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云南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信息及其特征》优秀教学设计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21 23:12:0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信息及其特征

案例名称 适用教材 信息及其特征 课时 1 云南人民出版社 新纲要云南省实验教材《信息技术》七年级第9册 第1章第1节 一、教材分析

《信息及其特征》主要内容包括①无处不在的信息;②信息的基本特征。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体验信息与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强化学生对信息基本特征的内化体验,并在日常生活中形成有效收集信息、获取信息、加工信息、甄别信息、运用信息的信息素养,为学生可持续学习信息技术奠定良好基础。b5E2RGbCAP 二、学情分析

作为刚升入初中的学生,一方面他们好奇心强、思维活跃、参与探究积极性高,具备一定的使用信息技术的经验。另一方面他们对信息技术的概念性知识了解不多,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抽象思维能力、概念内化能力相对较弱。同时,此节中学信息技术启蒙课,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风格以及对本课程的学习方法了解不多,所以这一节课对学生学法指导将对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学习有开启意义。

p1EanqFDPw 三、设计思路

DXDiTa9E3d 欣赏《泰坦尼克号》电影剪辑。 从情景看到、听到、感到…… 在《泰坦尼克号》的“声、光、影”及故事 情境中,让学生体验和感受“信息”及其重要性。 并通过自己身边的信息感受信息无处不在。 知道了、获得了、了解了…… 依托学习材料探究体验,让学生独立思 考,以小组探究活动为基础、组间交流为升载信信价信 体息息值息华、游戏表演来展示、教师总结评价来拓展依 共时相可附享效对伪的方式组织教学,并把知识迁移应用到生活 性性性性性实际。 回归情景,以情景中最典型的例子为出发点,全面分析 知识升华 落实知识细节。并以此对探究活动进一步总结和扩展。 及时巩固知识,即学即练,提高课堂实效。 课堂小结 以学生情感体验为核心,检验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课堂练习 仍然紧扣情景,进行深层挖掘。通过情景衍生出的生存模拟实验 课外思考 游戏,激发学习兴趣,留给学生课后更多的思考空间,留下悬念。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形成对信息的感性认识,并能列举身边的信息实例;理解信息的一般特征,并能举例说明。 过程与方法:体验信息与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有效收集信息、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处理信息、甄别信息的方法。RTCrpUDGiT 1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播放《泰坦尼克号》主题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信息基本特征及应用; 难点:信息的载体依附性。 六、教学方法

以创设《泰坦尼克号》情景为出发点,通过学生容易理解又乐于思考的问题层层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探究、师生互动交流、情景角色感受等教学手段突破重点,分解难点。再以学生身边熟知的、感兴趣的信息实例来巩固知识,学以致用。 5PCzVD7HxA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1、让学生欣赏《泰坦尼克号》电影剪辑。

注:(电影剪辑时长1分7秒,包括5个镜头:①豪华的泰坦尼克号在大海上行驶的壮观场景②泰坦尼克号与冰山相撞的镜头③用烟花发出求救信号的画面④泰坦尼克号沉没的过程⑤救援人员在飘满遇难者尸体的大海上搜救)jLBHrnAILg 根据情境提出问题:

① 我看到、听到、感到……(什么),知道了、获得了、了解到……(什么)。

在欣赏歌曲和电影时,看到、听到、感受到……(什么) 知道了、获得了、了解到……(什么) ① ② ③ ④ ② 如果泰坦尼克号事件发生在现在,会有这样惨重的损失吗?我的理由是什么? 教师:指导学生欣赏《泰坦尼克号》电影剪辑,引导学生对情境问题进行思索和讨论。

学生:学生观看影片,思考后以辩论形式和小组成员探讨,提出自己的见解,感悟信息及其信息重要性。 设计意图:选择电影《泰坦尼克号》导入容易激发学生兴趣,在电影的“声、光、影”效果和故事情境中,让学生体验和感受“信息”及其重要性。xHAQX74J0X 2、找找我们身边的信息 我 找 到 了 教师:指导学生找身边的信息,让学生体验信息无处不在。 学生:积极思考,从身边找信息,感受信息就在我们身边。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身边找信息,感受我们身边的信息和信息对我们的重要作用。 (二)学习探究 认识信息的基本特征

