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货币银行学:通货膨胀论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8 17:37:5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论中国通货膨胀成因与对策

学号:031509225 姓名:刘瑞辉

论文摘要: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的增长对这个时期我们国家来

说是相当重要的,通货膨胀成因与对策的研究对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主要从我国居民消费生活的发展、对外贸易情况、国家的相关政策等方面对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 通货膨胀的定义。

根据美国经济学家莱得勒和帕金的理论,通货膨胀是一个价格持续上升的过程,也等于说,是一个货币价值持续贬值的过程。它的特征表现于物价总水平持续并普遍上涨,而这个物价水平一般是通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指数(CPI)来描述。

二、 通货膨胀的成因。

1、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消费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食品价格上涨,住房价格高位攀升。

居民收入增加,消费稳中有升,需求对CPI的拉动力在增强。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促进了消费的增加,人们把挣的钱要么去消费,要么就去炒股、卖基金、卖债券,流通当中的货币量增加,加快了中国的通货膨胀力度。

居住价格高位攀升是促使CPI上涨的重要原因。 一方面,由于这几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人口进城居住、就业,以及广大居民改善居住条件的愿望进一步加强,从而使房地产市场的需求逐步加强。另一方面,由于房地产供给结构不合理,不但满足中低收入阶层住房需要的户型和中低档住房供应不足,而且由于近年来各地经济适用房规模不断受到挤压,作为住房保障的经济适用房也供应不足。加上城市中心建设用地日趋紧缺、社会对房地产价格短期持续上涨的预期以及涌如房地产业大量资本的投机活动等使房地产的价格持续上升。 食品价格上涨是推动CPI攀升的主要动力 。国内方面来看,是我国城市化的推进造成了耕地面积持续减少及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不高,从而抑制了粮食的供给能力。与此同时,随着城镇低收人群体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逐步提高,我国的粮食需求水平却呈刚性增长。粮食涨价的背后是解决农民增收,实现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要求。

2、外贸的发展,外汇的储备。

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顺差的地位为我国人民消费、投资和我国企业家们扩大生产、扩大投资力度提供了有利条件,导致了流通当中的货币量增加。 外汇储备太大,使货币的供给量增加 。 由于中国实行强制结售汇制度,所有的外汇都必须由中央银行收购,而为了收购外汇,央行就必须额外发行基础货币。外汇储备过大和中国进出口贸易的顺差、外国投资和人民币的升值有直接关系。 3、国家的相关政策对通货膨胀造成的影响。

尚长风、许煜、王成思在《中国式财政分权与通货膨胀:机制和影响》一文提出,中国政府的财政分权导致了中国当前的通货膨胀,他们说中国政府对中国国有企业补贴,有三条路,其一是财政补贴,其二是国有银行低成本贷款,其三是直接发行货币,在实践过程中,第一、二条路走不通,只能通过发行货币的方式来补贴国有经济,导致通货膨胀。

节能减排任务加剧,国家有可能运用价格手段上调资源价格。 “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十一五”期间单位国民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但全国没有实现年初确定的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指标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各级政府必须合理配置公共资源,有效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确保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各地政府对资源性产品价格的上调,特别是燃气、水、电等相关产品的价格及服务价格的上涨,进一步影响到居民消费价格的上涨。

中国未来将在较长时期面临着要素成本持续上升的压力,这是推动中国目前通货膨胀最重要的也是最难对付的要素。长期以来,不少经济学家一直认为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更严格的说是纸币现象,即当纸币发行超过流通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纸币购买力将会下降,纸币购买力下降推动货币加速流通,从而导致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和我国的经济发展,国家的相关政策,社会主义反展的特点等都有着很密切的关联,对次,如何处理好通货膨胀的问题至关重要。 三、 相关对策。

1、对于物品的价格问题,应加大国家的价格管制。

进行价格管制一方面可以直接调控物价,另一方面可以规范包括哄抬物价、扰乱市场的行为。

2、随着消费增长、投资的扩大,由以下措施来应对: 1,鼓励企业走出去,在国外投资。

2,减少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在中国投资办厂。 3,让股民们谨慎投资。

4,提高存贷款利率,让部分投资者们把钱存进银行。

5,国家要出台更多的政策,有效的平衡总供给和总需求,控制物价上涨。 6,增加消费税。

7,提高存贷款利率,让部分消费者们把钱存进银行 3、国家的相关政策来控制通货膨胀问题。

采取以调整税率和减少国债发行为主要措施的稳健的财政政策 。 税收制度供给是国家所掌握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之一。税收调控对于通货需求会起到自动稳定器和人为稳定器的作用。发行国债是为了平衡国家财政收入、弥补财政赤字和国家为筹集建设资金等,改善税制和发行国债仍是目前比较可行的反通货膨胀的政策工具。为了抑制当前的通货膨胀,一方面,要调整税率。另一方面,减少国债的发行量。具体发行量的制定要考虑财政赤字的程度和在建国债项目的资金需求以及对农业、社会保障、教育和公共卫生等领域的经常性投入等。

参考文献:

[1] 潘静毅.中国通货膨胀形势及对策[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 毕仁飞.关于通货膨胀问题的几点思考[J].经济师。 [3] 周其仁.通货膨胀与价格管制[N].经济学消息报。

[4] 尚长风,许煜,王成思.中国式财政分权与通货膨胀:机制和影响[J].新华文摘。 [5] 张五常.中国的通货膨胀[N].经济学消息报。

搜索更多关于: 货币银行学:通货膨胀论文 的文档
货币银行学:通货膨胀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8jl35hdom5a66i6tkz0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