案*** ①F=D+W Fx F=DxD+WxW W=56.2kmol.h -1 D=43.8kmol.h -1 ②∵q=1 V'=V ∴L=V-D=132-43.8=88.2 R=L/D=88.2/43.6=2.02

3. 用常压精馏塔分离双组分理想混合物,泡点进料,进料量100kmol.h-1, 加料组成为50%,塔顶产品组成xD=95%,产量 D=50kmol.h-1,回流比R=2Rmin,设全塔均为理论板,以上组成均为摩尔分率。相对挥发度α=3。求:(1).Rmin(最小回流比) (2).精馏段和提馏段上升蒸汽量。 (3).列出该情况下的精馏段操作线方程。

4.在连续精馏塔中分离两组分理想溶液。已知原料液组成为0.6(摩尔分数,下同),馏出液组成为0.9,釜残液组成为0.02,泡点进料,物系的平均相对挥发度为3。试求:

(1) 每获得1 kmol/h馏出液时的原料液用量F;(W=0.52 kmol/h,F=1.52 kmol/h。) (2) 若回流比为1.5,它相当于最小回流比的多少倍?(3.99)

(3) 假设原料液加到加料板上后,该板的液相组成仍为0.6,求上升到加料板上的气相组成。 (0.721)

x?0.271;q线方程为5. 在一双组分连续精馏塔中,已知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y?0.715y?2.81x?0.91,求:(1) 回流比及进料热状况参数;(q=1.55)

(2) 馏出液及原料液组成; (xD?0.951,xF?0.501)

(3) 若回流比为3,测得从精馏段第二层塔板下降液体的组成为0.82(摩尔分数,下同),从第三层塔板上升的蒸汽组成为0.86,则此时的馏出液组成又为多少?(xD'?0.98)

5

化工原理吸收复习

基本原理与概念

气液相平衡: 物料平衡: 在总压P、温度T一定时的气液平衡关系: 全塔物料衡算;VB(Y1-Y2)=Ls(X1-X2)

PA*=f(CA) (由实验确定) 塔顶与塔任一截面间

的物料衡算:

PA*=ExA 适合低浓度气体 V(y1-y2)=L(x1-x2) PA*=CA/H

稀溶液*1 yA*=mXA 吸收操作线方程: (

L亨利

L定律) YA*=

mX?mX1?(m?1)X

y?Vx?(y2?Vx2)

传质速率方程 物料平衡与传质速率方程结合(以填料层中微元高dh为例): NA=kG(P-Pi)=kL(Ci-C) Kya(y-y*)Sdh=GSdx=LSdx 推出填料

高度的公式

Vy?V2y2被吸收的溶质量NA=KG(P-P*)=KL(C*-C) 吸 η= ?11V1y1进塔气体中的溶质量NA=ky(y-y*)=Kx(x*-x) 收 低浓度气体η=

y1?y2y1

NA=Ky(y-y*)=Kx(x*-x) 率η 定义:气体吸收操作中液体流率与气体流率之比。L/V即操作线斜率, 它可影响吸收质量和本。一个技术指标,亦是一个经济指标。 液气比L/V (L)min?VdCAy1?y2LL_______()?(1.1~1.2)()min 分子扩散基本定律:JA??DABdZx1*?x2V操V

单向扩散传递速率: NACADP?JA?N?(P?PAiCRTZGPBmA) NA?ZLCCLDm(CAi?CA)?kL(CAi?CA)

提高吸收率的两种途径: 溶剂改性

改变平衡关系: 降低温度 增加传质推动力 提高压力 增加液气比L/V 用新型填料如环鞍型,Mellapak填料

减少传质阻力 改变操作条件如改变V、L流率或温度、压力 对数平均推动力:?Ym?