注:此部分依托学习材料(学习探究、活动展示和学习小结三个环节)进行探究体验,让学生独立思考,以小组探究活动为基础、组间交流为升华、游戏表演来展示、教师总结评价来拓展的方式组织教学,并把知识迁移应用到生活实际。LDAYtRyKfE 1.信息载体依附性

学习探究:根据学习材料探究信息、载体及其表现形式。

活动展示:请用几种不同的载体表达“我现在好心情”这一信息。

学习小结:信息是不能独立存在的,它总是以某种形式(如声音、符号、文字、图片、视频等)表现出来,并依附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上,这就是信息的载体依附性。Zzz6ZB2Ltk 2.信息共享性

学习探究:根据学习材料探究信息的共享性。 活动展示:传纸(信息)游戏

学习小结:信息的交换是双方都享有被交换的同一信息,而且可以被多次重复使用,这就是信息共享性。

3.信息的时效性

学习探究:根据学习材料探究信息的时效性。 活动展示:“如果……那么……”(情境设置)游戏。

学习小结:信息的效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降低,会渐渐失去效用,这就是信息时效性。 4.信息的价值相对性

学习探究:根据学习材料探究信息的价值相对性。 活动展示:“信息”大家看

学习小结:对于不同的信息接收者,信息的价值是不同的(取决于接收信息者的需求及其对信息的理解、认识和利用能力),这就是信息价值相对性。dvzfvkwMI1 5.信息可伪性

学习探究:根据学习材料探究信息的可伪性。 活动展示:信息猜猜猜。

学习小结:信息常常因为某些原因形(变)成“伪信息”,这就是信息可伪性。

教师:对学生分组,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并时实解答学生在探究学习及交流活动中的各种疑问,帮助学生有效学习和参与体验。rqyn14ZNXI 学生: 积极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参与体验和感受。

设计意图:依托学习材料探究体验,让学生独立思考,以小组探究活动为基础、组间交流为升华、游戏表演来展示、教师总结评价来拓展的方式组织教学,并把知识迁移应用到生活实际。EmxvxOtOco (三)课堂小结

教师:回归《泰坦尼克号》情境,以典型实例为基础,引导学生对探究学习内容进行梳理和归纳。 学生:积极回顾探究体验过程,结合情境,梳理知识疑点、难点,强化知识体验。 设计意图:回归《泰坦尼克号》情境,巩固探究成果,梳理知识和拓展应用。 1、无处不在的信息对人类非常重要;物质、能源和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2、信息的基本特征:①载体依附性 ②共享性 ③时效性 ④价值相对性 ⑤可伪性SixE2yXPq5 信息实例 归 纳 信息是不能独立存在的,它总是以某种形式(如声音、符号、文字、图片、视频等)表现出来,并依附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上。 特 征 载体依附性 泰坦尼克号与冰山信息的交换是双方都享有被交换的同一信息,而且可相撞发生危险后用以被多次重复使用,不会损耗和消失。 烟花发出信息的效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降低,会渐渐失去效用。 求救信号 对于不同的信息接收者,信息的价值是不同的。 信息常常因为某些原因形(变)成“伪信息”。 共享性 时效性 价值相对性 可伪性

(四)课堂练习

情境:不要在冬天里砍倒一棵树

一年冬天,父亲需要一些柴火,他找到一棵死树锯倒了。到了春天,令他惊愕的是,树干周围发出了新芽。他说:“我以为它肯定死了,冬天里树叶都落光了。但现在我看到主根处依然保存着旺盛的生命力。”父亲叮嘱全家:“别忘了这个重要的教训:不要在冬天里砍倒一棵树,不要在恶劣时做出消极的决定。因为这会扼杀幼稚的生命。只要有一点生机,它也会绽出新芽,最终成为大树。6ewMyirQFL 1.你从故事中到哪些信息(你感受到什么……)? 2.这些信息体现了信息的哪些基本特征? 教师:给予学生及时有效的帮助。

学生:积极思考,感受情境故事情感内涵,结合本节课教学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应用。 设计意图:以学生情感体验为核心,检验知识应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反馈教学效果。 八、教学反思和回顾

云南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信息及其特征》优秀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8c1w2jv8s0mq5e7eayt5nd0e7n2rf017bi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