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福建省漳州市2019-2020学年中考第五次质量检测物理试题含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31 4:28:0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B.电路的最大总功率为3.6W C.R2消耗的电功率先变大后变小

D.图乙中C点表示滑片位于中点时的状态 D 【解析】 【详解】

由图甲可知,电阻R1和滑动变阻器R2串联,电压表测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当滑片位于a端时,R2接入电路的电阻为0Ω,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由图象R1 ①, 可知,Ia=0.6A,电源电压U=IaR1=0.6A×

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时,电路中电阻最大,电流最小,根据串联分压可知电压表的示数最

Ub4V==20Ω; 大,由图象可知,Ib=0.2A,Ub=4V,则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2=

Ib0.2AR1+4V②, 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电源电压:U=IbR1+Ub=0.2A×R1=0.2A×R1+4V,解得:R1=10Ω, 由电源的电压不变,可得:0.6A×

电源电压:U=IaR1=0.6A×10Ω=6V,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0.6A=3.6W,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电路的最大总功率:P最大=UIa=6V×

U2R2U2)?R2?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P2=IR2=(,当R2=R1=10Ω时,P2有最大

R1?R2(R1?R2)2?4R1R22

值,而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Ω,所以滑片P从a端移动到b端,R2消耗的电功率先变大后变小,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滑片在中点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一半,电路中的电流I

U6V?11=0.3A,由图象可知,对应于D点,故D错误,符合题意。 中=

R1?R210Ω+?20Ω2210.以下实验均需要进行多次测量: ①“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多次测量

②“研究杠杆的平衡”时,改变动力(臂)和阻力(臂),多次测量 ③“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时,换用不同定值电阻,多次测量

④“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电阻”时,多次测量电阻两端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 上述实验中多次测量目的是寻找规律的是 A.②③ A 【解析】 【详解】

B.①③

C.①②

D.②④

①“测量物体的长度”时,由于测量工具或测量方法等会产生实验误差,为了减小误差采取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

②“研究杠杆的平衡”时,改变动力(臂)和阻力(臂),多次测量是为了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总结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一般规律;

③“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时,尤其是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时,如果两个电阻阻值相同,测量的电流也会相同,就会得出“并联电路各支路电流相等”的错误结论,因此为了寻找普遍规律,换用不同电阻多次测量;

④“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时,测量的是定值电阻的阻值,测量值是个定值,多次测量可以比较测量值减小误差。

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题意。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 11.关于能源和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紫外线和红外线都属于电磁波 B.目前核电站获得核能的途径是核聚变

C.煤是可再生能源,以煤为燃料的火力发电容易造成环境的污染 D.光纤通信是利用激光在光导纤维中沿着光纤的中轴线直线传播来实现的 AD 【解析】 【详解】

A、微波、无线电波、红外线、紫外线,都是电磁波,只是它们的频率和波长是不同的,故A正确; B、目前核电站获得核能的途径是核裂变,故B错误;

C、煤是不可再生能源,以煤为主要燃料的火力发电容易造成环境污染,故C错误;

D、光纤通信是以频率单一,光纤通信是利用激光在光导纤维中沿着光纤的中轴线直线传播来实现的,故D正确。

12.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上,手推木块向右压缩轻质弹簧至图甲所示位置;松手后,木块最终静止在图乙所示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恢复原状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减小

B.木块离开弹簧后最终会停下,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C.木块离开弹簧后减速运动过程中,水平面对木块的阻力不变 D.图乙中,木块受到的支持力和木块受到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AC 【解析】

【详解】

A、弹簧恢复原状过程中,弹簧的形变逐渐减小,则弹簧的弹性势能逐渐变小,故A正确;

B、木块最终停下来,是因为摩擦力改变了木块的运动状态,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而不是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故B错误;

C、木块离开弹簧后,木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没有变,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阻力)不变,故C正确;

D、因为物体在水平面上,所以木块受到的支持力和木块受到的重力大小相等,且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都作用在木块上,所以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13.下列有关光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A.近视眼的矫正是配戴合适的凸透镜

B.用照相机照相时,景物在照相机镜头的二倍焦距以外 C.人站在穿衣镜前看到自己在镜中的像是实像 D.游泳池注水后,由于光的折射看上去好像变浅了 BD 【解析】 【详解】

A、近视眼是晶状体的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因此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故A错误;

B、照相机是根据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故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二倍焦距之外,故B正确;

C、穿衣镜是平面镜,人站在穿衣镜前看到自己在镜中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故C错误;

D、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是由于光从水中通过空气进入人的眼睛时发生的折射现象,故D正确。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分)

14.苏州是评弹的发源地。评弹常见的伴奏乐器有三弦、琵琶等。观众可以根据乐器发出声音的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分辨出是哪种乐器;琴师调节琴弦的松紧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音色 音调 【解析】 【详解】

三弦和琵琶发声的音色不同,可以通过音色区分不同的乐器;调节琴弦的松紧,振动的频率不同,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15.人眼看物体的原理和凸透镜成像的原理相同.正常人的眼睛,看到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____(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矫正近视眼所佩戴眼镜的镜片是____透镜.

缩小 凹 【解析】 【分析】 【详解】

[1]人眼的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胶片,人的眼睛相当于照相机,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近视眼所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前方,为了使像正好呈在视网膜上,应使光线推迟会聚,使所成的像相对于晶状体后移,所以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

16.如图所示,斜面长S=10m,高h=4m.用沿斜面方向的推力F,将一个重为150N的物体由斜面底端A匀速推到顶端B.运动过程中物体克服摩擦力做了200J的功.求:

(1)运动过程中克服物体的重力做的功W=_____J; (2)斜面的机械效率η=_____; (3)推力F的大小F=_____N. 600 75% 80 【解析】 【详解】

克服重力做功:WG?mgh=600J;机械效率:?=W有用W总=600?100%=75%;推力做功800WF?800J,F=

WF?80N. S17.足球场上,守门员将球扑出禁区,说明力可以_______;小莉在橡皮泥上印上漂亮的指印,说明力可以___________。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改变物体的形状 【解析】 【分析】 【详解】

[1]足球场上,守门员将球扑出禁区,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小莉在橡皮泥上印上漂亮的指印,橡皮泥的形状发生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18.市公交公司为了保证人们的上下车安全,在公交车上安装了“电视监控器”.凸透镜是该装置的光学系统,“电视监控器”的摄像头能成___(填“正立”或“倒立”)、___(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倒立 缩小

福建省漳州市2019-2020学年中考第五次质量检测物理试题含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7mx24bfmx57eja0pqkz5136q5t3t4006v7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