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标准系列-1(体育场建设标准)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10 13:53:3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四章 主要项目构成与建筑面积指标

第十五条 体育场由运动场地、看台、辅助用房和设施等部分组成。应根据相应赛事等级确定各部分建筑面积指标。

第十六条 运动场地包括:比赛场地和热身场地,其规格和设施标准应符合足球和田径运动项目规则和赛事的相关规定。

第十七条 看台包括:观众席(含无障碍坐席)、运动员席、媒体席、主席台和包厢等,应根据体育场等级和赛事要求进行设置。

第十八条 无障碍坐席位至少应按看台总坐席数的2‰设置,位置应方便入席及疏散。 第十九条 主席台的规模宜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主席台坐席指标 (席)

观众总规模 主席台规模 10000席以下 10000席以上 1%—2% 0.5%—1% 第二十条 辅助用房包括:观众用房、运动员用房、竞赛管理用房、媒体用房、场馆运营用房、技术设备用房和安保用房等,其功能布局应满足比赛要求,具有通用性和灵活性,便于使用和管理,并解决好平时与赛时各类用房的利用问题。 第二十一条 观众用房包括:观众区、贵宾区和其他(赞助商区)。观众用房应与其看台区接近,建筑面积应与其使用要求及使用人数相一致,并配置相应的服务设施。 第二十二条 运动员用房应符合下列要求:

运动员用房应包括:运动员及随队官员休息室、兴奋剂检查室、医务急救室、检录处和赛后控制室等。

运动员用房最低标准应符合表4规定。

表4 运动员休息室、兴奋剂检查室、医务急救室、检录处和赛后控制室建筑面积指标(m)

等级 特级 甲级 乙级 丙级 运动员休息室 800 m2(4套) 400 m2(2套) 300 m2(2套) 200 m2(2套) 兴奋剂检查室 65 m2 60 m2 50 m2 无 医务急救 35m2 30m2 25m2 25m2 检录处 1200 1000 800 室外 赛后控制室 40 40 20 无 2

注:1、体育场检录处指第二检录处,体育场第一检录处设置在热身场地处。

2、赛后控制室面积为男女合计面积。

第二十三条 竞赛管理用房应包括:组委会办公和接待用房、赛事技术用房、其他工作人员办公区、储藏用房等。最低标准应符合表5的规定。

表 5 组委会办公和接待用房、赛事技术用房、其他工作人员办公区和储藏用房建筑面积指标(m2)

等级 组委会办公和接待用房 特级 甲级 550 300 200 150 250 200 150 30 赛事技术用房 其他工作人员办公区 100 80 60 40 600 400 300 200 储藏用房

乙级 丙级 第二十四条 媒体用房应包括:媒体工作区和媒体技术支持区。媒体工作区包括:新闻发布厅、记者工作区、记者休息区、评论员控制室(CCR)、转播信息办公室(BIO)和新闻官员办公室等。媒体用房最低标准应符合表6的规定。

表6 媒体用房建筑面积指标 (m2)

等级 特级 甲级 乙级 丙级 新闻发布厅 225m2(150人) 150m2(100人) 120m2(80人) 75m(50人) 2记者工作区 300m2 200m2 160m2 100m 2记者休息区 75m2 50m2 40m2 25m 2评论员控制室(CCR) 25m2 20m2 15m2 转播信息办公室(BIO) 25m2 20m2 15m2 新闻官员办公室 25m2 25m2 15m2 15m 2

第二十五条 技术设备用房包括:计时记分用房和扩声、场地照明机房。计时记分用房应包括:计时控制,计时与终点摄影转换,屏幕控制室,数据处理室等。技术设备用房最低标准应符合表7的规定。

表7 体育场技术设备用房建筑面积指标 (m)

等级 特级 甲级 乙级 丙级 临时设置 20 12 40 终点摄像机房(m2) 显示屏控制室(m2) 数据处理室(m2) 灯光控制室(m2) 扩声控制室(m2) 2

100 80 50 30 20 30 15 10 20 10

第二十六条 场馆运营用房包括:办公区、会议区和库房。

第二十七条 其他设备用房应包括:消防控制室,电气系统用房、设备机房和设备库房等。

第二十八条 安保用房包括:安保观察室、安保指挥室。

第五章 建筑标准

第二十九条 体育场应充分满足相应级别的体育竞赛要求,同时应满足观众观看比赛所需要的视觉及声学环境要求。

第三十条 体育场的建设除满足相应体育竞赛要求外,场地及用房还应兼顾全民健身等活动要求。

第三十一条 体育场结构形式应满足大空间、大跨度的建筑设计要求,同时兼顾经济性和合理性。

第三十二条 体育场空间形式、设备选型、材料选用应充分考虑节能、环保等可持续发展要求。

第三十三条 体育建筑应便于维护管理,同时应有安全、可靠的措施能够应对使用中发生的紧急情况和意外事件。

第三十四条 体育场的建设应考虑体育运动的特点,考虑老幼及残障人士等不同使用对象的特殊要求。

第三十五条 在满足足球和田径比赛要求同时,适当考虑其他的运动项目。内部辅助用房应有一定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第三十六条 运动场地界线外围须按照规则设有缓冲区域、通行宽度及安全防护等要求。

第三十七条 运动场地应选用符合体育竞赛要求的专用材料。

第三十八条 看台平面布置应根据比赛场地和运动项目,使多数席位处于视距短、方位好的位置。

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标准系列-1(体育场建设标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79s27brlp6c4rp7potv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