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场压实表观密度 / 配合比设计理论表观密度
配合比设计理论现场压实表观密度 / 现场压实表观密度
现场压实容重 / 配合比设计理论容重
配合比设计理论容重 / 现场压实容重
(17)测定水泥净浆凝结时间试验中,试验步骤正确的是( ) 。 ①称取水泥试样 500 g ,以标准稠度用水
量制成标准稠度的水泥净浆一次装满试模,振动数次后刮平,立即放人湿气养护箱中。记录水泥全部加入 水巾的时问作为凝结时间的起始时间。
②初凝时间的测定。试件在湿气养护箱中养护至加水
30 min 时进
行第一次测定。 ③首先调整凝结时间测定仪,使试针接触玻璃板时指针对准零点。 由水泥全部加入水中至终凝状态的时间为水泥的终凝时间。
④终凝时间的测定。
①②③④
②①③④
③②①④
③①②④
(18)下列实验条件中,不会导致混凝土极限拉伸试验结果偏低的是( )
试件成型装料不均匀,骨料集中
拉伸试验时有偏心
加荷速率过慢
采用大尺寸试件
(19)《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对石料含泥的定义是:石料中小于( )的黏土、淤泥及细屑的总含量。
0.75mm
2.10mm
***
***
2.mm
2.11mm
(20)钢筋拉伸时由受力直至拉断,全过程按顺序可分为以下 4 个阶段( )。
弹性、屈服、缩颈、强化
弹性、屈服、强化、缩颈
弹性、强化、缩颈、屈服
弹性、强化、屈服、缩颈
(21)下列哪项指标中有任一项不合格的,即为不合格品水泥?( )
细度、终凝时间、强度、氧化镁
强度、安定性、氧化镁、初凝时间、终凝时间
强度、混合物掺加量、初凝时间、三氧化硫
(22)导热系数是指厚度 1 m、表面积 1m2的材料,当两侧面温差为 l ℃时,在 l 位为 kJ/(m 2 h2℃ ) 。导热系数越小,材料的隔热性能愈(
) 。
好
差
不变
(23)根据 DL/T5215-2005 ,检验橡胶止水带的橡胶与金属黏合性,要求其断裂面在(弹性体内
金属体内
***
h 内所传导的热量,其单)。
***
弹性体内或金属体内
橡胶与金属的接缝处
(24)Rp0.2 表示( ) 。
规定非比例延伸率为 20%时的应力
规定比例延伸率为 20%时的应力
规定非比例延伸率为 0.2%时的应力
规定比例延伸率为 0.2%时的应力
(25)下列水泥品种中,绝热温升最高的是( )
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中热水泥
早强水泥
硅酸盐水泥
(26)采用( )措施,不利于提高混凝土抗冻性。
掺加引气剂
降低水胶比
大掺量粉煤灰
选用优质骨料
(27)水泥取样应有代表性,可以连续取,也可以从 20 个以上不同部位取等量样品,总量不少于(12kg
20kg
***
) 。
***
10kg
25kg
(28)水泥的物理力学性能技术要求包括细度、凝结时间、安定性和( ) 等。
烧失量
强度
碱含量
三氧化硫
(29)下列措施中,不利于提高混凝土抗裂性的技术措旌是( ) 。
采用高 Mg0含量(3.5%~5.0%) 的水泥
适当引气
采用线膨胀系数低的骨料
采用矿渣粉等量替代粉煤灰
(30)水泥胶砂流动度试验中,下列试验步骤正确的是( ) 。 ①在拌和胶砂的同时,用湿布抹擦跳桌台、
②制备胶砂。 ③将拌好的水泥胶砂
捣棒、带锥圆模和模套内壁,并把它们置于玻璃板中心,盖上湿布。 迅速地分两层装入模内, 按照规定的次数振捣胶砂试样。 直径与其垂直的直径,计算平均值,取整数,以
④跳动完毕,用卡尺测量水泥胶砂底面最大扩散
⑤振
mm为单位表示,即为该用水量的水泥胶砂流动度。
压完毕,取下模套,用小刀由中间边缘分两次将高出带锥圆模的胶砂刮去。
①②③④⑤
②①③⑤④
①③②④⑤
①③②⑤④
(31)水泥砂浆抗压强度试件为( )。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