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上册读写结合环节教学设计
五年级语文组
编写者:孙国芝
目 录
第一单元训练重点………………………………………………………1 1、 窃读记……………………………………………………………..2 2、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3 3、 走遍天下书为侣…………………………………………………..3 4、 我的“长生果”…………………………………………………..4 第二单元训练重点………………………………………………………4 5、 古诗三首-----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5 6、 梅花魂……………………………………………..........................6 7、 桂花雨………………………………………………….………….7 8、 小桥流水人家……………………………………………………..8 第三单元训练重点………………………………………………………9
1
9、 鲸…………………………………………………………………10 10、 松鼠………………………………………………………………10 11、 新型玻璃…………………………………………………………11 12、 假如没有灰尘……………………………………………………11 第四单元训练重点……………………………………………………..11 13、 钓鱼的启示………………………………………………………12 14、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13 15、 落花生……………………………………………………………14 16、 珍珠鸟……………………………………………………………14 第五单元训练重点……………………………………………………..15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15 有趣的汉字……………………………………………………………..15 我爱你,汉字………………………………………………………….15 第六单元训练重点……………………………………………………..15 17、 地震中的父与子……………………………….……..…………16 18、 慈母情深……………………………………………….……..…16 19、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17 20、 学会看病…………………………………………….…………..18 第七单元训练重点……………………………………………………..18 21、 圆明园的毁灭……………………………………………………19 22、 狼牙山五壮士……………………………………………………19 23、 难忘的一课………………………………………………………20 24、 最后一分钟………………………………………………………20 第八单元训练重点……………………………………………………..20 25、 七律 . 长征……………………………………………………..21 26、 开国大典…………………………………………………………21 27、 青山处处埋忠骨…………………………………………………22 28、 毛主席在花山……………………………………………………22
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三学段的习作要求: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写常见应用文。
4.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5.习作要有一定速度。
2
教学时,我们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课文学习,重视读写结合,提高读书效益,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教师精心地通过词、句、段、篇的教学和朗读训练培养学生欣赏文字的兴趣和能力,通过学习作者怎样观察、思考、表达,让学生掌握表达技巧和如何布局谋篇,满足学生模仿课文表达生活,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第一单元
单元主题:我爱阅读 单元读写训练重点:
1、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 2、结合学习和生活实际,习得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3、明白阅读的重要意义,激起阅读的兴趣,逐步养成阅读的习惯。 4、积累优美词句。 训练意图:
1、以读促写,读写结合。
2、明白阅读的重要意义,激起阅读的兴趣,逐步养成阅读的习惯。
1、《窃读记 》 读写训练点: 1、
积累文中优美的语句,如:
(1)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着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从头来,再找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从“跨、踮、钻、挤”一系列动作词中体会作者对读书的渴望;体会作者的心理从跨进店门的“暗喜”,“头发乱了”不顾形象挤进来的庆幸以及找到书后的惊喜的变化过程。) (2)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从“像一匹饿狼”和“贪婪”中体会作者读书的急切,想象饿狼见到食物会有怎样的表现,林海音见到书后会是怎样的表现。)
2、你们平日都喜欢读什么书?书中的哪篇内容、哪个场景、哪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读过之后有什么感受和启发?(思考、交流) 梳理读书方法:
名著类作品:不仅要了解内容,更重要的是通过一个个章节、一篇篇故事感知人物或嫉恶如仇或敦厚善良的人物形象。
名人传记:试着写写读后感,先写写名人成长的经历,再围绕着他们的精神品质性格特点,结合自己的
3
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儿童文学作品:生动的故事情节,特点鲜明的人物,贴近学生的生活,走进书里,感受阅读的快乐。 (在阅读中结合学习和生活实际,习得一些读书方法,力争让学生对阅读充满兴趣,把阅读作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使阅读成为成长的需要。) 3、写一篇读后感。
4、积累与读书有关的名言警句。
5、结合课后综合性学习,自由组成小组开展读书活动,进一步感受读书的快乐。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本文是访谈录,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文体。通篇都是对话,苗苗是个热爱读书的小学生,谦虚好问,对季老的尊敬崇拜溢于言表;而季老毫无名人架子,亲切随和,在幽默的谈吐中善于诱导,满含着对下一代的关爱之情。
在本文的学习中,要注意从对话中感受到季老谈笑风生中的平易近人、循循善诱、关心关爱下一代成长的人格魅力。还有在访谈中如何礼貌地请教、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听对方的表述等。 一、读写训练点:
1、文章怎样才能写好?苗苗认为有两个重要条件。你知道是哪两条吗? 2、调查一下本班同学阅读的书目。
3、综合性学习:采访爱读书的人,列一个采访提纲,并做一份访谈记录。 二、推荐阅读篇目:《古文观止》、《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
3 、《走遍天下书为侣》 一、读写训练点:
1、句子的仿写: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_________ ,也是_______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杯耐人寻味的绿茶,也是一盏陈年的佳酿。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段最难忘的人生奇遇,也是嘴边一段喜爱的小曲。) 2、作者读一本书的方法对你有什么启示?说说如果有一本书陪伴你去旅游,你会怎样去读?(用上首先……然后……最后……第七自然段)
3、读课后的《神奇的书》,交流读后感受。
4、向大家介绍你怎样读一本自己喜爱的书,并说说你喜爱它的原因。 5、完成课后小练笔。(假如你独自旅行,你会带上什么东西呢?仿照 课文,写一写你自己的想法。)
二、推荐阅读篇目:童话---《长满书的大树》叶拉〃菜普曼(德国)
4、《我的“长生果”》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