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13、《古诗两首》课堂教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9 3:49:3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古诗十分注重形象描绘,尤其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直观的形象可以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感知诗文的内容。诗中有画,画有有诗。指导学生观察图画,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了解了诗中的主要人物一牧童,还有诗中的其他事物,如树林,黄牛等。看似看图,实是在识诗。通过说话练习,尽管说的内容不一定全面,但能达到让学生初步感知诗的内容的目的。另一方面,也在潜移默化中渗透古诗是怎么样写成的一诗人是在看到这样的情景时写出了自己的“所见”。

“所见”一般理解为所看见的,其实“见”的过程还有“听”的过程,“想”的过程。但是不能把这样的理解强加给学生,让孩子们用“见”组词,其实为后面全面地认识“所见”做好铺垫。

让每一个学生读准、读好、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乐读是读好的基础,在引导读的过程中,形式要灵活多样。 这首古诗基本属于自描的手法,只要把关键的词语弄懂了,学生很容易理解诗句的内容,再加上前期学生“说”的铺垫,因此待学生质疑后,让学生自己说一说诗句的意思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不同的句式表达,一方面落实说的训练,检验学生的理 让学生有感情地诵读古诗,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需要做到两点:一是把学生带人情景,让学生想象着读,让学生

在情景中自由表达。二是需要借助一定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让学生和前面的语句进行对比诵读。

重组前一课的语言形式,变换生字的语言环境,有效的促进生字的再认,并且四字一组,朗朗上口,在齐读中顺其自然地初步体会初夏的活力。

借助画面,激发想象,充分朗读,朦胧地体会诗句表达的和谐的意境。引导个性化的阅读,培养、呵护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

借助画面,激发想象,充分朗读,朦胧地体会诗句表达的和谐的意境。引导个性化的阅读,培养、呵护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

识字与学生的生活运用相结合,与诗歌的情感基调相一致,并努力用诗歌的情感贯穿字词教学,体现识字与阅读的整合,技能与情感的整合。

课内拓展,课外延伸,通过朗朗的诵读,生动的画面视觉刺激,既积累了大量语言,又增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让学生深深地感受到荷花的美,从而发自内心的喜欢,发出由衷地赞叹。 板书设计 所 见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一动一静,机灵可爱。 作业设计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13、《古诗两首》课堂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8a8d23vb66ksx797jw59jajr88l5800wxt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