?Y1??Y2ln(?Y1??Y2) 当ΔY1/ΔY2小于2时,可用算术平均推动力:?Ym??Y1??Y22

6

计算填料层高度Z的两种方法:

利用传质单元数计算塔高方法:NOG-气相总传质单元数;HOG-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 1、 平均推动法(适合平衡线、操作线为直线)Z= HOG*NOG=KVY?a?Y1?Y2X1?X2L???YmKX?a?Xm

2、吸收因数法(适合平衡线为过原点的直线,操作线为直线):NOG 查图 ;HOG=V/KYa 3、图解积分法:NOG=?Y2Y1dYY?Y? (图解积分),HOG=

VKY?a, Z=NOG×HOG

4、近似图解法:根据传质单元数的定义,由图解法求NOG

利用理论板求塔高: Z=N理论板数×H等板高度,Z=N理/η板×板间距

习题讲解

【例7-1】 操作中的吸收塔,当生产任务一定,若吸收剂用量小于最小用量,则吸收效果____ __ __。

【解题思路】所谓最小液气比及最小吸收剂用量是针对一定的分离任务而言的,当实际液气比或吸收剂用量小于最小值时,则吸收效果达不到给定的分离要求。 【答案】达不到要求

【例7-2】 对逆流操作的填料吸收塔,当脱吸因数s>1时,若塔高为无穷大,则气液两相将于塔____达到平衡。

【解题思路】因平衡线的斜率大于操作线的斜率,故操作线无限延长(塔高无限大)时,将 在高浓度端与平衡线相交,即两相在塔底达到平衡。 【答案】底

【例7-3】s1,s2,s3是3种气体在吸收过程中的脱吸因数,已知s1?s2?s3,且吸收过程的操作条件相同,试将3种气体按溶解度大小排序如下_______。 【解题思路】操作条件相同,VL相同,由s?mV可知当 s1?s2?s3有 Lm1?m2?m3,而m值愈大,表明气体溶解度愈小。

【答案】第3种最大,第2种次之,第1种最小

例7-4】欲得到一定浓度的溶液,对易溶气体所需的分压_____,而对难溶气体所需的分压则_____。

【解题思路】由亨利定律P?Ex难溶气体的E值很大,故需要的分压高,而易溶气体的E值很小,故需要的分压低。 【答案】较低,很高

【例7-5】 当气体处理量及初、终浓度已被确定,若减少吸收剂用量,操作线的斜率将______,其结果是使出塔吸收液的浓度______,而吸收推动力相应_______。

【解题思路】由题意知V、y1、y2已经确定,减少L用量意味着液气比减小,因低浓度端 已固定,故操作线斜率变小且向平衡线靠近,使传质推动力变小。又由物料衡算:

V(y1?y2)?L(x1?x2)?常数 可知当x2一定时,L减小,x1必增大。

7

【答案】变小;变大;变小

【例7-6】对常压下低浓度溶质的气液平衡系统,当液相总浓度增加时,其相平衡常数m将 。

【解题思路】由亨利定律 y?mx?mcA c式中 cA 溶质的浓度,kmolm3; c 溶液总浓度,kmolm3; 由题知y,cA不变,c增加,故m必增大。

【答案】增大

【例7-7】在逆流操作的填料塔中,用纯溶剂吸收某气体混合物中的有害成分。已知 平衡关系为Y=2X,操作液气比

L?2,入塔气中含0.007(摩尔分数,下同),出塔液相浓度V为0.003, 则气相总传质单元NOG? 。若将填料塔改为板式塔,则理论板数NT=

【解题思路】由物料衡算求Y2??V?Y1?Y2??L?X?X2??1?。

??X2?0

所以 Y2?Y1?L?2 Y1?0.007 VLX2?0.007?2?0.003?0.001 VmV?1,可知平衡线与操作线相互平行,二线间垂直距离处处相等,故用对数平由于s?L均推动力法求NOG。

?Ym??Y2?Y2?mX2?Y2

NOG?Y1?Y2Y1?Y20.007?0.001?6 =?0.001?YmY2当s?1时,有 NT?NOG?6 【答案】6;6

自测题

8

化工原理(下)复习各章知识点及复习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72ij7bklz58u612wq32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