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粤教科技版《科学》教学设计五年级下册第6课《设计与制作:我的小桥》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
《设计与制作:我的小桥》是《科学》五年级下册“身边的桥梁”单元的最后一课。在前几课,学生学习了几种不同的桥梁和桥梁中的框架结构。本课正是利用前几课所学的知识,让学生自己设计并动手制作一座小桥。这是对之前所学知识的一次综合运用。
本课的教学内容由5个环节组成:任务—设计—制作—测试—评价与改进。这也是工程设计的主要步骤。通过任务驱动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桥梁,然后动手制作和测试,最后不断完善自己的作品。
二、学情分析
随着技术与工程领域的内容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课堂上,学生设计方案的能力和进行工程实践的能力不断提高。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已经对梁桥、拱桥、悬索桥和桁架桥等桥梁类型的结构特点和科学原理有了一定的认识。本课正是启发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根据需求,设计并制作桥梁模型。
在教学中,教师要强调让学生经历任务—设计—制作—测试—评价与改进这5个步骤,让学生充分体验工程实践活动,养成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目标
1.能根据任务,分析可利用的材料,形成设计方案,并简单评估其可行性。2.能从多方面评价小桥设计,提出改进和完善建议。3.能按照设计,分工合作,完成制作。
4.能根据别人的意见,反思、调整自己的方案,改进小桥。
5.了解桥梁建设需要由多个系统组成,体会工程是以科学和技术为基础的系统性工作。
12粤教科技版《科学》教学设计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并制作一座桥梁模型。教学难点:用合适的材料制作符合要求的桥梁模型。
五、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吸管、木条、报纸、胶水、尺子、绳子、重物、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课件。
学具准备:《科学学生活动手册》。
六、教学过程
(一)任务
媒体:出示建设大桥的图片。
任务:我们学习过几种不同类型的桥梁。今天,我们来设计并制作一座小桥吧。
要求:制作一座能承重500克、跨度达50厘米的桥梁。(二)设计1.确定桥梁的类型
媒体:四种桥梁的图片(梁桥、拱桥、悬索桥和桁架桥)。
引导:我们学习过四种不同类型的桥梁。如果要你设计出符合任务要求的小桥,你会搭建哪种类型的桥梁呢?
2.确定使用的材料
媒体:出示提供的几种材料(吸管、木条、报纸、胶水、尺子、绳子、重物)。问题:你打算选用什么材料制作桥梁模型?3.画出桥梁的设计图
任务:小组合作,完成《科学学生活动手册》任务1:填写作品名称、所需材料并画出设计图。
4.汇报与评价
汇报:各小组上台汇报自己的设计图,说说用什么方法达成对桥梁承重和跨度的要求。
评价:请大家对其他组所展示的设计图和建造计划进行评价,并提出建议。
23粤教科技版《科学》教学设计(三)制作
任务:领取所需的各种材料,按照设计图进行制作。
步骤:(1)制作桥梁模型的构件;(2)用适当的方法把各个构件组装在一起;(3)对桥梁模型进行调整和美化。
(四)测试
要求:各小组展示制作的桥梁并进行测试。
测试:测量桥墩之间的跨度是否达到50厘米或以上,然后放上一定的重物进行测试。
规则:在加放重物时应该慢慢增加重量,增加到500克重物而桥没有发生明显变形,则制作成功。
(五)评价与改进
问题:你对其他小组制作的桥梁模型有什么看法和建议?还可以从哪些方面继续改进?
任务:完成《科学学生活动手册》任务2:填写桥梁模型评价表。
七、板书设计
第6课
设计与制作:我的小桥
任务—设计—制作—测试—评价与改进
承重500克
确定类型和材料画出设计图
跨度50厘米
(设计者:黄昕)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