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护面墙施工方案
一 、编制依据
1、郧十高速公路第九合同段施工招标文件。 2、郧十高速公路第九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4、《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6、当地的水文、气象及本项目的地质资料。 7、国家和当地地方法令、法规具体规定。
8、《湖北郧十高速公路工地建设标准化管理实施细则》。 9、业主对本合同段工程的质量和工期要求。 10、我集团公司以往的施工经验和技术、设备能力。 二、工程概况
YSTJ-09合同段K54+435~K54+460左侧第一、二级挖方边坡防护原设计为拱形加人字形骨架植物,后因边坡坡脚岩层破碎造成此段边坡刷坡过程中塌方,后经设计变更将第一级边坡防护改为4m高路堑墙和4m高护面墙,第二级边坡防护改为8m高护面墙,长25m、M7.5浆砌片石208m3。对回填后的边坡加强支挡,封闭边坡表面,防止地表水入渗软化坡体,延缓坡面岩体风化、改善边坡景观的作用,本设计采用浆砌片石实体护面墙。
护面墙设计示意图
1
三、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组织工区有关施工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学习施工图纸、施工规范、合同文件以及有关施工的技术文件。对工区施工人员及技术人员、现场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认真执行各项施工技术规范。 2、施工放样准备
⑴、平面测量
项目部测量组负责控制测量。用全站仪根据主导线点数据采用极坐标原理准确地放出结构物控制桩。控制桩布置在构造物基坑开挖线外≥5m便于长期保存的地方,并用水泥混凝土加以保护,监理工程师复核签认后,作为细部放样的依据。
项目部测量组应对每一构造物进行不少于四次控制测量检测,即基础片石砼施工前、台身片石砼施工前,确保片石挡土墙平面位置满足规范要求。
⑵、高程测量
施工临时水准点由测量组从四等水准点引入,并用水泥混凝土加以保护。临时水准点的闭合差应达到规范要求,进行总平差,并经监理工程师复核签认,作为临时基点高程。 3、人员、机械准备
我项目部所有护面墙施工的机械设备、人员已按合同规定进场,性能、数量满足施工需求并已调试到位。 4、施工便道引入
在征地问题得到解决后,利用晴好天气在公路用地范围内修通纵向施工便道,以便组织材料进场。待路堤低洼地段贯通并填筑到一定高度后,可将成型路基作为施工运输道路。 5、场地布置
布置构造物施工场地时,应本着珍惜土地、降低成本的原则,在有条件的地方,尽量在公路用地范围内平整场地。如果红线范围内不便于布置施工场地,应考虑征用临时用地。 6、工地供水和供电规划
⑴、供水
2
本合同段所处地区地下水资源丰富,各构造物养生用水,可采用挖掘机在构造物旁开挖临时蓄水池,用水泵抽取。
⑵、供电
各施工队施工现场用电有条件的从附近变压器接入,无条件的采用柴油发电机自发供电。 四、施工工艺 1、施工工序及工艺
护面墙施工工艺工序为:边坡修整→测量放样→基坑开挖→材料准备及砂浆拌合→砂浆试件→基坑检验→墙体砌筑→养护。
①边坡修整
护面墙施工墙,应对已开挖的坡面进行清理,清除松散岩土体及危石,检查有无欠挖部分,对欠挖部分应予以削平,以防影响护面墙的有效厚度。
②测量放样
由测量班现场放样,确定护面墙的位置及墙底基坑开挖位置。 ③基坑开挖
根据断面尺寸或标高,人工配合机械开挖,如断面尺寸小,则人工开挖,如机械开挖,则底部预留10cm人工清除,避免扰动底部原状土。基坑开挖应跳开挖,不宜全段贯通开挖。
④材料准备及砂浆拌合
提前准备好所用的片石、砂、水泥和水,机械设备为砂浆搅拌机,严禁采用人工拌合,现场挂设配合比标示牌,每个砂浆搅拌机都配备台秤、簸箕和水桶,便于计量,砂浆应随拌随用。
⑤砂浆试件
砂浆试件制作,每班2组,或每100m3要制作2组,不足按2组取样。 ⑥基坑检验
基坑开挖好后,对基坑进行检验,包括基坑尺寸、基底承载力,自检合格后,根据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确认,才可进行下道工序。
⑦墙体砌筑
a、为了控制好墙身外侧的坡度,在砌筑前,首先用松木板钉好坡度架,其坡度按各段设计图纸进行控制。坡度架制作好后立于砌筑段的两端,并拉小线进
3
行砌筑。
b、砌筑顺序以分层进行为原则。底层极为重要,它是以上各层的基石,若底层质量部符合要求,则要影响以上各层。分层砌筑时,应先角石,后边石或面石,最后才填腹石。
c、护面墙较长,按图纸设计要求砌筑或按10~15m分一段,分段砌筑时,分段位置应设在变形缝或伸缩缝处,各段水平砌缝应一致,缝板安装应位置准确、牢固,缝板材料应符合设计规定。
d、相邻段护面墙设计高差较大时应先砌筑高墙段。护面墙每天连续砌筑高度不宜超过1.2m。砌筑中墙体不得移位变形。砌筑护面墙应保证砌体宽(厚)度符合设计要求,砌筑中应经常校正挂线位置。
e、砌石底面应卧浆铺砌,立缝填浆捣实,不得有空和贯通立缝。砌筑中断时,应将砌筑好的石层空隙用砂浆填塞饱满,再砌筑时石层表面应清扫干净,洒水湿润。工作缝应留斜茬。
f、护面墙外露面应留深10mm~20mm的勾缝槽,按设计要求勾缝。勾缝宜采用1:1.5~1:1.2的水泥砂浆,并应嵌入砌缝内约2cm。勾缝前,应先清理缝槽,用水冲洗湿润,再在缝内抹适量水泥净浆。勾缝应保持砌后自然缝,不应有瞎缝、丢缝、裂纹和粘结不牢等现象。成活的灰缝水平缝与竖直缝应深浅一致、交圈对口、密实光滑,搭接处平整,阳角方正,阴角处不能上下直通,勾缝应整齐、拐角圆滑、宽度一致、不出毛刺,不得空鼓、脱落。
g、片石分层砌筑以2~3层石块组成一工作层,每工作层的水平缝大致平齐,竖缝应错开,错开不小于8cm,不能贯通。
h、护面墙外圈定位行列和转角石选择形状方正、尺寸相对较大的片石,并长短相间与里层砌块立交接成一体,上下层石块应交错排列,避免竖缝重合。
i、较大的砌块应使用于下层,石块宽面朝下,石块之间均要有砂浆隔开,不得直接接触,竖缝较宽时可在砂浆中塞以碎石块,但不得在砌块下面用小石子支垫。
j、砌体中的石块应大小搭配、相互错叠、咬接密实并备有各种小石块,作挤浆填缝之用,挤浆时可用小锤将小石子敲入缝中。
k、预埋泄水管应位置准确。泄水孔每隔2m设一个,渗水处适当加密,上下排泄水孔应交错设置。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