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型)培养方案
(院系: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代码:0852)
一、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目标是:
1、 进一步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的理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优良的学风。
2、 在集成电路工程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和必要的实验技能,熟悉所从事研究方向的科技发展前沿和动态,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领域内的科学研究工作、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 3、 具有健康的体格。 二、研究方向
1、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与系统设计 2、 微纳电子器件模拟与建模 3、 网络与智能信息系统 4、 嵌入式系统与应用
三、 招生对象
具有学士学位的大学本科电子信息类、物理类、自动化类、计算机应用类和数学类等相关专业的优秀毕业生。 四、 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一年,学位论文时间二年。
五、 课程设置
课程体系一(适用于研究方向1、2)
类别 A 类 公共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第一外国语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180 36 4 1 第一学年 第一学期 考核方式 考试 考试 课 自然辩证法 高等半导体物理 高等半导体器件物理 半导体集成电路原理与设计(孟) 数值分析原理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物理学 微电子器件模拟与建模 VLSI工艺及工艺CAD MEMS原理 高等数理方法 高等固体物理 MATLAB基础及应用 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 集成电路设计与分析专题 54 54 54 54 54 54 54 54 54 72 54 54 54 54 2 3 3 3 3 3 3 3 3 4 3 3 3 3 第二学期 第一学期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第二学期 第二学期 第三学期 第三学期 第三学期 第二学期 第三学期 第一学期 第一学期 第三学期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综述 B类 基础理论课 C类 专业必修课 D类 专业选修课
课程体系二(适用于研究方向3、4)
类别 A 类 公共课 课程编号 B类 基础理论课 专业必修 C类 课程名称 第一外国语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自然辩证法 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 人工智能基础 嵌入式操作系统 数值分析原理 网络数据库系统 机器学习 DSP与微控制器应用 计算机网络与应用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180 36 54 54 54 54 54 54 54 54 54 4 1 2 3 3 3 3 3 3 3 3 第一学年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第一学期 第一学期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第二学期 第二学期 第二学期 第一学期 考核方式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综述 综述 考试 考试 综述 综述 考试 课 信息安全与防护 网络与智能信息系统专题 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 嵌入式系统专题 MATLAB基础及应用 36 36 36 54 54 2 2 2 3 3 第二学期 第三学期 第三学期 第三学期 第一学期 综述 综述 综述 综述 考试 D类 专业选修课
六、 学位论文
对学位论文的具体要求,按照学校研究生部有关规定执行。 七、 答辩与学位授予
按照学校研究生部有关规定执行。 八、 参考书目
参见教学大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