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河中学七年级导学案 第二单元
“基于标准的教学和评价”课堂教学设计参考模版
科 目 语文 设 计 者 王航 学校 梨河镇初级中学 授课班级 七二班 学生人数 49人
课 题__《_最后一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 型 新授 授课日期 3月26日
一、课标描述(摘要)及其解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目标解说是这样的: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2.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3、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二、教材分析
《最后一课》是法国作家都德写的一篇短篇小说这篇小说选材巧妙,以小见大,选取一所普通小学中最后一堂法语课来反映尖锐的民族矛盾以及法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感情这篇文章在对人物进行心理描写的同时,成功地把景物描写、细节描写、人物行动描写结合起来塑造人物,而且还运用了烘托、对比的手法,把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细腻地表现出来了
三、单元(章节)目标
学习这一单元,要反复朗读,整体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并揣摩精彩段落和关键词句,学习语言运用技巧。
四、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自学能力,对文中的生字词有能力通过自学就解决;但是,对于分析、体会诗歌内在的感情还不是很好,尤其是学生的总体朗读素养还不够,可利用诗歌教学的契机对他们进行必要的良好的朗读训练,提高他们地朗读素养。
五、学习目标
1、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正确读写”哽住”等十二个词语,说出?最后一课?的特殊含义。
2、抓住关键词句理解其深刻含义,分析出小弗朗士及韩麦尔先生的人物形象。 3、学习本文出色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并能够运用到平时写作中去。
1
梨河中学七年级导学案 第二单元
六、 评价方案设计
1、针对目标一,采用板演的方式进行测评; 2 针对目标二,采用的提问的方式进行测评; 3、针对目标三,采用习作的方式进行测评; 七、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抓住关键词句理解其深刻含义,分析出小弗朗士及韩麦尔先生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出色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并能够运用到平时写作中去。 八 、学习过程
检查预习 1、正音正字。
哽住( ) 赚钱( ) 捂住 ( ) 踱步 ( ) 惩罚 ( ) ....钥( )匙 祈祷( ) 宛转 ( ) 诧异 ( ) 懊悔 ( ) ......皱边 ( ) 郝叟( ) ... 2、介绍都德
都德,法国小说家。1868年出版长篇自传体小说《小东西》,获得巨大成功,并以此在法国文坛上享有?著名小说家?的声誉。1870年?普法战争?期间,他的《最后一课》《柏是一位多产作家,一生写有12部长篇小说,4部短篇小说集。
整体感知
?最后一课” 的特殊含义是什么?
本文的两个主要要人物是谁? 合作探究
通读课文,想一想,小弗朗士上课前后思想感情有什么变化?什么原因使他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2
梨河中学七年级导学案 第二单元
韩麦尔先生是这篇课文的主要人物之一。作者是怎样刻画这一感人形象的呢?请画出描写韩麦尔先生的句子,分析其人物形象。
例: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
这是对韩麦尔先生外貌的描写,在最后一堂法语课时,穿上节日盛装,是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课,也是为了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充分表现了韩麦尔先生对祖国深沉的热爱。
中考链接
最后一课(节选)
郑振铎 学生们不到的人很少。
\今天的事,\我说道,\你们都已经知道了吧,\学生们都点点头。\我们已经议决,一看到一个日本兵或一面日本旗经过校门。立刻便停课,并且立即的将学校关闭结束。\ 学生们的脸上都显现着坚毅伪神色,坐得挺直的,但没有一句话。 \但是我这一门功课还要照常的讲下去。一分一秒也不停顿,直到看见了一个日本兵或一面日本旗为止。\我不荒废一秒钟的工夫,开始照常的讲下去。学生们照常的笔记着,默默无声的。 这一课似乎讲得格外的亲切,格外的清朗,语音里自己觉得有点异样;似带着坚毅的决心,最后的沉着;像殉难者的最后的晚餐,像冲锋前的士兵们的上了刺刀,\引满待发\。
然而镇定,安详,没有一丝的紧张的神色。该来的事变,一定会来的。一切都已准备好。 谁都明白这\最后一课\的意义。我愿意讲得愈多愈好;学生们愿意笔记得愈多愈好。 讲下去,讲下去,讲下去。恨不得把所有的应该讲授的东西,统统在这一课里
3
梨河中学七年级导学案 第二单元
讲完了它;学生们也沙沙的不停的在抄记着。心无旁用,笔不停挥。 别的十几个课室里也都是这样的情形。
对于要\辞别\的,要\离开\的东西,觉得格外的恋 恋。黑板显得格外的光亮,粉笔是分外的白而柔软适用,小小的课桌,觉得十分的可爱,学生们靠在课椅的扶手上,抚摩着,也觉得十分的难分难舍。那晨夕与共的椅子,曾经在扶手上面用钢笔,铅笔,或铅笔刀,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涂写着,刻划着许多字或句的,如何舍得一旦离别了呢!
1.?谁都明白这‘最后一课’的意义?这句话说的?‘最后一课’的意义?是什么?
2.在?最后一课?上,?我?有哪些不同于往常的表情?为什么会有这种表情?
3、节选部分的最后一段写学生们对黑板、粉笔、课桌、课椅等的依恋,目的是什么?
4、本文于都德的《最后一课》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九、作业设计
描写一位自己在生活中最熟悉的人,至少运用三种描写手法。(不少于300字)
十、板书设计
最 后 一 课
都 德 人物:小弗朗士、韩麦尔先生
课前:幼稚、贪玩、吃惊、诧异 爱祖国
4
梨河中学七年级导学案 第二单元
情节:上课:悔悟、难过、庄重、和蔼、严肃 恨敌人 下课:懂事、 环境:普鲁士兵出操、收操 十一、课后反思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